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動我們的賽馬背後是什麼

聽說過春烏拉拉(ハルウララ)這個名字嗎?

在不同的人眼裡,春烏拉拉這個名字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有的人眼中,春烏拉拉是一匹賽馬,一則傳奇故事,一個“連敗之王”的稱号。在另一批人眼裡,春烏拉拉是粉色頭發的動畫小姑娘,一個讓人疼愛的遊戲角色,或是一位在舞台上唱歌、跳舞,閃閃發亮的偶像。

如果你現在去網上搜尋它的圖檔,得到的結果基本上都是Cygames遊戲和動畫中的角色春烏拉拉。比起本尊,美少女形态的春烏拉拉更有人氣——就好像那些《命運/冠位指定》(Fate/Grand Order)中的曆史人物一樣。

感動我們的賽馬背後是什麼

現實和遊戲中的春烏拉拉

現實中的春烏拉拉是一匹在比賽中113次連敗的日本賽馬,出生于1996年,屢戰屢敗,仍被人們當作永不放棄的勵志明星。 在日本遊戲公司Cygames企劃的《賽馬娘Pretty Derby》(ウマ娘プリティーダービー ,以下簡稱《賽馬娘》)遊戲和動畫中,春烏拉拉則是一位可愛的“賽馬娘”。

《賽馬娘》是Cygames以手機和PC遊戲為主導,包含動漫、音樂等形式的多媒體企劃。相關的動畫從2018年起陸續推出,同名手遊也在今年2月上市,在日本内外掀起了不小的“馬娘”熱潮。在企劃中,異世界的馬娘們繼承了現實世界名馬們的名字和生平,就這樣,春烏拉拉也來到了《賽馬娘》的世界中,和其他繼承了賽馬名字的馬娘一同,作為懷揣着夢想的女孩子在賽場上奔跑起來。人們在賽場上為她加油,在場外制作她的周邊、為她譜寫歌曲,把她寫成書本、拍成電影,歌頌她的精神。

可是,真實的春烏拉拉的故事,并不像人們想得那樣熱血。

<h3>一匹馬被人們綁架的一生</h3>

春烏拉拉生來就不被看好。血統算不上優秀,幼年時體型就十分瘦弱,這樣一匹馬甚至沒有買家願意接手,牧場主隻好自己留下了春烏拉拉,讓它在高知進行賽馬——之是以選擇高知賽馬,是因為那裡的管理費用全日本最低。負責照看的調教師也隻是出于還牧場主人情的心理,才接下了春烏拉拉。

春烏拉拉相當瘦小,體重不到400千克,性格也膽小,說實話,并不适合賽馬。人們費了相當大的力氣才讓春烏拉拉出道開始賽馬,結果第一場比賽就拿了倒數第一。對于一匹以比賽為生的賽馬而言,這并不是個好開局。

感動我們的賽馬背後是什麼

春烏拉拉所在的高知賽馬場因為經營不善曾經幾乎破産

而後,春烏拉拉開始了被人們擺布的一生。因為無法在比賽中獲勝,春烏拉拉隻能靠積累比賽數量來賺取出場費。春烏拉拉一年的管理費需要130到140萬日元,一場比賽的出場費是6萬日元。這就意味着,如果每年隻能跑十幾場,對于管理者而言是得不償失的。

在這種情況下,春烏拉拉每年要跑20場左右的比賽。20場是什麼概念呢?曾經在日本杯、有馬紀念賽等賽事中勝出的“奇迹的名馬”東海帝王(トウカイテイオー),一輩子也沒有跑夠20場比賽。這樣的積勞讓春烏拉拉飽受傷病困擾,蹄子長時間患病,但除了一次棄賽之外,它還是在以同樣的節奏參加比賽。

當地媒體看中了春烏拉拉這個弱馬,高知賽馬場想要塑造有噱頭的明星。高知新聞的記者“本能地認為這新聞能火”,雙方一拍即合,為了拯救高知賽馬惡劣的财政狀況,把春烏拉拉包裝成了屢敗屢戰的明星。

