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之後,體育老師緊缺怎麼辦?體育總局:探索退役運動員兼職

央廣網北京10月27日消息(記者王紅霞)在“雙減”政策實施以後,體育工作社會關注度也變得越來越高,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不斷提升。10月26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雙減”背景下,體育老師嚴重不足。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數量從50.2萬增加到59.5萬,每年新增體育教師約2萬人,年均增速4.3%。“國培計劃”“省培計劃”以及各類專門教育訓練等更是助力體育教師數量高速增長。在“雙減”政策持續發力、體育被納入中考程序不斷加快、“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觀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體育教師供給仍面臨巨大缺口。“2600個孩子隻配備2個體育老師”成為部分學校的真實寫照。

2020年10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對體育課程改革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在體育課程中,要做到教會學生健康知識,教會學生基本運動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專項運動技能。同時要組織經常性的課餘體育訓練、體育鍛煉,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要組織全員參與的體育競賽活動。2020年,教育部和體育總局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要把資源整合起來,共同服務于所有學生的“教會、勤練、常賽”這三大主題。

對此,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副司長姜慶國表示,針對在“雙減”的背景下,體育總局将探索優秀的退役運動員到學校兼職體育老師的做法。例如,四川省組織優秀運動員,包括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亞運會冠軍,到學校兼職體育老師,采取了先上崗、後教育訓練的模式。經過專業運動員的教育訓練,孩子接受到更加專業的訓練,這種模式受到了學校、家長、學生的歡迎。

此外,姜慶國提到,面對課後服務體育老師供給不足的問題,社會體育俱樂部進校園也是探索當中比較好的做法之一。廣西桂林榕湖國小,有20多個俱樂部進入了校園,比如乒乓球俱樂部使用學校免費提供的場地,家長出很少的錢就可以讓孩子得到專業的訓練,這種方式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歡。

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副司長姜慶國還介紹,2015年以來,體育總局會同财政部持續加大支援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向青少年在内的群衆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我們每年支援1200-1400個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同時,體育總局、财政部投入了彩票公益金23.5億元,資助地方建設社群健身中心、體育公園設施、健身步道等社群健身場地設施,逐漸增加青少年體育鍛煉器材的配置,為青少年創造了“舉步可就”的健身場地設施。

據悉,下一步,體育總局将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好體教融合,釋出青少年體育“十四五”規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