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上線“浙江鄉土建築”主題展

10月12日至19日,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聯合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推出“家在青山綠水間·浙江建築之美”法語版雲展。該展覽在中心官網和微信公衆号、臉書、推特、影格、領英、油管等社交媒體平台同步上線,共覆寫觀衆約28萬人次,收獲互動1萬餘次。
雲展分為“檐下相逢”“向海而生”“江南水鄉”“簪纓世家”“山林躬耕”五部分,通過微視訊、知識卡片、趣味拼圖、VR虛拟技術等多種方式,帶領法國觀衆走進“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感受浙江多樣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文化性格。本次展覽亮點:一是根據不同平台特點優化推介方式,如中心官網采用釋出簡介、電子圖檔展闆和雲展連結的方式進行整體推送,而社交媒體平台則将展覽中的元素拆為小單元循序漸進式推送。二是豐富展覽内容,深挖主題内涵,通過查閱大量文字和圖檔資料進行内容拓展,每篇帖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着重講解一個知識點,加深線上觀衆對每一種建築的印象,幫助線上觀衆了解浙江各類古老建築的曆史典故、文化内涵、建造工藝等。三是文旅融合,以建築為載體,全面展示浙江省豐富的文旅資源,如“古戲台文化之鄉”——甯海、“中國五漁村”——溫嶺石塘小箬村、舉世聞名的“石闆之鄉”——溫嶺新河長嶼鎮、“中國江南的封面”——南浔古鎮、“最後的江南秘境”——松陽民居、“中國三大廊橋之鄉”之一——慶元、“中國木雕之鄉”——東陽等。
檐下相逢
東陽盧宅
浙江青山綠水與古老建築的和諧之美,宛如天成。“山”“海”“澤”不同地貌之上風格迥異的建築,再現的是千百年來浙江人與自然相依相生的生活理念。無論是江南枕水而居的粉牆黛瓦、浙中世代聚族而居的深宅大戶,抑或連綿群山裡藏着的夯土泥屋,還是臨海而生的蠻石壘築,已然成為故鄉“家”的代名詞,靜默守護着我們心中最初家的模樣。
南浔古鎮百間樓夜景
雲展系列帖文深受廣大網友喜愛,不少網友表示浙江的自然與人文之美令人向往。阿伽侬表示:“浙江是極美之地,既有古今建築之美,是繁榮和文化的象征,又充滿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寶貴的自然遺産。”金吉爾說道:“主題視訊完美展示了浙江古村落的心跳與靈魂,我盼望着能夠去那裡旅遊。”烏爾斯說道:“每天我都為關于中國的報道和圖檔感到驚歎不已。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線上上探索中國各省的文旅資源,如果疫情好轉,我希望能在2023年去中國旅行。十分感謝中心的分享。”中國文化部落客克麗絲評論道:“如果條件允許我在中國生活的話,我希望是在浙江!”卡門感歎道:“中國真是一個美麗的國度。”
Facebook “溫嶺石塘小箬村”帖文
Facebook “浙江石窗”帖文
Facebook“小蓮莊園林”帖文
Instagram部分版面展示
網友們紛紛為自己喜愛的建築類型點贊并踴躍留言。莫妮克十分喜愛甯海古戲台的藻井,她說道:“這些戲台的藻井富麗堂皇,是寶貴的建築遺産,純粹的美學享受。”德裡納表示:“我很喜歡浙江建築中的石窗,它們和門以及滴水獸一樣,都是我欣賞建築時的最愛。”同樣被石窗吸引的克裡斯蒂尼則評論道:“石窗是充滿了象征的藝術。”在前不久獲得“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賽法國賽區冠軍的選手加娅内偏愛位于南浔的小蓮莊,她表示:“我最喜歡的中文格言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金吉爾則十分喜歡南浔的百間樓,他說道:“這個地方美麗而獨特,我很喜歡優雅的垂柳和照亮河道的百盞燈籠。”同樣喜歡慶元廊橋的他在另一則留言中表示:“這些廊橋有着美麗而精緻的結構,它們的構造不僅僅是出于遮風擋雨的目的,在美學上也有着獨到之處。我喜歡這些橋的故事,它們是如此特别。”娜塔麗回憶道:“我們在桂林旅行時,也看到了相似的廊橋,真的太漂亮了!”皮埃爾則打趣地說道:“慶元的廊橋十分華麗,什麼時候可以在這裡重拍一部《廊橋遺夢》呢?”在看過東陽史家莊花廳的帖文後,弗朗茲驚呼:“我太幸運了,能夠在中心首頁上讀到東陽木雕的文化史!”
(來源:巴黎中國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