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讓所有人都經曆了魔幻時刻。根據DC旗下經典反派角色小醜Joker改編的電影《小醜》一舉斬獲了金獅獎,這是以超級英雄漫畫IP改編的電影首次奪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殊榮。那一刻,整個社交媒體都炸了,有人鼓掌,有人震驚,也難免有不少質疑。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由于距離北美頒獎季很近,這幾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一直被預設為是奧斯卡的起跳闆,沖奧片通常都會選擇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進行宣傳造勢。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小醜》參與競争明年的奧斯卡已是毫無懸念的事,甚至該片有極大的幾率拿下最佳男演員甚至最佳影片等大獎。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在整個通俗電影史上,小醜作為經典的銀幕形象被頻繁地使用,除了DC蝙蝠俠系列中的小醜Joker以外,還有許多成功而有趣的小醜形象。我們不妨借着《小醜》拿下威尼斯金獅獎的契機,來回顧一下電影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小醜形象。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小醜》

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醜》是以DC旗下的經典反派角色“Joker”為基礎的改編,這部作品是完全通過原創劇本來打造“小醜”的個人電影,并不與蝙蝠俠宇宙産生緊密的聯系。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從首款預告片的釋出,到威尼斯電影節上赢得超高評價,電影《小醜》給了我們太多的遐想空間和期待,傑昆·菲尼克斯甚至被影迷們寄予了拿下明年奧斯卡影帝的厚望。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如此轟動的聲勢下,菲尼克斯版小醜不免會被拿來與希斯·萊傑版小醜作比較。但顯而易見,這次的《小醜》會以更多空間來展現小醜從一個平凡孩童變成令人恐懼的反社會者的複雜心路曆程,從身世史角度重建小醜這個人物形象。而菲尼克斯的诠釋能否讓這部電影成為經典,還需靜候時間的驗證。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蝙蝠俠:黑暗騎士》

影片《黑暗騎士》是由克裡斯托弗·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二部,盡管在此之前諾蘭已憑借《追随》《記憶碎片》《失眠症》等作品獲得了廣泛認可,但真正讓諾蘭得以跻身為好萊塢一線商業導演的作品無疑是《黑暗騎士》。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這部電影在上映後曾引發轟動的反響,更取得了令人驚歎的票房成績,被公認為是超級英雄電影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首部達到10億美元票房紀錄的超級英雄電影。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影片《黑暗騎士》在口碑和票房上的成功離不開諾蘭的執導功力,同時也與影片成功塑造的反派人物“小醜”息息相關。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在影迷心目中,《黑暗騎士》中的小醜毫無疑問是新世紀最富魅力的、甚至可與《沉默的羔羊》中的漢尼拔教授相比肩的反派角色,扮演小醜的演員希斯·萊傑是以獲得了第二年頒發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遺憾的是,在《黑暗騎士》正式公映之前,希斯·萊傑被發現死在了自己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享年僅29歲。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分析《黑暗騎士》小醜形象的文章早已不勝枚舉,這是個無法用隻言片語來總結的角色。盡管影片并未詳細書寫小醜的身世史,但這個出場不多的、碎片化的角色卻令人印象深刻。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他是一個睿智而傷感的無政府主義者,反社會人格使得他不被道德感限制。但他并非暴力的推崇者,他隻是深谙暴力才能拯救哥譚市正在崩潰瓦解的秩序。這是一個内心對正義有所期待的人物,善與惡在他的身上得到立體性的诠釋。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蝙蝠俠》

在第二部電影長片《陰間大法師》的助力下,當年剛剛在好萊塢嶄露頭角的年輕的蒂姆·波頓獲得了執導《蝙蝠俠》的機會。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在上世紀80年代,蝙蝠俠早已經是風靡全美的頂級漫畫IP,但蒂姆·波頓在拍攝主流商業片上的經驗卻不怎麼豐富。那個年代能夠加以借鑒的超級英雄電影非常有限,是以《蝙蝠俠》的電影化面臨着多方面壓力。但這一版《蝙蝠俠》最終還是順利在1989年上映,且獲得了觀衆的認可和不菲的票房。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蒂姆·波頓版《蝙蝠俠》中的小醜,是蝙蝠俠電影及蝙蝠俠衍生影視劇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獲得觀衆們追捧的小醜,迄今為止的人氣也僅次于《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塑造的小醜。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扮演小醜的是美國電影史上的傳奇演員傑克·尼克爾森,尼克爾森以自己從《閃靈》中得到的角色經驗付諸到小醜身上,使得這個小醜看上去既腹黑又神經質,是一個帶有哥特風格和恐怖片邏輯的角色。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小醜回魂》

