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兵荒馬亂一百年》08:宋景詩用計巧取縣城,五大旗顯威攻城掠地

《兵荒馬亂一百年》08:宋景詩用計巧取縣城,五大旗顯威攻城掠地

第八回:宋景詩用計巧取縣城,五大旗顯威攻城掠地

上回說到,宋景詩因為手下弟兄參加抗糧運動,被知縣抓進大牢,要嚴厲懲辦,殺一儆百。宋景詩營救無門,被迫無奈決定帶人砸牢劫獄。

宋景詩做事很有謀略,或者不做,做就一定要成功。他尋思着,這次劫了官牢也就等于造反了,是以,不但要計劃周密,還得有長遠的規劃,不能像楊泰那樣,圈一片地方搭個棚子做皇帝就滿足了。

劫獄時間定在了農曆的二月十九日晚上,因為那天是觀音菩薩的誕辰,冠縣縣城裡面過廟會,人多熱鬧,他們進城時不會引起注意。為了萬無一失,他提前聯絡了楊泰,講了自己準備劫獄的計劃,楊泰一看他終于同意一起造反了,也很高興,答應到那天一定全力相助。

二月十九日上午,宋景詩挑選了七十多個身手矯健的兄弟,打扮成進城趕會的農民,暗藏兵器混進城去,找好地點潛伏起來。白天都在潛伏點睡覺,養足了精神,到夜半三更時分,這七十多個人一起出動,在城中四處放火,大聲呼喊:快跑吧,義軍進城了!同時,城外楊泰率領五大旗的人馬,舉着火把,點燃柴草堆,也一起高喊攻城。太平軍破城屠殺那件事過去還沒幾年,守城的官兵一聽到義軍進城就如同驚弓之鳥,看這陣勢也不知道到底來了多少兵馬,是以打開城門逃竄而去。知縣朱瑞果驚醒之後,也沒打算學習傅士珍殉國,随着手下兵丁一起逃了,宋景詩和楊泰沒費吹灰之力就攻下縣城,打開了監牢。

天亮以後,城外的義軍也都進了城,宋景詩帶着人在縣衙裡翻出來全縣的地畝冊子和征收賦稅的賬冊,抱到大街上當衆燒毀。又打開銀庫和糧倉裝到車上滿載而歸。剩下一些糧食和财物被城外的貧民搶劫一空。史書記載:“貧民聚集,乘火打劫,搶掠糧食衣物搬運出城,絡繹于途”。

宋景詩出城回到劉貫莊,召集人馬正式宣布起義,稱為“黑旗軍”。他跟楊泰商量,這次攻下了冠縣縣城,官府不可能再坐視不管了,一定會派兵圍剿。這時候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趁熱打鐵,主動出擊,擴大地盤,打出來一片根據地。楊泰言聽計從。于是,天龍八卦教從韓村起兵,張玉懷領着人馬向南出擊,攻克了莘縣,同時繼續向朝城、觀城進軍;楊朋嶺帶人向西進攻,打下了館陶縣;臨清的張善繼則向北攻占了邱縣;周邊的堂邑、陽谷也都很快被起義軍占領。宋景詩帶着自己的黑旗軍首先占領了沙鎮,然後以此為據點,開始進攻東昌府,這是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由戰鬥力最強的黑旗軍負責。

不過,東昌府畢竟是山東的要塞,有重兵把守,當年太平軍過來都沒敢攻打。宋景詩帶着黑旗軍圍攻了兩個月,隻是占領了東關,始終沒有攻克主城。不過,他在這裡圍困住了當地清軍的主力部隊,并且吸引、牽制了朝廷派來的援軍,與明新、烏爾貢劄布、秦際隆等清軍部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會戰,殺得清軍望風而逃,烏爾貢劄布和明新逃到了茌平,秦際隆跑到東昌府,閉城死守,不敢出戰。是以,楊泰與張善繼他們在外圍如入無人之境,一連攻克範縣、濮州、曲周、清河、廣平等縣城,并圍攻大名、威縣,進軍臨清、武城,兩個月内進攻二十餘縣,連拔一十三座城池,打出了聲威,義軍隊伍擴充到十多萬人。尤其是宋景詩的黑旗軍擴充最快,他的部隊以抗糧的農民為主,沒有宗教色彩,喊的口号是“受氣受了二百年,今天咱也報報冤”,起義的目的是為農民伸張正義,是以很受農民歡迎。他的部隊不用特意招兵,隻要從村子裡經過,村東頭進村是一百人,村西頭出村就成二百人了。

眼看起義軍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清軍又會如何應對呢?咱們且聽下回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