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1951年2月13日至15日,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在砥平裡展開了一場殊死較量。然而這一次志願軍無往不利的“分割包圍”戰術,卻意外地失靈了,敵軍竟然沒有逃跑,成為了志願軍屈指可數的敗仗之一。總結失敗才能取得更大的勝利,本期分享就跟您聊一聊,砥平裡之戰。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1951年2月13日,志願軍剛剛結束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閃電戰,在絕地中完成了橫城反突擊,僅35個小時就斃俘敵1.2萬餘人,志願軍士氣空前高漲。而東線“聯合國軍”被迫大撤退,除砥平裡駐守部隊未動外,其餘部隊已經全部撤至原州、甯越、平昌等地。為了在戰役結束前進一步擴大戰果,志願軍中線部隊決定乘勝出擊,以八個團的兵力對砥平裡發起攻擊。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砥平裡隻是一個小城鎮四面環山,地處橫城以西30公裡處,從整個戰線來看,這裡卡住“聯合國軍”東西線腰眼,位置極為關鍵。而橫城反擊戰的成功,也就意味着砥平裡東部側翼的暴露,此時攻打砥平裡對志願軍極為有利。而志願軍如果拿下這裡,就将一馬平川直逼美9軍側翼,影響“聯合國軍”西線戰局,進而威脅聯合國軍整個防線,進而徹底扭轉戰局。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而對于“聯合國軍”而言砥平裡也極為重要,如同此前橫城一樣處于防線向北突出處,是美軍戰線的前沿。早在2月初,李奇微就派遣自己的第二王牌師美2師23團,外加一個法國營、一個炮兵營、一個坦克連共計六千餘人駐守,修建了成體系化的防禦工事。這些守軍不僅裝備精良、彈藥充足,而且多為二戰老兵作戰經驗豐富,是“聯合國軍”繼續将戰線向北推進的主力。然而2月13日,橫城南北韓守軍兵敗如山倒,志願軍瞬間将對砥平裡守軍成包圍态勢,此時“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李奇微正在艱難地抉擇。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在李奇微眼中美國陸軍作戰,反包圍作戰是極為危險的,除非迫不得已,絕不能主動陷入敵軍包圍圈,提前撤退是減少傷亡的最好選擇。但同時李奇微也意識到,失去了砥平裡這個戰役要點,志願軍向縱深推進時将一馬平川,而據守砥平裡可以避免西線受到威脅。同時倘若志願軍向南追擊,聯合國軍就可以從志願軍後側發動突襲、截斷退路,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在這種沖突的心理下,李奇微下令砥平裡守軍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同時緊急抽調附近“聯合國軍”馳援,確定美軍在縱深重建第二道防線。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與砥平裡精心組織防禦不同,志願軍此次出擊是準備不充分的,沒有進行足夠的戰前偵察,錯誤地認為砥平裡守軍,隻有不到四個營約三千兵力,同時猜測敵主力即将潰逃。此次志願軍雖然抽調了八個團快速出擊,但是這八個團由于入朝以來長期的戰鬥,未能及時補充兵力,原本滿編3萬餘人,此時也僅有1萬餘人,未能形成絕對的兵力優勢。與此同時志願軍雖然由40軍119師師長徐國夫統一指揮,然而這八個團來自三個軍,從多個方向進攻,這無論排程還是指揮上都極其困難。最為緻命的是,有一個炮兵連在行進途中遭到空襲,未能及時前進到指定位置,志願軍僅有的火力也被削弱。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在重重困難之下,志願軍于1951年2月13日晚,動用6個團一萬餘人,在3個炮兵連的支援下率先發起了進攻,将砥平裡之敵全面包圍。然而敵人火力出乎意料的猛烈,僅僅這一晚美軍就發射各類炮彈24400餘發。但是志願軍面對敵軍猛烈的炮火渾然不懼,在火力處于弱勢的情況下殲其一部,并成功擊傷美第23團團長,成功的壓縮了敵軍的防禦陣線,遺憾的是沒能對敵軍根本陣地造成大的傷害。

當黑夜退去美軍飛機開始活動,志願軍迫于無制空權停止進攻,轉為抵抗美軍的反擊。33團2營防守的馬山陣地,被美國飛機轟炸得完全擡不起頭,然而5營戰士冒死頂住了敵軍五次進攻。359團電話線被炸斷,導緻與前線聯系中斷,在美軍強大的火力下,七名戰士沖了出去連接配接電話線,看着戰友一個個倒下卻無人後退,最終成功接通。但此時,聯合國軍西線美騎1師、英第27旅、南北韓第6師,已經開始東援,志願軍逐漸處于被動地位,形勢越來越危急。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1951年2月14日晚,志願軍立即抽調兩個團加大對敵軍的進攻力度,面對敵軍的增援必須速戰速決,随時天色漸暗,志願軍再次發起了主動進攻。然而“聯合國軍”炮兵火力實在太強了,在這狹小區域内擁有51門迫擊炮、21輛坦克、24門榴彈炮以及6輛自行高射機槍、4輛自行高炮。這火力強度已經超過長津湖戰役中,碣隅裡美軍環形防禦圈的防禦火力,而砥平裡防禦圈的面積僅僅是碣隅裡的四分之一。而此時志願軍出動的僅有108門各山炮、迫擊炮、少量榴彈炮,同時攜帶彈藥有限,無論是火力強度還是彈藥數量,與“聯合國軍”相比都不在同一水準線。而且美軍的輕武器同樣不弱,在主陣地正前方每平方米,每分鐘發射的子彈數達到了12發,擋住了志願軍前進道路。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據老兵朱克回憶,那一夜的戰鬥異常激烈,為了能夠掩護後續部隊的突進,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戰士沖出來堵槍眼、趴鐵絲網,山坡上染滿了捐血,不少戰士們甚至被戰友屍體絆倒,說着說着朱克眼中已經流下了淚水。這一戰沒有任何志願軍戰士選擇退縮,他們一個個奮不顧身地往前沖,一點點地吞噬敵軍防線。然而在沒有反坦克武器,突破美軍的坦克陣地實在太難了,再加上地形狹窄志願軍兵力無法施展,這一夜雖然給予了美第23團等部較大殺傷,成功将敵軍壓縮在不足兩平方公裡的區域内,卻未能全殲敵軍。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1951年2月15日,美騎兵第1師一增援部隊抵達曲水裡,志願軍第116師和第126師迅速派遣部隊出擊,成功殲敵100餘人,但是敵軍擁有30餘輛坦克,百餘架次飛機的掩護,最終隻攔下了步兵,讓20餘輛坦克與砥平裡敵軍會合,而此時由骊州方向增援的南北韓第6師和英27旅即将逼近砥平裡。鑒于此中線志願軍總指揮鄧華,立即部署今晚調整明日再攻打,同時向彭總司令請示,我方已經逐漸處于不利地位,如果打,則決心以三至四天時間,頂住敵人增援,徹底殲滅之。

吃肉碰到塊硬骨頭,志願軍激戰砥平裡

15日18時鑒于敵軍增援已經突入砥平裡,同時志願軍已經出現較大傷亡,于是主動停止進攻,于16日3時撤出戰鬥,采取從運動中殲敵的政策。至此,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作戰結束,砥平裡戰鬥也成為了北韓戰争的第三個攻防轉折點,志願軍改變了以殲滅美軍一兩個師為目标的戰略,決心執行小殲滅戰的打法,以一次殲滅敵軍一兩個營為目标,逐漸消滅敵軍有生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