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要是我死了,請把賠償金給我的家人”女子國慶假期出車禍,醫院上演“生死時速”

作者:晶報

10月7日,國慶假期最後一天,31歲的小文(化名)被一輛泥頭車撞倒。被送到醫院後,小文強撐着說完:“要是我死了,請把賠償金給我的家人。”就陷入了休克。一場與死神的競速在深圳大學總醫院手術室展開了。

慘烈!泥頭車碾碎雙腿 年輕女生命懸一線

10月7日上午9時40分左右,深圳大學總醫院急診科接到急救中心和交警通知,白芒村附近發生一起泥頭車撞倒電動車的嚴重車禍,一名31歲女性傷者要被緊急送往醫院,需要馬上搶救。

事發當時,小文(化名)騎行在輔助車道,跟随一輛公共汽車後等待紅綠燈。路口變燈後,随即騎行,可還沒來得及反應,她就已經被一輛從後面上來的泥頭車刮碰撞倒。當時,她看到自己的兩條腿血肉模糊,左腿更是嚴重變形,身下一灘血泊,痛苦萬分的她請求路人幫忙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要是我死了,請把賠償金給我的家人”,強撐着到達醫院,說完這句話後,小文就因為劇烈疼痛、失血陷入創傷休克狀态。昏過去之前,她隻記得一位戴眼鏡的醫生拉着她的手,彎着腰,不停地大聲和她說話,“你要有信心,一定要堅持住!”後來才得知,那位戴眼鏡的醫生就是深大總醫院的副院長鞏鵬。

搶救重傷患者 醫院開啟綠色通道

在救護車傳回醫院途中,醫護人員得知資訊及時向急診科值班醫生彙報傷者情況,迅速啟動創傷中心綠色救治通道,同時彙報給鞏鵬。他訓示:”馬上啟動創傷中心綠色通道,盡全力搶救病人。”在醫院候命的關節創傷科、ICU、麻醉科、整形美容科等醫護人員已迅速到達各自崗位,讨論診療方案,充分做好前期準備。

10時25分,急救車到達醫院,氣管插管、輸血……就在短短的2分鐘内,30多道醫療指令已經發出。與此同時,休克的小文被緊急送入檢查室。此時機器上的燈光不停閃爍,為了節約時間,放射科的醫生直接在CT機器上讀片。 

“要是我死了,請把賠償金給我的家人”女子國慶假期出車禍,醫院上演“生死時速”

深圳大學總醫院醫護人員為患者做CT

診斷結果很快出來:創傷性休克、呼吸衰竭、左下肢毀損傷、右股骨幹骨折、右側氣胸、脾挫傷……

心率173次/分,血壓60/35mmHg、血氧飽和度82%……

小文命懸一線,家屬還沒趕到,怎麼辦?!鞏鵬拍闆:馬上手術,全力搶救!小文被迅速推進手術室。

“要是我死了,請把賠償金給我的家人”女子國慶假期出車禍,醫院上演“生死時速”

手術團隊和重症醫學團隊轉運傷者

生死競速,醫生将她拉出“鬼門關”

關節創傷科和整形美容科的專家在手術室聯合會診。他們雖然救治過很多車禍傷患者,但還是被小文的傷勢震驚了——肉眼可見,這是很嚴重、很典型的左下肢損毀傷,“腿上的肌肉和血管神經都被搓爛了,皮肉分離,大面積的皮膚撕脫傷,粉碎的股骨裸露出來,碎骨茬和着血肉一團模糊,慘不忍睹。情況很不樂觀。”

小文的傷勢太過嚴重,血壓不停往下掉,這時候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在和死神搶奪生命。

為了保住小文的性命,隻能考慮左下肢高位截肢。就在手術正式開始前,她的丈夫也趕到了醫院,醫生向家屬迅速交代傷情:因為左下肢毀損嚴重,隻能選擇截肢保命。

在生死抉擇面前,這位西北漢子的淚水瞬間溢滿了眼眶。

“你的心情,我能夠了解。但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為你的夫妻做出最理性的選擇。生命第一,先救命!”在得到家人的同意後,手術立即開始了。

關節創傷科、急診科、麻醉科、手術室、重症醫學科、放射科、輸血科……多個科室的醫護人員猶如精密儀器中的每一顆螺絲和齒輪,協調合作運轉起了一場搶救接力:一邊采取抗休克措施(輸血、補液),一邊進行緊急手術:肢體殘端清理、傷口修複,血管探查、結紮、保留殘肢長度,胸腔閉式引流……手術的每一步都面臨重重考驗,患者随時可能出現心跳驟停而猝死。

最終,12人手術團隊密切配合,用了1個小時為小文成功手術,使她脫離了生命危險。手術過程中,醫生為小文輸入24個機關的紅細胞、1600毫升血漿、2個機關的血小闆,相當于把她身上的血全部換了一遍。

術後麻醉清醒後,得知已經失去左下肢,小文一時間很難面對和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她躺在ICU的床上說不出話,眼淚不停地湧出來。針對這個情況,心理輔導團隊還為她和家人提供了心理輔導和相關救助,幫助這個家庭渡過難關。目前,小文已從重症監護病房轉回關節創傷科,情緒也逐漸穩定。後續還面臨右腿的二期手術、抗感染治療、康複等。在家人、同僚們的陪伴鼓勵下,小文在慢慢康複中。她說,很感謝那天伸出援手的保安、不知名的女士、以及全力搶救她的醫護人員們。生活的意外來得猝不及防,但未來的人生還很長。

據了解,在這場與死神賽跑的戰鬥中,深大總醫院共有40餘名醫護人員參與搶救。為不斷優化醫院急診急救服務能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準,深大總醫院全力推進“急診急救創傷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新生兒中心、産科中心”五大中心建設,不斷完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網絡,建構快速、高效、全覆寫的急危重症醫療救治體系,為患者提供更加快速、優質的診療服務,赢得“黃金搶救時間”,打通生命的“高速公路”。

來源|晶報APP

記者:羅丹

通訊員:楊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