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淩晨3點30分,袁闊成因心髒衰竭去世,享年86歲。他的代表作品有《三國演義》、《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剛》等。
我們心中的語言類節目除了相聲、獨幕喜劇以外,總少不了一段評書。據說當年電台播放評書時,萬人空巷,連犯罪率都降了好多百分點。
而當代評書界輩分最高的,則當屬“第九代評書先生”袁闊成,連同屬于評書界“四大天王”的劉蘭芳、單田芳、田連元三位先生,都要恭恭敬敬地稱呼一句“前輩” 。作為八零、九零後的我們沒趕上評書的好時候。讀庫老六說:“劉蘭芳、單田芳、袁闊成,在他們溫暖的聲音中,俺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代”。

生于天津,祖籍遼甯營口的袁闊成出身評書世家,他的伯父袁傑亭、袁傑英、父親袁傑武号稱“袁氏三傑”。袁闊成拜金傑立為師,14歲就開始登台,被人譽為“說書小神童”。
評書界素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闊成”之說。袁闊成曆史功底深厚,說書時夾叙夾議,對于自己所講述的故事了解充分,單說他的代表作《三國演義》,就時常借鑒史實予以發散。
袁闊成不僅功底紮實,還在繼承傳統評書的基礎上發展了現代評書。他曾經在農村勞作,又拜勞工為師,曾在評書中加入“開汽車”等一系列的現代元素,創作了《三聲笛》等作品。為了創新評書藝術,他講過周立波的作品《暴風驟雨》,也講過杜鵬程的《保衛延安》,甚至曾經開玩笑說要向周傑倫取經。
也有人說幾大評書家中他是最雅的一位, “不論袍帶、短打、神怪、世情,不論‘墨刻兒’‘道活兒’,不論古代現代,不論長篇短段,一勺燴,都能說。他還在春晚上說過評書小段,和田連元說過相聲,不管什麼書張嘴就來。”
除了藝技高深,袁闊成先生還極力推廣評書藝術。2006年單田芳因為說評書而被指控侵權,袁闊成先生曾懇切地請求大家給這門古早的藝術一條活路,他認為評書已經處于風聲鶴唳的境況,而遠非幾十年前,評書先生說一本書,作者會感激先生幫忙傳播的時代了。是以,袁闊成也極力地希望講評書列為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他還與平時推廣網站合作,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來保護、推廣評書藝術。
過去評書先生教課時,都會要求學生背上這麼一首《西江月》“世上生意甚多,唯有說書難習,緊說慢講非容易,萬語千言須記。一要聲音班亮,二要頓挫遲疾。裝文扮武我自己,好像一台大戲。” 足以見到短短“評書”二字背後隐藏的功底,而袁闊成先生當屬其中翹楚。
如今,我們告别袁闊成先生,卻希望他和他的評書可以永駐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