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來自重慶農村的女大學生黃承豔,畢業後選擇去農村當一名社工,雖然工資不高,但她一幹就是三年。三年駐村項目結束後,她又回到自己的家鄉,繼續鄉村社工事業。她說,想讓更多年輕人看到,在農村發展有希望。(據10月27日中國青年網)
農村人想進城,小城市的人想去大城市,二三線城市的人想去一線城市,這種“人往高處走”的擇業觀,十分普遍,根深蒂固,以緻于仿若一個恒常的真理,不這麼做,反而奇怪了。但是黃承豔的選擇,便是在人人都擠上大橋,沖往霓虹閃耀之處時,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社會工作服務,專指非營利的、服務于弱勢人群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活動,這個在從前看來,純屬義務勞動,很難作為一個終身職業來考慮。但随着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專業社工隊伍,活躍在基層的各個社會服務部門。和志願者不同,社工是有工資的,也需要有專業背景和從業資格,有着系統的價值觀和倫理體系。專業的社工對于基層社會治理,弱勢群體扶助等社會服務工作,有着非常積極的助力作用。而這樣的工作,恰恰非常需要有精力,有朝氣,有愛心的年輕人參與。
一個女大學生,跑去農村當社工,看上去是非常“邊緣化”的選擇,但實際上,做出這種“非主流”選擇的年輕人,現在越來越多。有人回家鄉幫忙直播帶貨賣農産品,有人去鄉村支教給孩子們點亮心燈,有人回鄉創業帶着鄉親們共同緻富,也有像黃承豔這樣,投身于基層服務工作,幫助和慰問農村的老人孩子,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生活困難,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這些事情,不說是偉大吧,但講起來也會讓人覺得,挺有意義的。
這意義,不是單方面的犧牲和奉獻,而是雙向的眷顧與成就。從新聞視訊來看,黃承豔自己也很喜歡社工工作,否則,她不會在三年的項目結束後,又繼續從事這份工作,并且想了很多辦法,讓工作做得更好,更精彩。村裡的人跟她說,有你會讓這些老人更加開心。别說她自己了,旁人聽到這話,都會為這樣純粹的認可而感到高興和滿足。
鄉村的振興和發展,需要更多年輕人助力。現在很多鄉村的面貌和環境,已經有了極大的改善,便利了許多,整潔了許多,也舒适了許多。比起城市來說,雖然相對機會少一些,條件差一些,但相應的,壓力沒有那麼大,節奏也沒有那麼快,自帶“歸田園”的清淨和灑脫之感,對于部分年輕人來說,也是有吸引力的。向往田野生活的人,去往田園故鄉,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實作社會價值的同時,也收獲自我成長,誰能說,這不是雙赢呢?
城市也好,鄉村也罷,大廠精英也好,基層社工也罷,選擇職業,光看地點和待遇不行,光靠滿腔熱血也不行,還是要踏實地去了解工作内容,評估其意義和價值,聽從自己内心的召喚,去自己向往的地方,尋找自身與職業的最為融洽的狀态,幹一行便愛一行,才能擁有光明的未來。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