人們開始追捧春烏拉拉,開始把它當作“偶像”——享受地看着它“努力拼搏”的身影。人們開始期待着它的連敗紀錄,馴馬師宗石身邊所有的人都告訴他,“不要讓烏拉拉赢”。到了100連敗的那天,高知賽馬場裡聚集了超過5000名觀衆——這裡已經4年多沒有過這麼多觀衆了。33家報社、超過120名記者來到這裡為報導取材。

春烏拉拉火了。人們開始為它創作歌曲、撰寫書籍,為它拍攝紀錄片和電影。鑰匙扣、T恤、馬克杯、帽子……連尾巴毛都被用來制作護身符出售。粉絲們渴求着春烏拉拉的周邊,看着它不斷失利,贊賞它“努力”和“拼搏”。春烏拉拉也是以一直跑了下去,一路輸了下去……

感動我們的賽馬背後是什麼

電視台播出的春烏拉拉的影像

感動我們的賽馬背後是什麼

以春烏拉拉為主題推出的應援歌CD

然而,春烏拉拉的身體無法支撐它繼續比賽。2004年,馬主安西和馴馬師幾經争論之後,決定送它去栃木縣修養。馬主直到最後還希望它能“休息好之後傳回高知,并在引退賽上勝出”,然而,經過綜合健康評估,春烏拉拉沒能進行隐退比賽,就留在栃木縣退役了。2006年,它的賽馬身份被登出,成績最終定格在113敗0勝——對一匹賽馬而言,這可能是最糟糕的成績。

引退後,春烏拉拉也沒過上安生日子。2009年,馬主想要把它送去進行交配,結果因為“無法承擔高額的配種費”,不了了之。2013年,馬主把春烏拉拉托付給了千葉縣的Matha牧場,短短半年後就不再支付任何管理費用,馬主本人也沒再出現過。被抛棄的春烏拉拉至今一直生活在Matha牧場,由牧場和“春烏拉拉協會”負責照料生活。

<h3>一匹馬的命運</h3>

像春烏拉拉這樣的連敗馬其實在賽馬界并不少見。大多數賽馬在接連失敗後,大機率會被當廢棄馬送去肉店賣掉。春烏拉拉被當成連敗的明星,受到粉絲的關注和照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安度餘生。隻是,當春烏拉拉的失敗得到人們贊譽時,不少業内人士為過去被放棄的賽馬們感到可惜——如果這樣的春烏拉拉能活下來,那麼,那些被送去肉店的馬呢?

賽馬的世界是殘酷的。如果沒有創造經濟價值的能力,那賽馬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賽馬娘》玩家熟知的名馬米浴(ライスシャワー),盡管過去有輝煌戰績,但在寶塚紀念比賽中摔倒導緻粉碎性骨折。由于難以搬運到診所,米浴當場在賽場帳篷裡接受了安樂死。這樣看來,長期患病卻能活到今天的春烏拉拉或許更加幸運。

感動我們的賽馬背後是什麼

米浴最後一次出現在賽場上的身影

人們總把賽馬和其他體育運動相提并論,并大談特談賽馬運動的精神——拼搏、努力、熱血。大家談起《賽馬娘》,總是說“看到小姑娘奮力奔跑的姿态就想為她加油”,想讓這些“小姑娘”實作她們的夢想。這讓觀衆自己都感動起來了,人們看到春烏拉拉就感到“自己也獲得了拼搏的勇氣”。《賽馬娘》的玩家更是試着在遊戲裡讓春烏拉拉獲勝,彌補現實中的無奈。放眼望去,《賽馬娘》的推薦語滿是青春、夢想、拼搏這些關鍵詞。

