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丹利多次提價前三季淨利預增70% 賬面18.7億低位囤貨應對原料漲價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汪靜

化肥原料價格飙升,複合肥料生産商史丹利(002588.SZ)業績實作大幅增長。

10月13日晚,史丹利釋出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1-9月淨利潤約為3.47億元,同比增長70.03%。

史丹利主要從事化肥制造、原料化肥銷售。今年以來,國際化肥原料持續漲價,根據其半年報,截至6月末,尿素較年初上漲57%,磷酸一铵較年初上漲達53%以上,氯化鉀較年初上漲了80%以上。

在多次上調價格、把控原料采購節奏及前期低價儲備原料的情況下,史丹利實作業績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中化化肥、鹽湖鉀肥因為漲價被罰款。史丹利則在9月29日的答投資者問中表示,公司沒有漲價被罰款或者正在接受監管部門調查的情況。

賬面資金達18.7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史丹利1992年成立,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複合肥料的研發生産銷售,2011年,史丹利在深交所上市。此後幾年,公司業績持續增長,2015年淨利潤一度達到6.2億元,創曆史新高,然而,由于行業周期性等原因,随後幾年業績連降,2019年淨利潤僅為1.09億元。

2020年,由于下遊農産品價格大幅上漲,農民種植投入意願明顯提高,公司業績回升,達到2.88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史丹利的賬面資金較為充裕,2020年年末、2021年上半年,分别為14.47億元、18.7億元,資産負債率均保持在34%左右,這也確定了公司能夠利用資金優勢把控原料采購節奏、前期低價儲備原料庫存。是以,公司的營業成本能夠得到合理控制,期間費用也同比保持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賬面資金充裕,公司理财業務上半年取得了較好收益,累計實作理财收益4758.49萬元。

從産能上來看,史丹利在全國多地建設了生産基地,現有産能520萬噸/年。

多次上調産品價格

上遊能源成本的飙升下,今年以來化肥價格不斷攀升,氮、磷、鉀三類肥料價格持續增長,目前處于十年來最高水準。

對于化肥企業來說,原料成本占産品總成本比例一般較大。史丹利生産原料主要為氮肥、磷肥、鉀肥等基礎化肥,即尿素、氯化铵、磷酸一铵、氯化鉀、硫酸鉀等,原料成本占産品總成本的比例在80%以上。原料供應商主要是上遊氮肥、磷肥、鉀肥生産企業。

不過,面對成本的上漲,史丹利在今年前三季度仍然實作了不錯的業績,預計淨利同比增長七成。史丹利表示,這是由于公司充分利用資金優勢做好原材料戰略采購,并根據原材料上漲及下遊需求情況進行了多次産品價格調整,確定了産品的毛利空間,帶來了毛利額的增長。

事實上,從2020年11月起,史丹利就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中表示,近期複合肥原材料價格上漲,公司産品價格也相應上調。今年7月1日,史丹利再次表示,2021年起受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公司産品也經曆了多次提價。産品根據類型和配比的不同,提價空間也不相同,截至目前公司産品累計提價在600-1000元/噸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中化化肥、鹽湖鉀肥都因為漲價被罰款,而史丹利則在9月29日的答投資者問中表示,公司沒有漲價被罰款或者正在接受監管部門調查的情況。

責編:ZB

本文源自長江商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