除了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醜》外,今年還有一部關于“小醜”的重磅電影《小醜回魂2》正在北美熱映之中。2017年,新版《小醜回魂》以北美超3億美元、全球超7億美元的票房成績重新整理了恐怖片的票房記錄,再一次掀起了史蒂芬·金小說改編電影的熱潮。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原著《小醜回魂》是恐怖大師史蒂芬·金最負盛名的經典暢銷小說之一,該書最早的影視改編版本是1990年電視台播出的兩集迷你劇。但由于電視播出的形式和宣傳規模有限,該劇最開始并未引起大範圍的反響,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它也成為了類型片影迷心目中的經典。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1990版《小醜回魂》

相較于1990年較為粗糙的電視制作,2017年由華納投資3500萬美元預算打造的新版,無疑是一部相對精緻、且更符合當代年輕觀衆審美的作品。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影片《小醜回魂》講述了一群小鎮少年在一宗兒童失蹤案的契機下卷入到一場恐怖奇遇,并最終偵破小鎮秘密的故事。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這部作品重新整理恐怖片的票房記錄并非無迹象可循:它契合了時下流行的懷舊恐怖片元素和青少年群像劇結構,如《怪奇物語》便是在這種模式下風靡全球的典型案例。影片中扮演小醜的比爾·斯卡斯加德與生俱來的陰郁氣質,也為這個角色的完成加分不少。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電鋸驚魂》

作為好萊塢當下最具代表性的亞裔電影人,溫子仁的導演之路可謂穩紮穩打,從早年專職于恐怖類型片的創作,到近幾年逐漸轉戰好萊塢主流商業片,他幾乎從未有過失手的經曆。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影片《電鋸驚魂》是溫子仁首部在北美地區大範圍上映的電影,這部作品的風靡促成了随後七部續集的制作,是新世紀最長壽的系列恐怖片,且新的重新開機版正在前期籌備當中。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而《電鋸驚魂》中的“小醜”并不是以生命體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這裡的“小醜”并非電影人物,而是一個用以推進劇情和烘托氛圍的電影道具,叫作比利娃娃。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比利娃娃的原型創意可以推至80年代的《閃靈》《鬼驅人》和以《鬼娃回魂》為代表的一類玩偶恐怖片。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比利娃娃是一個身着黑色西裝、腳踏三輪自行車的小醜,它是電影主人公豎鋸(Jigsaw)用以向那些受刑者傳送資訊的道具,貫穿了整個《電鋸驚魂》系列。溫子仁在拍攝《死寂》時也用了一個相似的玩偶,可見他對這個道具有着很高認同。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大路》

從《賣藝春秋》宣告導演生涯的開始,“馬戲團”和“小醜”的意象幾乎貫穿了意大利電影大師費德裡科·費裡尼的電影創作。童年時追随馬戲團遊曆的特殊經驗,使得費裡尼對馬戲文化有着強烈的認同感。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在費裡尼的電影裡,“小醜”是一種日常化的形象,而“馬戲團”是人生的縮影,流浪則是一種自由主義的表達。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影片《大路》是費裡尼導演生涯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其獻給愛妻朱麗葉塔·瑪西娜的結婚十周年的禮物。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該片講述了被母親賤賣給流浪藝人後的傑索米娜的悲慘與幸福同在的新生活。影片中的傑索米娜無疑是複雜的,她工作時是一個畫上笑臉以娛樂大衆的小醜,是快樂的象征。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而工作之外的她,卻被生活和人性的困境所裹挾,她以流浪藝人的身份見證着底層的悲歡離合。《大路》是電影史上罕見的塑造了女性小醜形象的作品。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傷心小号曲》

某種意義上,“荒誕”是西班牙現代藝術的根本。從布努埃爾的超現實主義電影,到阿莫多瓦用色彩武裝起來的情節劇,“荒誕”貫穿了西班牙的整個電影史。正是弗朗哥政權對西班牙的獨裁激化了整個社會的荒誕氛圍,成為後來的電影導演們創作的源泉。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影片《傷心小号曲》是對已逝的弗朗哥政權的批判和反思的工具,是屬于西班牙的“傷痕文學影像”,但這部榮獲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的作品并不容易看懂。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影片以一段馬戲團内部成員的情感糾紛為切入點,叙事卻囊括大量的隐喻和厚重的社會文化背景,表現形式誇張,核心卻沉重而嚴肅。小醜在這裡是符号化的存在,也是勾勒獨裁曆史的關鍵性線索。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馬戲團》

