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評】老男孩猛龍過江:娛樂尚可,心思不對,用力過猛

作者:麥格時光
【影評】老男孩猛龍過江:娛樂尚可,心思不對,用力過猛

可能是宅在家裡太久的原因,我有些和社會脫節,通常對新鮮事物,比正常人要遲鈍很久。聽到洗腦神曲《小蘋果》就是前兩天的事,到了今天,才遲鈍的把這和筷子兄弟搗鼓許久的電影版《老男孩》聯系起來。 

得承認,兩三年前的微電影真實的感動着我,為了主題曲咱甚至也留下了兩三滴虛情假意的眼淚。(稀裡嘩啦我會說嗎)是以可能帶着矯情的過分期待,觀影後對感覺和心理預期稍微有點落差。整體而言,電影版《老男孩》娛樂性尚可,幾首原創音樂水準較佳,一些可笑的段子,比如現代平劇内褲變臉,鐵漢二人組白虎兄弟的神設定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但除此之外,電影也有一些不太盡如人意的地方,在這裡主要談談關于結構和創作觀念上的一些看法吧。 

如果說微電影版本所展現的态度和價值觀是讓人感傷而又溫暖人心的,這一優點并沒能保持到電影版《老男孩》從創作觀念中。創作者的态度影響着作品,毫無疑問,筷子兄弟的才氣值得肯定,但是問題在于,瞬間的成功讓人迷失,似乎他們沒有考慮微電影的成功經驗是否适合院線電影體量,也沒有考慮個人訴求和觀衆心理是否産生錯位的時候究竟是自說自話還是徹底妥協。 

例如《猛龍過江》裡面有三四段非常突兀的情色鏡頭,作者可能覺得能吸引眼球,但是在暑期檔電影院裡卻顯得很low。而被挂在嘴上反複訴說的夢想和現實,比比叨叨沒完沒了,也讓觀衆感覺是在接受高中思想品德課的教育。而對王太利人物塑造本身就不太正面,更對北漂生活惡意黑化,比如大胖媳婦的表現,不能讓人感同身受,甚至還會有輕微反感。整個電影全是40來歲人的固步自封,可以說,作者太過迷戀個人趣味,自作聰明的喋喋不休,乃至鋪天蓋地的爛俗煽情,都讓影片離觀衆越走越遠。

況且現在不是八十年代,詩人和流浪歌手不會讓人肅然起敬,反而會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反面笑料。自己選擇生活自己承擔後果,兩個主角并非是努力沒有成功,簡直就是不努力的典型,他們并不真的熱愛音樂,隻想一夜成功,想的是錢。《洛奇》感人不是為了拳王冠軍,而是他堅持沒有倒下,《追夢赤子心》裡魯迪不是最傑出的運動員,但是他的精神讓人肅然起敬。而到了老男孩這裡,和挂在嘴上的理想完全沒關,觀衆對于主角的行為和方法是很難認同的。且而這又不是一個單純的熱血電影,愛情元素的加入在故事中和“理想”成為了互相阻礙,女演員搶戲嚴重,大寶和女神的這條标簽樣闆式線索如此的乏味,把心靈雞湯變成了肉體刺激,實際上電影的主題和立意都被拉低了。正是渴望影片大賣一炮而紅成的赤裸裸的創作野心,把好好的接地氣變成了一場很不誠懇的雜糅鬧劇。 

在講故事方面,不談細節,隻點出主要存在的是節奏問題。第一幕劇情建置是比較潦草的。時間跳躍過大是個明顯敗筆,第一場(包括最後一場)的學校場景純屬是畫蛇添足,和電影主題故事根本是無關的。尤其是兩個年紀過大演員的裝嫩形象,正面效果極為有限。

在人物亮相上,兩個主角沒有擰成一股繩,本應從狀态簡單介入的人物,被作者生怕觀衆不解其苦的來了個大揭底,簡直成了拆遷戶和洗腳城的苦逼男子訪談錄。而前文說過的情感線設定草率單調的問題,在第一幕也很明顯,為了交代曾經的情史,從學校的十幾年前,走穴上門的現在時之後,又突然回到五年前去講樂隊如何因為妞而分手,這種來回跳接的時空并不能讓人物更豐滿,反而是帶着觀衆脫離情境。

至于美國演出的主體部分,其實真假殺手的身份錯位是很能出喜劇效果的設定,弄假成真和假戲真做也是屢試不爽的創作套路,但是可惜,故事對這一身份和情境上的有趣設定卻沒能很好的深入。而是在追求離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造成了很多劇情bug,比如黑手黨前腳來了個教父式的大屠殺,後面卻不得不依賴2個活寶殺人本身沒有說服力。而評委就是女神,也是刺殺目标,同時還是黑手黨小頭目老婆這一三重巧合也太過虛幻。最重要的是,筷子兄弟還有很多歌舞秀要展現,在故事進展上隻能是跳躍和割裂的處理。

是以,電影最後把無法自圓其說的問題都給丢給了“幻想”的大筐,隻能也算一種不太負責任的救場吧。就好像一個人看似誠懇的給你講個精彩的故事,但是語無倫次,實在編不下去了隻好坦白說其實我是吹牛逼的,這得讓人多沮喪啊。

從某種程度上說,可能肖央廣告出身,對長片創作還不夠火候的。其實沿用現有的大緻劇情架構,有幾個方向上都能把影片挽救,最貼近目前效果的是把女演員的所有劇情都砍了,片頭接《老男孩》參賽五年後,理發店被強拆,大寶婚慶認識了個美國客戶,順手被美國人挖走參賽。然後惹出麻煩,風格直接《兩杆大煙槍》這片能看;要麼就做成微電影版本的細膩擴大,加點配角的參與,類似《陽光小美女》之類的雞湯片;要麼把情感線索全部删掉,而把緊張的動作場面和劇情緊密銜接,變成《特工插班生》或者《少年龍虎隊》一樣的幽默動作片;要麼直接就好好講一下參加節目過程中的人物蛻變,做成《子彈飛過百老彙》一樣的幽默故事;實在不行就把沖突強化,變成一個山寨版本的純粹特工片.....有舍才能有得,全想用力,結果用力過猛,成了一個四不像。

說了不少問題,稍微顯得苛刻,其實電影的優點還是蠻多的,比如那些武打鏡頭和場景很帶感,對黑幫片的模仿也讓人很來電,風格各異的幾首歌也各具特點,确實能夠把人逗笑。總之從娛樂角度來說,電影版《老男孩》還是很好看的。我個人覺得三星半的評價,基本貼譜,在野模小白臉和蠟像式大叔中國表演素養環境下,像筷子兄弟這種自己能演,能拍,能唱歌的創作人才,還是要鼓勵和肯定的,期待他們摘掉充血的光環,冷靜頭腦,憋出更好的新作品吧。

文/口吐白沫李亦樹

----------------

【微信搜尋:marking-u】沒看夠?!關注麥格時光公衆賬号,随時随地分享更多歡樂~

麥格時光,白領生活第一微刊,一枚有态度、愛吐槽、懂幽默、無節操的自媒體~每天為您定制化推薦:言辭犀利的真相解讀,人糙嘴黑的良心影評,内涵風趣的爆笑段子,活色生香的深夜福利~

麥格時光已入駐騰訊、網易、搜狐、今日頭條、網易雲閱讀、鮮果多家權威媒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