天天看點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導語:</h1>

孀居多年的瑪麗,獨自把一雙兒女撫養成人,這其中固然有着她的情人,萊奧的情感支撐和熱情相助。

她二十四歲的女兒卡爾拉,面對時常光顧家中,母親的老情人萊奧的騷擾,竟默然接受。欣然深夜赴約,以身相許。

而業已成年的卡爾拉的弟弟米凱萊,面對萊奧在自己家中的飛揚跋扈,以及對家中房産的觊觎,氣魄全無,竟然怒不起來。在遇到母親的情敵、萊奧的老情人,半老徐娘麗莎的百般挑逗,竟也顧自前往,不加拒絕。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是什麼讓卡爾拉,明知萊奧的貪财好色的本性,母親醋意十足,竟自我毀滅?又是什麼原因,讓年輕的米凱萊,缺乏對生活的激情,竟然對一位老婦情感糾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了兩個年輕人,能做出如此有悖常理的行為來?

冷漠。是的,你沒有看錯,正是冷漠才是導緻以上種種的真實原因。

作為“意大利現代文學三傑”之一的莫拉維亞,在22歲時出版了歐洲第一部存在主義小說《冷漠的人》,一舉成名。書中,作者以冷峻的筆鋒書寫了現代人的思想危機,卡爾拉和米凱萊正是這種思想危機下的典型。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書中的故事,共同去品味主人公的思想曆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8">一、故事梗概</h1>

十五年前,瑪麗的老公因酗酒而去世,給她留下了一雙年幼的兒女,還有一幢位于本市最豪華住宅區中心、四周是一個大花園的大别墅。原本生活優渥的她,失去了生活來源。出于情感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依靠,她找了個情人萊奧。

這萊奧本也不是什麼好鳥,年齡老大不小了,一直也沒想着結婚,金錢和美色是他生活的最大動力。他原本是瑪麗的好友麗莎的情人,自從老公突然卷走家中财産(包括她的首飾)出走後,麗莎的生活也是一直保持着松垮的節奏。萊奧乘虛而入,兩人也算是各取所需。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萊奧和瑪麗

通過麗莎結識瑪麗後,萊奧好似發現了新的獵物,倒不是瑪麗比麗莎的魅力更多一些,而是她那套老公留下的豪華房産,引起了萊奧更多的興趣。于是,萊奧使出渾身解數,如願以償地博取了瑪麗的信任和好感,上了瑪麗的床,随之與麗莎斷絕了情人關系。

這一處就是十五年,在這期間,萊奧保持着足夠的耐心。在情感上滿足瑪麗的同時,在生活上也讓瑪麗保持着足夠的尊嚴和虛榮,隔三差五地帶領她們母子們參加各種舞會,俨然還是過去的中産階級生活。當然,萊奧的收獲,除了信任,還有不菲的瑪麗所欠外債。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基本上也到了收割的時候,萊奧的律師函告瑪麗,萊奧的八十萬欠款需要收回,瑪麗太太隻要把房産轉讓給萊奧,欠款會一筆勾銷,同時還會獲得一筆額外的費用。

想着房子一經轉手,自己的中産形象以及過往的習慣生活不再,瑪麗就多了些危機感,于是加倍讨好萊奧,以求目前生活的得以延續。

萊奧和卡爾拉

萊奧本也不想再耗費精力,隻是這房子的實際價值遠高于他所給的價碼,是以也不能操之過急,以免節外生枝。在這個當口,他瞄上了已經成人的美女坯子卡爾拉,她瘦削的身材以及豐滿的胸脯,勾起了他無限幻想。

在萊奧看來,要把卡爾拉泡到手,應該有些難度,畢竟現實情況擺在那裡。自己已不再年輕,還和她母親有一腿,這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而且平時自己在瑪麗家也過度張揚,沒給孩子們留下什麼好的印象。單憑這些,一般的女孩子都會嚴詞抵制他的下流行徑,萊奧也不是沒有自知之明。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但面對他低俗的挑逗和引誘,卡爾拉竟基本上沒有什麼抵觸地予以接受,的确讓他有如中了大獎般興奮。

米凱萊和麗莎

盡管心底互有成見,但瑪麗和麗莎這明面上的朋友也做的一絲不苟。盡管屢屢遭受着尖酸刻薄的言語,也阻止不了麗莎時常對瑪麗家中的造訪。

因為自從老公離她而去後,她也無所事事,沒有再婚,朋友也不多,她的日子比瑪麗還有慘,不過到瑪麗這裡蹭飯和蹭些舞會的參與機會,還是她所期待的。

就是這麼一個人,突然有一天,對年輕的米凱萊有了打起了注意,與其說是愛意,倒不如說是一種占有的欲望更為貼切。于是她或明或暗地對這個年輕人進行着逗弄,邀請他去家裡玩。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這米凱萊也不完全是糊塗蛋一個,他知道麗莎的想法,也深感彼此的不配。但他實在是沒有合适的事做,也沒有合适的地方去,在糾結中兩度來到麗莎家。不過由于思想鬥争較為強烈,麗莎費盡心機,也沒能把米凱萊完全征服到自己的石榴裙下。氣急敗壞之下,她告訴米凱萊自己無意中看到的,卡爾拉和萊奧之間的親密關系。