從電影史的角度來講,卓别林的《馬戲團》不管是藝術性還是劇本深度,都要遠遜色于《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城市之光》這些巅峰期作品。但在我看來,《馬戲團》卻是卓别林表達上最幽默、最自然的片子。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善良的流浪漢誤打誤撞加入即将破産的馬戲團,幫助馬戲團起死回生,幫助孤苦的雜技女演員獲得幸福的動人故事。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在電影《馬戲團》中出場的一衆小醜,其實并沒有實在性的解讀,他們更傾向于作為一種呈現雜耍和幽默的工具。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但在非嚴謹意義上,影片中的小醜實際上還包括了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漢。卓别林默片時代所塑造的那些銀幕經典形象本身就是對“小醜”的衍化,無論是妝容扮相,還是他的肢體表演的浮誇幽默感,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小醜”進行了模仿。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兒子的大玩偶》

影片《兒子的大玩偶》是侯孝賢的早期作品,講述了失業青年主人公坤樹為了養家糊口,打扮成滑稽小醜去給當地電影院做宣傳,繼而引發的一系列家庭沖突和工作上的挫折。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整部電影以簡單的劇本和寫實的場面構成,并沒有激烈的戲劇性。1983年的侯孝賢,拍攝手法和美學體系尚未建構豐滿,但已經能夠看到情節層面的細膩和真摯動人。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影片結尾,坤樹獲得了電影院提供的更好的工作條件,再也不用打扮成油頭粉面的小醜去攬客。當他工作結束回到家,年幼的孩子卻因為不認得眼前打扮體面的爸爸而嚎啕大哭。為了能夠讓孩子開心,他再一次打開了小醜化妝盒,坤樹永遠是孩子的大玩偶。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挨了耳光的男人》

維克多·斯約斯特洛姆是瑞典舉足輕重的先驅電影導演以及演員,其當年所執導的《幽靈馬車》《風》《挨了耳光的男人》等影片都是載入影史的佳作,他還曾在伯格曼導演最重要的經典作品之一《野草莓》中擔任過男主角。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影片《挨了耳光的男人》是一出帶有驚悚元素的悲劇,影片主人公原本是一名投身于學術研究的科學家,他的摯愛隻有兩樣:做理論研究和妻子瑪麗。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但在其寫關于人類起源的研究報告的過程中,瑪麗出軌了雷納德公爵,倆人還合謀偷走并發表了科學家的研究報告,遭受打擊和羞辱的科學家最終崩潰。多年後科學家成為了一名供人取樂的小醜,他每晚都會在馬戲團裡演出一部叫作《挨了耳光的男人》的喜劇……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作為苦情劇的開山鼻祖,斯約斯特洛姆對塑造悲情的人物和悲劇故事表現得遊刃有餘,他在影片《挨了耳光的男人》裡創造的可能是整個黑白默片時代最富人格魅力的、最有情感深度的小醜形象。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有小醜出沒的電影還有很多,比如《自殺小隊》《外太空殺人小醜》《戲王之王》等等,再比如《巴黎,我愛你》或者《魂斷威尼斯》中也都有關于小醜的重頭戲,甚至費裡尼導演還專門拍過一部《小醜》的紀錄片。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萊托在《自殺小隊》中的小醜造型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塞西爾·B·戴米爾《戲王之王》中的小醜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短片集《巴黎,我愛你》中的小醜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費裡尼拍于1970年的紀錄片《小醜》

小醜的形象之是以能夠在電影史上一直保持強盛的生命力絕非偶然,事實上,在電影誕生之初,它便普遍地被視作是一種再現藝術與雜耍藝術。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魔術師出身的電影先驅喬治·梅裡愛,首先将電影作為一種“魔術手段”呈現到觀衆面前,而其他的電影人則将攝影機作為記錄馬戲團雜耍表演的工具。人們去電影院裡看銀幕上的馬戲團表演、看小醜劇,而逐漸地抛卻了馬戲團的現場。小醜從那時起便活躍在了大銀幕上。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小醜形象的複雜性,使得其有着廣闊的诠釋空間:小醜可以是恐怖猙獰的,可以是幽默呆萌的,也可以是無法被琢磨透的。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構造體态上的多義性和神秘性,小醜的形象才能夠在各種類型片中永遠有其一席之地:恐怖片在用,喜劇片也在用;膚淺的電影在用,深刻的電影也在用;庸俗的導演在用,電影大師也在用。小醜幾乎可以說是電影史上一個全能型的、沒有台階和包袱的形象。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以金獅之名,召喚影史上的“小醜”之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