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白蘭,并不是白色的蘭花。

在不同的地方,白蘭承載着不一樣的意義。在蘇州人和上海人的記憶裡,每年夏季都會有老奶奶帶着鐵絲串起來的白蘭花,操着吳侬軟語叫賣;在嶺南人的印象中,它是路邊一排排的行道樹,隻要在樹下走過,就能聞到幽幽的暗香;在雲南,人們稱它為緬桂花,伴着《緬桂花開十裡香》悠揚的曲調,見證着國家之間的友誼。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白蘭花。圖檔:Prenn / Wikimedia Commons

<h1 class="pgc-h-arrow-right">白蘭正當時</h1>

白蘭(Michelia × alba)是木蘭科含笑屬的成員。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白蘭的拉丁文名中有一個叉,這意味着白蘭其實是一個雜交種。它的親本是黃蘭(M. champaca)和山含笑(M. montana),這種情況和中國香港的區花紅花羊蹄甲(Bauhinia × blakeana)是類似的。白蘭的英文名white champaca,就是它親本之一黃蘭(M. champaca)的種加詞加個“白色”,它們的植株外觀也非常相似。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左黃蘭,右白蘭。圖檔:El Denis Conrado &amp; Fightingfalcon2005 / Wikimedia Commons

黃蘭在華南偶有栽培,在東南亞比較多,泰戈爾有名的《金色花》(The Champa Flower)指的就是它。粗略一看,黃蘭除了花是黃色之外和白蘭并無不同之處,不看花的話,基本就隻能從黃蘭葉下面的毛和葉柄的細微特征來差別。不過,黃蘭是可以正常結果的,而白蘭可能是由于雜交的原因,通常無法結果,這一點和紅花羊蹄甲也是類似的。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白蘭花的剖面。圖檔:CommonsDara / Wikimedia Commons

或許還是因為是雜交種的緣故,白蘭最早的原産地現在已經無從考證,從親本推斷的話應該是東南亞一帶。據傳,中國的白蘭是明朝時鄭和艦隊從印度尼西亞帶回來的,但也可能有些從緬甸傳入,是以才會有“緬桂花”這個名字。1956年,周恩來總理與時任緬甸總理吳巴瑞在雲南芒市種下兩棵白蘭,象征中緬友誼長存。如今,曆經風霜的兩棵白蘭樹仍然郁郁蔥蔥地生長着。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象征中緬友善的兩棵白蘭樹。圖檔:楊幫慶

<h1 class="pgc-h-arrow-right">在花盤,在衣襟</h1>

用白蘭花來做飾品已經是一種傳統了。“白蘭花,簪在鬓上,插在襟上……”這首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老歌,帶着老式留聲機的韻味流傳到了今天。通常,賣花的阿婆會用細鐵絲把一對對白蘭花巧妙地串起來,放在小盤子上,再輕輕蓋上一層薄紗,一對花隻要一兩塊錢。在衣領别上這麼一串白蘭花,走到哪都可以被芳香環繞,也增添了不少小清新的氣息。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阿婆的花籃,是否勾起了你的童年回憶?圖檔:含笑

過去,蘇州、上海本地的小姐姐很喜歡這麼打扮自己。或許在舊時光裡,每一位說着吳侬軟語緩緩走過外灘的姑娘,衣襟上都有這麼一對白蘭花吧。帶回家的白蘭花可以放在小茶杯中,倒上一點清水,既可以繼續沉浸在花香中,也可以成為茶幾上一個玉雕似的小擺件;如果還不滿足,也可以泡成花茶。不過相對來說,做成花茶的白蘭花香氣已經大打折扣,是以并沒有茉莉花茶那麼常見。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天太冷,會長不高</h1>

盡管江南對白蘭有着如此多的記憶,然而你卻很難在街邊看到白蘭樹,原因在于這畢竟是從東南亞來的植物,包郵區的冬天對它而言實在太冷了。是以,白蘭在華東隻能被種成盆栽,一到冬天,蘇州的花農也隻能就把它們全部收進暖房,直到清明過後才能再搬出來。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月曆娘朋友家的一株白蘭。圖檔:月曆娘

但在華南地區就完全不一樣了。白蘭恢複了它常綠大喬木的本性,在公園、學校、馬路邊,處處都可以看見白蘭樹的身影。廣州中山紀念堂門前就有兩株巨大的白蘭樹,樹幹直徑接近一米,樹冠覆寫了數百平方米的面積。有些地方會把白蘭稱為“玉蘭”,廣東潮州的市花“玉蘭花”指的就是白蘭。其實真正的玉蘭(Yulania denudata)是落葉喬木,開花時無葉,在廣東并不常見。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圖檔:Margoz / Wikimedia Commons

玉蘭,它和紫玉蘭(Y. liliiflora)雜交能得到美美哒二喬玉蘭(Magnolia × soulangeana)。

白蘭不僅花香,葉子也有特别的香味,走在兩旁種滿白蘭的小路,會聞到樹下被踩過的落葉散發着陣陣清香。白蘭葉子也很受木蘭青鳳蝶(Graphium doson)的喜愛,這種有着漂亮藍色花紋的蝴蝶會在葉子上産卵,讓白蘭樹養育它們的後代。仔細觀察路邊的白蘭葉子,如果發現有啃過的痕迹,通常就可以在旁邊找到或大或小的木蘭青鳳蝶幼蟲。它們和蠶寶寶一樣不會蜇人,有興趣的話還可以把它們帶回家養大,待其化蛹成蝶。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木蘭青鳳蝶成蟲及蛹。圖檔:Peellden &amp; School of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 Wikimedia Commons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迫于生活壓力和土地緊張,留給種花人、賣花人的空間越來越小,人們對白蘭花的熱愛似乎也已經漸漸變淡。夏天出來賣花的阿婆越來越少,或許以後江南的白蘭花真的隻會留在記憶中。幸好白蘭可以被盆栽,做好過冬措施的話在全國各地都可以開花。摘下一朵馥郁的白蘭花,可以讓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自己,更加潔白芬芳。

阿婆挽着籃子賣的白蘭花,你還記得它的香味嗎?白蘭正當時在花盤,在衣襟天太冷,會長不高

蘇州街頭,覓得一對栀子和白蘭。圖檔:含笑

本文來自果殼物種月曆,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