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開啟了數字化程序;2010年,中國完成數字化轉型基礎架構搭建,國内經濟社會開始進入十年大變局階段。經過十年變革,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總規模穩居全球第二,年均增速達15%,資料量占據全球超過20%。
在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數字轉型還推動了包括制造業在内的一衆傳統産業的轉型更新、提質增效。據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供應鍊的影響》白皮書資料顯示,數字化轉型使制造企業成本降低17.6%,營收增加22.6%。
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基石,驅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于推動實作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有着重大意義。2021年4月,在《“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的征求意見稿中,工信部也提出相關願景,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要基本普及數字化,十年後,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要全面普及數字化。

未來已來,唯變所适。對于我國傳統制造業企業而言,走數字化轉型的道路,既是趨勢,也是必然,中國聯塑,作為制造業塑膠管道行業的龍頭企業,率先邁步數字化轉型之路,在擴大全國生産基地布局的同時,對原生産基地進行更新,逐漸擴大打造“物聯網、智能控制和自動化生産”為一體的智能工廠。
2020年期間,中國聯塑便先後在江西、湖南、雲南、河南及福建基地,投入建設智能工廠。
不久後,中國聯塑還将計劃于甘肅、四川、廣西及廣東計劃擴建或興建生産基地,在後續也會為中國聯塑的智能制造及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同時,中國聯塑還在不斷加大各類自動化、智能化裝置投入,改造更新智能化無人工廠中的房間,在中國聯塑的自動化智能智造工廠中的房間中,一台裝置平均每分鐘可産出1.82産品,産品合格率達99.8%以上,充分展現智能制造為企業帶來的正向效應。
目前,我國5G技術正在引領全球的發展節奏,并且已實作規模部署,滲透至各個行業領域。
萬物互聯時代,在管道系統營運方面,中國聯塑同樣實作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以智慧管網舉例,中國聯塑智慧管網通過運用大資料、雲計算、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多種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進行地下管線探測、辨別、感覺、資源整合,建構管線綜合管理平台,提高效率和安全性。随着中國聯塑進一步加速智能制造的高速高質發展,在實作提高産品市場占有率的同時,也在為推動生産基地的地方經濟發展、增加當地勞動就業機會、改善人民生活水準作出巨大貢獻。
數字化浪潮裡,中國聯塑通過主動探索智能化、數字化的道路,孵化出全新的發展動能,同時也拉動了整個塑膠管道行業的向前發展,無數字,不經濟,數字化轉型已成趨勢,數字化産業已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