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論丨“法學生起訴蘋果不送充電器”,這樣的公益訴訟不妨來一打

對于這樣的“磨刀”實踐與學以緻用,不妨給予多一些鼓勵與支援。

近日,“法學生起訴蘋果不送充電器”的相關話題沖上熱搜,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因蘋果新産品不再贈送電源擴充卡,今年5月,來自北京化工大學、東華大學的學生們組隊将蘋果公司告上法庭,請求判令蘋果公司傳遞手機充電器,并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100元并承擔訴訟費用。此案已于今年9月一審開庭,在法庭上,原被告雙方進行了舉證質證。目前,此案仍在補充證據和書面材料階段。

針對此案,不少網友表示支援維權,但也有人認為,這一行為純屬蹭熱度。

老實說,“蹭熱度”本身并沒有什麼不好,關鍵還是看,蹭的是什麼,為什麼蹭,怎麼去蹭。從表面看,蘋果新産品不再贈送電源擴充卡,不過是一家外企産品銷售的模式問題,但實際上卻是一個關系數以千萬消費者權益的大問題。一個電源擴充卡是不值幾個錢,但削減的既是公司的成本,也是消費者的友善。顧客想要還得單獨買,這部分消費累積起來可不是小數目。

蘋果公司是很有名氣,但有名氣并不代表“老虎屁股摸不得”,不能說一旦與其有了糾紛,就是别人别有用心,想借機炒作。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定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權益。來自北京化工大學、東華大學的學生們,以消費者的身份維護自身權益,可以說合情合理、于法有據,“蹭”得光明正大。

跳出個體的窠臼,進入公益訴訟的天地,更要賦予了這些大學生的訴訟“挑戰”以社會情懷。從iPhone 12系列開始,蘋果手機的産品包裝盒裡不再配備電源擴充卡和耳機,蘋果單方解釋是出于環保的考量,實際卻有降低生産成本、兜售無線充電器等之嫌。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需要為這個“理由”支付更多的購買費用,承擔更多的不便。而更讓人擔憂的是,跟随蘋果的“環保”腳步,一些其他廠商也以環保為名,開始“減配”,進而影響了更多的消費者。法學生們起訴蘋果不送充電器,一旦得到法庭的支援,實際受益者将是更多的消費者。

此外,法學生們也可以由此磨砺專業鋒刃。停留在象牙塔内,充其量不過是理論的豐厚,而提前走向社會的大舞台,以公益訴訟等形式檢驗知識,增長技能,接上地氣的法學生,才能知曉什麼是真正的社會,怎樣才能讓滿腹法條照進現實,變成沉甸甸的勝訴權益。在離開校園之前,他們已接受了訴訟實務的風雨洗禮,真正踏入社會時,他們将更為成熟從容。因而,對于這樣的“磨刀”實踐與學以緻用,不妨給予多一些鼓勵與支援。

據報道,奮戰在公益訴訟舞台上的法學生團隊,并非獨此一家。在一個名為“小城杯”公益之星的創意訴訟大賽中,就相繼出現了許多公益訴訟“爆款”之作,比如起訴上海迪士尼禁帶飲食、狀告國拍行收取100元手續費等等。本屆也是第七屆“小城杯”公益之星創意訴訟大賽,吸引了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區選手在内的全國20多所院校、126支隊伍參賽。連續多屆賽事的成功舉辦,受到公衆好評,也從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這一系列賽事較好地實作了公共情懷與專業訓練的平衡,值得推而廣之。當然,公益訴訟大賽事關公益,還需展現更多民間主辦、公衆參與的色彩,讓更多院校、學生、組織參與其中,在公益訴訟的舞台中施展才華,給公衆帶來更多福祉。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柳宇霆(法律學者)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評論丨“法學生起訴蘋果不送充電器”,這樣的公益訴訟不妨來一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