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BC開年大劇《德古拉》深度解析

隻要喜愛西方恐怖文學和電影的人對“德古拉”(Dracula)這個名字肯定不會感到陌生。這位集殘暴和優雅、狡詐和魅力于一身的吸血伯爵誕生于1897年,愛爾蘭作家亞伯拉罕·布蘭姆·斯托克筆下。在随後的一百多年裡,德古拉征服了無數人的心,最終成了吸血鬼的标準形象,其故事也一再被人改寫和翻拍。

今年開年,英國BBC電視台又給觀衆帶來了一部以德古拉為題材的電視劇。這部劇與以往的吸血鬼劇集有着創新,他不在聚焦于吸血鬼的強大,陰狠,反而重點剖析了吸血鬼為什麼害怕陽光,為什麼害怕十字架,以及為什麼吸血鬼無法進入圓圈内等等。

BBC開年大劇《德古拉》深度解析

《德古拉》海報

第一 陽光

吸血鬼害怕陽光,一旦暴露在陽光底下,就會立即化為灰燼,這是一件衆所周知的事情。其實,吸血鬼并非唯一一種害怕陽光的怪物,大多數妖魔鬼怪對陽光懷有相同的恐懼。這其中的原因不難了解。

BBC開年大劇《德古拉》深度解析

德古拉被陽光反射

在原始時代,人類栖息于野外,夜裡很容易受到野獸的襲擊,是以人類對夜晚形成了恐懼。另一方面,妖魔鬼怪很大程度上也是人類内心的恐懼的投影。又由于人類總是習慣于将相似的東西歸為同類,是以妖魔鬼怪逐漸被劃為黑暗世界的生物,它們中隻有極少數能在陽光底下活動。對于那些栖息在黑暗中的妖怪來說,陽光是它們的天敵,會削弱它們的法力,甚至殺死它們。

第二 木樁和火

吸血鬼最初源于屍鬼。古代許多民族都相信,那些死于非命或有心願未了的人靈魂無法得到安息,他們會化成屍鬼,在夜裡從墳墓裡爬出來,危害活人。古人想出過許多方法阻止這些死者複生,其中之一就是讓他們再死一遍,最常見的做法是用尖銳的木樁刺入遺體的心髒,或者用火将他們燒成灰燼。後來,這兩種方法流傳了下來,成了殺死吸血鬼的約定俗成的方法。還有一個傳說是德古拉生前被人用木樁給刺穿了身體,是以他變成了吸血鬼之後木樁就可以殺死他。

火是一種危險的東西,而危險的東西往往被認為具有吓走妖魔的力量。例如:舊時中國人在遭遇磨難以後,會舉行跨火盆的儀式,就是利用火清除粘在身上的邪氣。

BBC開年大劇《德古拉》深度解析

第三 十字架

十字架驅邪的原理最為簡單。中世紀歐洲人多信仰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全能的,消滅妖怪自然不在話下。而十字架、《聖經》、聖水等器物都是基督教的聖物,在人們的想象當中,自然沾染了一些上帝的法力,故而具有驅魔效果。古代中國人主要信仰佛教和道教,是以古代中國人用的聖物主要是佛教和道教的神像、經文、法器……

BBC開年大劇《德古拉》深度解析

十字架圖檔

第四 房屋和圓圈結界

在《德古拉》當中還反複講到了兩條規則:吸血鬼未經邀請不能進入人類家中;吸血鬼未經允許不能進入圓圈結界之内。

BBC開年大劇《德古拉》深度解析

《德古拉》劇照 圓圈結界抵擋德古拉

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講道:獅子會對哀求者展示出憐憫之心,它們不會加害跪在它們面前的人。大多數情況下,獅子隻會攻擊男人,除非極端饑餓,否則絕不會攻擊女人和小孩。這裡我們看到,老普林尼筆下的獅子完全繼承了人類特有的道德觀念。人類自己相信強者不應該傷害弱者,還天真以為動物中的強者也會遵循相同的法則。對于真實存在的動物尚且如此,對于虛構的妖魔,人類自然更容易一廂情願地将自己的想法賦予它們。結果就産生了“吸血鬼未經邀請不能進入人類的家中”之類的觀念了。

至于“吸血鬼未經允許不能踏入圓圈當中”這裡的圓圈是一個虛構的住所,但對于同樣是虛構的吸血鬼來說,它又怎麼能說不是真實的呢?

還記得《西遊記》中孫悟空用金箍棒畫圈保護師徒三人的場景嗎?

在《德古拉》中,阿加莎修女兩次畫圓分别用的是基督教的聖餐餅和《聖經》,這裡面融入了前文談到的聖物驅魔的原理。但這一法術的重點在畫本身,與材料沒有多大關系。隻要是封閉的圖形都可作為抵擋妖魔鬼怪的結界。

影片的第三集給我們揭示了德古拉最恐懼的是什麼?視訊解說我已經給大家放上去了,點開看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