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餘洪君,今年38歲,安徽省太和縣人。我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這是一種主要侵犯骶髂關節和脊柱的全身性炎性疾病。自我患病以後,家裡的大部分重擔都落到了妻子身上。她任勞任怨,對我不離不棄,讓我明白了什麼才是愛情的真谛。

圖為我與老婆和女兒
我和妻子是在2001年認識的,當時我們倆都在天津打工,兩個人工作的地方離得特别近。機緣巧合之下,我和妻子就通過朋友組織的一場活動相識了,接觸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是老鄉。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在異地能夠遇到跟自己一個地方的人,那真是老天爺安排的緣分。我被妻子的開朗樂觀吸引了,于是我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每次我下班後總是會找機會到隔壁工廠見她,制造兩人相遇的機會。就這樣一來二去,我們戀愛了。2001年底,我倆就結婚了,次年生下了大兒子。
圖為我老婆
那時候妻子溫柔體貼、兒子活潑可愛、我身體健康,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十分甜蜜。那也是我們家為數不多的平靜、幸福時光。2011年,我突然腰疼。妻子特别擔心,急忙拉着我去醫院檢查。後來我們才知道我得了強直性脊柱炎,這種病惡化速度特别快,沒過半個月,就由腰疼轉變成四肢關節疼。這種病疼起來真的很要命,我被疼得下不了床,甚至連端碗吃飯的力氣都沒有了。
看到我這個樣子,妻子非常心疼,她開始帶着我去北京求醫,那時候我們真是什麼也不懂。我手裡拿着自己的CT剛下火車,在北京站大廳就被人盯上了。有一個人就開始跟我搭話,問我們來北京幹什麼。聽到我們說來北京看病,那人又說自己也是來北京看病的,他知道有一家醫院專門治強直性脊柱炎。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地就相信了那個人,跟着去了一個診所開了很多藥。結果我吃了藥一點兒效果也沒有,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被人騙了。
圖為我的近照
吃一塹長一智,我和妻子以後看病就多留了一個心眼。後來我們經同村人介紹去了一家中醫院看病,吃藥之後發現能夠勉強控制住我的病情了,事情才開始慢慢好轉起來。後來妻子為了掙錢就南下廣東打工,我因為生病就隻能在家照顧大兒子。那時候村裡人說什麼閑話的有,不過我一點兒也不在意。隻要我和妻子互相扶持、互相依賴,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時間來到了2017年,妻子意外懷孕了。雖然那個時候家裡狀況也不太好,但是我們決定還是留下這個孩子。2018年6月21日,女兒餘雨馨就出生了,我們倆還沒有來得及好好享受一下為人父母的喜悅。第2天雨馨就因為發燒進了新生兒科的監護室,在那裡一住就是半個月。
圖為雨馨和她媽媽
因為要避免成年人身上攜帶的病菌感染到出生不久後的孩子,是以醫院拒絕了家屬探視。好幾次妻子拉着我想去新生兒科看看剛出生不久的雨馨,但都被病房的大門擋在了外面。直到一個禮拜後,雨馨需要做核磁共振。我們才被允許去探視女兒。
出院後,我和妻子決定由我在家照顧雨馨,她外出打工。當時我真的很心疼妻子,如果不是沒得選,誰也不想讓剛出月子不久的妻子去打工。在家帶孩子也不輕松,除了給女兒喂奶、洗尿布,我還要經常帶她跑醫院。因為雨馨經常生病,幾乎每個月都要發燒一次,每次發燒都得去住院治療。那時候我們也沒有特别注意,隻當是孩子小,免疫力差,再養養就好了。
2020年8月初,雨馨因為肚子特别疼,開始大哭大鬧,這次的異常反應引起了我的重視。我打電話叫回了遠在浙江的妻子,我倆帶着孩子去了安徽省立兒童醫院。到了醫院雨馨被安排住進了血液科,做了各項檢查,醫生當時給的病情診斷是:膿毒血症、中度貧血、支氣管肺炎、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為了進一步确診,醫院建議我們帶孩子去上級醫院治療。于是我們又着急忙慌地來到了上海。在上海複旦大學附屬醫院,雨馨一住就是一個月。期間醫生終于查出了雨馨頻頻肚子疼的病因:腸道潰瘍嚴重,潰瘍面積也很大。
圖為我老婆和雨馨
在醫生的建議下,雨馨還做了基因檢測,最後結果出來,雨馨得的是免疫缺陷。醫生說,90%的可能性是白細胞黏附缺陷,這種病全國的發生率隻有百萬分之一,唯一的治療辦法就是移植。聽到這個消息的我們覺得天都要塌了:那麼小的一個孩子得了這種病,老天爺真的很不公平。
當時我們面臨的問題很多:1、去哪裡找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女兒;2、去哪裡移植;3、去哪裡找錢給女兒做移植。
圖為我女兒
生活的打擊接踵而至,幾乎就要壓倒我們。就在這個時候,妻子接到了大兒子班主任的電話:“你們家孩子最近狀态都不太好啊,成績也在倒退,他都已經高三了,這個時候很要緊啊。”我知道大兒子還是被家裡的各種事情影響到了。大兒子給妻子打電話的時候就說過:“媽媽,我不想讀書了,我想去打工給妹妹掙錢看病。”
妻子幾乎是哭着跟大兒子說:“你不要多想,錢的事情爸爸媽媽會有辦法,你當務之急就是把書讀好,這樣子才不會像我們一樣隻能去做體力活兒。”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非常無能,我沒能照顧好女兒,也沒能掙錢給她治病,現在連大兒子也被影響到了。
可能生活的真相便是如此吧,我們隻能勇敢面對。在跟周圍親戚朋友借了一大筆錢後,我們終于可以給雨馨做造血幹細胞移植了。沒想到做完移植後,随之而來的就是嚴重的排異反應:腸排、皮排、肝排等。雨馨全身上下長滿了小疹子,而且還每天拉肚子。在醫院陪床的妻子每天的工作就是消毒,保證女兒病房環境的衛生。醫生說:“雨馨現階段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排異反應,這個過程急不得,得慢慢來。”
圖為雨馨的腳
2020年6月9日,大兒子聯考結束了。他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爸爸,我想去打暑假工。”考試結束的第3天,兒子就在縣城找了一份在家具廠做銷售的臨時工作。那一刻我又被孩子的體貼感動到了。大兒子這邊算是暫時安定了下來,可是雨馨這邊又出問題了:一般的孩子移植完後,在醫院住個50天左右就能出院了,可是我們折騰了快三個月了,還是沒有什麼進展。為了救女兒,我們一家已經欠下了一屁股的債,到現在大兒子讀大學的學費都沒有着落。
未來的治療該怎麼走,我們也沒有一個明确的答案。現在雨馨慢慢長大了,知道的事情也多了。有時候看到桌子上放的水果,自己明明很想吃,但是還是跟我們說:“我生病了,得病好了才能吃。”孩子越懂事體貼,我們越覺得愧疚。很抱歉沒有給她一個健康的身體,讓她一出生就遭受這些苦難。
圖為雨馨和媽媽
我和妻子結婚快20年了,這20年風風雨雨我們都一路走了過來。這苦難的人生裡,若是沒有她,我真的覺得自己會堅持不下去。我們一家人的未來要通向何方,我也不清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隻要我們一家人還能夠在一起,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如果你想幫助他們,可長按識别二維碼檢視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别,可将二維碼儲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别。該項目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在民政部指定的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台“水滴公益”發起募捐,并負責稽核及善款執行。公共募捐最終解釋權歸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所有。監督電話:010-85698044。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台搭橋,釋出困境家庭的圖檔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檔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