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王昌齡

中國從古至今便有“達則兼濟天下”的說法。那些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文人武士或提筆治理國家,或縱馬疆場殺敵。相比于書齋間縱意揮毫,顯然金戈鐵馬的歲月更能夠引發男兒的一腔熱血。

雖然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但倘若别人犯我,我必加倍奉還。在中華五千年的曆史上,通過和周邊遊牧民族、海島民族的不斷摩擦中,華夏大地上的人們也逐漸适應了嚴酷的沙場生活,從春秋戰國至今,我們的軍隊或許缺少過天時地利,缺少過先進軍械,但從不缺少英雄。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應征入伍</h1>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美國便組建所謂的“聯合國軍”,打着正義的旗号悍然入侵北韓,想要以此為跳闆窺視新生的中國。中朝兩國自古唇齒相依,價值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毛主席在美軍行動後不久就指出美國“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大無畏的精神派遣志願軍入朝作戰。

雷寶森,1923年出生于河南蘭考縣。本姓李,但連年戰亂緻使民不聊生,在幼年時期,他便父母雙亡,不得已隻能以乞讨為生。直到河南上蔡縣有一戶姓雷的人家收養了他,生活才安穩了下來,從此他改名雷寶森。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抗日戰争中,八路軍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英勇抗擊日寇,這給年少的雷寶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間轉瞬間到了1945年,已經成年的雷寶森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并參加了淮海和渡江兩大戰役。五年的戰鬥生涯,也讓他褪去了少年的稚嫩,從普通戰士成長為了華東野戰軍裡的一名班長。

1950年,美軍悍然将戰火燃燒至鴨綠江邊,本可以回鄉任職的雷寶森積極響應祖國号召,加入志願軍,隻為保家衛國。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跨過鴨綠江後,嚴酷的環境和美軍密集的炮火無時無刻不在考驗在雷寶森和他的連隊。美軍為了彌補戰術上的先天不足和減少人員傷亡,出動大批坦克部隊對我軍展開襲擊。由于新中國剛剛成立,軍工基礎薄弱,飛機、坦克數量極其有限,蘇軍物資也是杯水車薪,于是“單兵反坦克”就成了志願軍戰士們重點研究的話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單兵破坦克</h1>

七峰山是雷寶森連隊駐守的防禦陣地。在部隊修好防禦工事後就有情報傳來“美軍要派遣大規模兵力搶奪七峰山,并且其中有坦克部隊”。上級在得知後,鑒于雷寶森作戰經驗豐富,便把反坦克這一重要任務交給了他的連隊。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在軍械上志願軍可能暫時落後,可在戰術思想上,志願軍指戰員們則經常給美國人“上課”。接到指令後,雷寶森集合連内的幹部,連夜召開會議。經過讨論,大家一緻認為現在的防禦工事由于是在接到指令前修築的,不具備反坦克的作用,隻能忍痛丢掉。

可這是雷寶森卻顯示出了自己智慧的一面,他将廢棄的工事當做誘餌,并打算利用坦克自身笨重無法快速轉圈的特點來一招“甕中捉鼈”。

他集合全連戰士将坦克的必經之路破壞得非常狹窄,坦克到此隻能駛上這條“單行線”,這是前有戰士圍堵,後方将退路截住,這些坦克就隻能任人宰割了。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果然,在潛伏了三天後,伴随着轟鳴聲,美軍坦克排着他們管用的“一字長蛇陣”駛入陣地。雷寶森連隊的戰士們立刻按計劃行事,掐頭去尾後,除最後一輛殿後的坦克狼狽逃竄外,其餘十一輛坦克全部在伏擊圈内被雷寶森擊毀。雷寶森在此役中,也打破了志願軍單兵擊破坦克的最高紀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大難不死</h1>

然而戰争不會一帆風順,普通戰士雷寶森也是如此,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雷寶森被美軍炸下懸崖,生死未蔔。在搜尋無果後,志願軍總部隻能将他記錄為“陣亡”。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可沒想到雷寶森大難不死,在墜崖後被一老一少兩位北韓當地群衆救下,他們通過服飾辨認出了雷寶森是志願軍戰士,便把他送往了志願軍的前線醫院。

在這次戰鬥中,雷寶森肋骨斷裂數根,身中四彈,前線醫院條件艱苦,很難對他進行搶救。于是,在經過簡單地處理後,昏迷中的雷寶森便被送回國内治療。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由于雷寶森的随身證件已經丢失,後方醫院隻能将他以普通戰士的身份進行治療。在重傷痊愈後,雷寶森不願給組織添麻煩,就悄悄地回到了家鄉,在一個小飯館内做了一個清潔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死而複生”,得見主席</h1>

北韓戰争結束後,雷寶森的戰友們紛紛回國,由于沒能搜尋到連長的屍體,他們一直不願意相信雷寶森已經陣亡,在全國範圍内開始刊登尋人啟事,希望自己的連長能夠“死而複生”。

飯館老闆在看到報紙上的尋人啟事後,驚奇地發現這個“戰鬥英雄”和自己的清潔工夥計非常相似,他立即向報社打回了電話。數日後,在戰友們已經登門拜訪的情況下,雷寶森隻能出門相認。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遠在北京的毛主席在聽聞雷寶森尚在人間的消息後,也激動不已,特意在家中設宴款待這位志願軍的英雄。雷寶森一踏入主席的家,毛主席就激動地握住了他的手,說到:“雷同志,你還活着,你是志願軍戰士的驕傲!”

回顧抗美援朝,雙方實力懸殊。這戰争戰争仿佛在開戰前就能看到結局,美國主帥麥克阿瑟也狂妄地說出了那句經典的誓詞“你們可以在聖誕節前回家”。可結果是,麥克阿瑟因作戰失利被替換,志願軍憑借有限的武器和号稱世界第一的美軍打得有來有回,甚至一度占據上風。

1957年,河南一清潔工被邀請到中南海,毛主席:你還活着應征入伍單兵破坦克大難不死“死而複生”,得見主席

不僅僅是雷寶森,烈火焚身巋然不動的邱少雲,胸膛堵搶眼的黃繼光,數個月斃敵214人志願軍“槍神”張桃芳等等都是志願軍的戰鬥英雄,隻是他們中的一些永遠留在了北韓戰争上。

戰場上“大雪滿弓刀”,結束後“深藏身與名”。雷寶森和無數志願軍戰士一樣,他們生于苦難的舊中國,卻英勇無畏地面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