她沒有看到所期待的來自米凱萊的震怒。米凱萊也驚訝于自己為什麼對萊奧這個惡棍恨不起來,對麗莎實在是難以産生愛意,對卡爾拉和萊奧的“奸情”竟無動于衷。

為了讓自己不再冷漠麻木,激起自己内心的情感,也為了證明給麗莎自己不是一個孬種,他竟然有一種要殺死萊奧的想法。于是他購買了一隻手槍,向萊奧家走去。

米凱萊和萊奧

在去萊奧家的路上,米凱萊做了很多的設想,對于成功射殺的過程、自己投案的方式、以及在法庭上接受審判情境,都進行了周密的想象。

尤其是對自己的辯護律師與法官的辯論過程進行了詳盡的考慮,通過一番激烈的場景呈現,他似乎看見了自身的形象,一個形單影隻的可憐蟲,一個冷漠的人。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痛苦和歡樂都不能在他心中留下任何痕迹,如同在一塊扁平的白色銀幕上映過的影響。所有感觸瞬息即逝。這種易逝性似乎已擴散到他的軀體以外的世界:周圍的一切輕浮缥缈,毫無價值可言。

接下來的情況,基本上也沒有出乎意料,米凱萊壓根就沒有做好殺死萊奧的心理準備,刺殺行動以自己被掀翻在地而狼狽收場。當看到姐姐從萊奧卧室走出那一刻,他情急之下在勸姐姐回心轉意的同時,道出了報複萊奧的最好方法,那就是把房子拍賣掉,也絕不直接交給萊奧處理。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這對萊奧來說,簡直是剜了他的心頭肉。不過狡猾的萊奧,很快有了自己的新對策,那就是向卡爾拉求婚,卡爾拉這個傻姑娘居然又同意了。并和米凱萊一起回家,聲稱要第二天告訴媽媽自己的婚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9">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h1>

處于花季年齡的卡爾拉和米凱萊為什麼能以如此冷漠的心态,去處理身邊的人和事呢?

這除了和當時社會大環境有關外,更和他們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他們的父親在世時是一個酒鬼,後來也大概是因酗酒早逝,對他們并沒有正向的指導和教育。而可憐的母親瑪麗為了勉強維持體面的生活,不惜借債和迎合着情人萊奧,每天不是逛街就是參加各種舞會。

這樣的苟且人生,對子女沒有一丁點好處,沒有正常的社會面貌,也沒有一技之長,表面光鮮,實則寒酸的生活,也扭曲着他們的心态和生活,影響着他們的三觀,甚至影響着他們擁有正常的友情和愛情。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對于自己的自甘堕落,卡爾拉有着自己的想法。每日徒有虛名的中産階級生活,讓她感覺厭倦透頂。虛榮、醋意十足而又在萊奧面前卑微的母親、巧取豪奪、心眼挺多的萊奧等無不讓她心煩意亂。

她也早已厭倦了目前這渾渾噩噩、輕浮淺薄、虛度年華的生活,于是渴望新生活成了她生活的目标,可是怎麼才能改變現狀呢?生活圈子的狹窄、破敗的家境,讓她幾乎沒有任何選擇,也看不到任何出路。于是,萊奧這裡成了她尋找新生活的唯一出路,盡管她對萊奧既無愛情,也無好感,有的隻是一種令人心痛的毀滅感。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而米凱萊這個可憐蟲,盡管思維上要稍強一些母親和姐姐,深知萊奧對家中房産的觊觎,但卻也沒有具體的應對方法和有效政策,他沒有朋友,更沒有愛情。連一個半老徐娘的示好,都能讓他糾結萬分。

他也試圖努力掙紮,但實在是不知該往哪裡去,正如書中寫到,“他來到街上左顧右盼,琢磨着上哪兒去”,每當他觀察着别人蓬蓬勃勃、生機盎然的生活時,總會為自己的無所事事而感到心寒。

是以種種的境遇,面對生活的無力,不得不讓他們冷漠起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0">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h1>

書中的卡爾拉和米凱萊這對姐弟,都有着頭腦清晰,但面對生活又都無能為力的狀态。本書完成于1929年,将近一個世紀過去了,《冷漠的人》講述的情感,依舊與大多數現代人感受到一樣,是人對于庸常生活的厭倦,對于無法行動的痛苦,對于真情實感的探求,而這些恰恰正是構成當代人冷漠的重要因素。

目前生活中的冷漠的人和場景我們時常能見,在那些大學畢業後居家啃老的人身上,在那些有路人求助不予理會的人身上,在那些克拿卡要的某些官員身上,我們無不看到冷漠的影子。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我們時常詫異地看到那麼多人為了掙錢不擇手段,更多的愛情因為物質的貧乏而夭折,很多女孩為了少奮鬥十年,過上優越的生活,而自賤身價,甚至喪失自尊,依偎在那些與父輩同齡人的臂彎。這不是對生活熱情的展現,而是極度的心底冷漠使然。

科技的發展、網絡的發達,加快了生活節奏,卻隔離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宅的人增多,不善交流的人、不願交流的人增多,人變的越來越孤獨。

越孤獨,越冷漠;越冷漠,越孤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1">四、寫在最後:</h1>

在意大利文壇,作者莫利維亞是公認的來不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作家,他曾獲得15次該獎項的提名。他以犀利的文風,痛斥腐蝕了現代社會的“冷漠病”。他在本書中,通過五個人在兩天中的故事以及思想曆程,冷靜審視了現代人的情愛世界、失意者的内心世界,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精神危機,探讨人的行動力、人的責任以及人如何能更好地存在。

《冷漠的人》:我不想冷漠,隻是我不想裝模作樣導語:一、故事梗概二、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冷漠三、冷漠是一種“社會病”四、寫在最後:

正如莫拉維亞基金會主席努爾,在今年本書的新中文版本出版之際,緻中國讀者所言:“寥寥數語,展示了莫拉維亞的現代寫作風格;而女主人公卡爾拉的人物形象,則直至差不多一個世紀後的今天,仍然閃爍着非凡的光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