但是,這些“勝利”未必就是馬兒們的夢想。

馬不是運動員。運動員成為運動員,無論出于什麼原因,至少都是出于自己的選擇。馬沒有選擇的餘地,生下來就要奔跑,如果不能出成績,就隻能迎接悲慘的結局——被送去肉店,或者安樂死,像春烏拉拉這樣的奇迹少之又少。從法律上來說,馬是馬主的所有物,馬主有權以任何形式處置賽馬。是以,為了讓馬主繼續養活自己,馬活下去唯一的機會,就是不斷地賽跑。現實不會像卡通片和遊戲一樣,一匹馬沒辦法一次次地重新經曆自己的一生,也不會有那些溫馨的日常生活,更别提穿上偶像服裝站在舞台上表演了。

馬兒隻能奔跑。這就是一匹賽馬的命運。

<h3>我們在賽馬身上寄托了什麼</h3>

人們為賽馬加油助威時,或許是把自己對實作夢想的渴望投射到了它們身上。看到賽馬獲勝,自己就得到了滿足。尤其是像春烏拉拉這樣的“拼搏精神”就更讓人“感動”,是以在“敗犬效應”(Underdog Effects)影響下,人們自發地為這匹并不成功的賽馬加油助威,欣賞它“努力”的身影。

人們總是禁不住要去支援那些弱小的、處于劣勢的選手,以滿足自己的内心。最近,也開始有資金充沛的遊戲玩家、動畫觀衆,受《賽馬娘》感染,開始關心起賽馬的善後工作。有些人捐款來籌集賽馬引退後的養護費用,也有的跑到賽馬場去買馬券“支援賽馬事業”。還有更厲害一點的,直接出資購買賽馬的所有權,成了馬主——雖然是集資的,但每個出資者都能從賽馬比賽中拿到分紅。Cygames在《賽馬娘》中獲得的收益也有部分被用于養護退役的賽馬。從這個角度來看,确實是有更多的人關心起這些賽馬來了。

感動我們的賽馬背後是什麼

可愛的“賽馬娘”成了不少人關心賽馬的契機

喜歡賽馬的玩家、觀衆們來了,賽馬的生活改善了,但與此同時,他們的消費讓本來逐漸日薄西山的賽馬産業——了解賽馬的人都知道這個事實——又活躍了起來。為了愛護賽馬而活動起來的人們,最終會創造出更多不幸的馬兒——春烏拉拉的退休生活并不是賽馬們的常态,更多的馬兒隻能為了活命而奔跑。

有些人或許會說,比起直接被當作食材培養的肉牛、肉豬,能為了人的娛樂而奔跑的馬兒,一生似乎更有意義一些吧?他們也許是對的,現代社會還沒先進到可以像尊重人那樣尊重馬的權利——說到底,對人來說,賽馬隻是娛樂工具,有人靠賽事賺錢,有人靠賭馬投機,有人在觀賽中寄托人生理想。即使到了遊戲裡,許多角色也隻是被玩家當作性對象看待,“想和大和赤骥(ダイワスカーレット)做愛”的梗圖在社交網站上随處可見——大和赤骥也是一位現實中有對照的賽馬娘,在遊戲中的形象是一名美麗可愛的小姑娘。

是以,人們終究要面對這樣的難題:賽馬作為娛樂活動,不會因一兩個人可憐馬兒的境遇而停止。人們在遊戲裡把馬娘角色當自己女兒看待,可在現實中,你會讓自己的女兒累死累活地比賽,會看着自己女兒退役後被賣掉嗎?

通過《賽馬娘》對賽馬産生興趣,進而了解到了真實的賽馬和卡通片、遊戲中的不同,這總是件好事。在玩家和Cygames的努力下,一些賽馬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這是不小的進步。我們有沒有可能更進一步,讓馬兒脫離賽馬的循環,一生健康自由地生活下去呢?現在看來或許隻是癡人說夢,但是有了這麼多通過《賽馬娘》愛上馬兒的觀衆,如果他們願意做出一些改變和努力,比起從虛假的賽事中獲得的“拼搏感”,更為珍視馬兒們的一生,那賽馬們的未來或許真的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