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輝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強調,聚焦總目标,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今日的新疆,無論在偏遠的鄉村,還是在繁華的都市,到處都有民族團結的動人故事,新疆大地之是以處處呈現“石榴花開一家親”的美好、和諧景象,正是因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各族群衆心田深深紮下了根。
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實作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過去的五年,我區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民族工作,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新疆各族幹部群衆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湧現出無數民族團結的動人故事:多方關聯、星夜兼程,救治和田斷臂男孩的生命接力,見證了各民族血脈相連的深厚情意;跨越山河、跨越時空,“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廣東援疆醫生為14歲喀什少年帶來光明,書寫了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動人篇章;還有奮戰在全國各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新疆醫護人員,以及剛剛參與河南、山西防汛救災的新疆“兒子娃娃”,他們與各族同胞同舟共濟、共擔風雨,深情見證了祖國大家庭裡各族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這些溫暖的故事、感人的事迹,無一不深刻展現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本質要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努力打造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國小校長庫爾班·尼亞孜代表,十幾年如一日教孩子們背論語、讀唐詩,不但為一批批鄉村孩子插上了飛向廣闊天地的翅膀,更加深了孩子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認同。五年來,百萬幹部職工穿過天山、越過四季,與超越血緣的親人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毋庸諱言,潤物無聲的“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讓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提供了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
今天,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程序。我們堅信,隻要我們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新疆大地就會彙聚起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