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一眼中的杭州愛情故事

作者:我是李一呀

李一走過的城市中對杭州情有獨鐘,在杭州工作的一年時間,李一在緊張地學習和工作之餘制定了完成100件事的心願,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事就是追溯杭州的愛情故事,為此李一跑到各個書店查閱關于杭州的悠久曆史和纏綿的愛情故事,并且會去每位主人公的故居看看,感受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從古到今,曆代愛情故事不斷在杭州西湖邊上演,給杭州這座風雅之城增添了許多傳奇色彩。許仙和白娘子的斷橋,梁祝的萬松書院,這些早已被人傳頌的地方李一不再去講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那些少有人知道的愛情故事,今天帶着大家走進栖身于西湖之畔江南才女蘇小小,西子湖畔絕代才女陳端生,決絕的民國奇女子沈秋水和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的愛恨交織的情事。

來到西湖的西泠橋去看蘇小小與阮郁結下同心。相傳南齊歌妓蘇小小,美貌與才華都冠蓋于世。一次乘車出遊,在白堤上遇到青年才子阮郁。也許是這裡的好山好水把這位女子的心扉沖開了,兩人一見傾心。才子佳人,實在是天作之合。蘇小小口占一絕雲:“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骢馬。何處結同心,西陵(即西泠)松柏下。”但迫于時勢身世,蘇小小終難與阮郁諧秦晉之好。“情人未歸,書生已去,世界沒能給她以情感的報償。”心知肚明的蘇小小沒有做杜十娘式的怒沉百寶箱,也沒有做輾轉另一世界的杜麗娘,“她不願做姬做妾,勉強去完成一個女人的低下使命,而是要把自己的美色呈之街市,蔑視着精麗的高牆……一直把美熨貼着自己的本體生命……構成了與正統人格結構的奇特對峙。”(餘秋雨《西湖夢》)

蘇小小最終以自己19歲的如花容貌,以自己高貴于常人的靈魂,留在了西泠橋畔。“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這樣的愛情結局在我們意料之中,又在我們意料之外。由此,我們記住了蘇小小,也記住了西泠橋。李一來到西泠橋靜靜凝望着遠方,無法體會蘇小小在當時艱難處境和愛情不得善終時的感受,不能想象令人佩服的是蘇小小在崇尚三從四德的年代,敢于不懼世俗壓力,帶着家财萬貫主動做一名藝伎,隻為實作一生隻愛山水的心願,最難能可貴的雖處于風塵之地,但蘇小小身上毫無風塵氣息,既不以色博人,也不奉承權貴,而是以詩會友,隻與志趣相投的人吟詩作對,撫琴合曲,更讓人佩服的是當心上人一去不複返,不哭不鬧,更沒有自暴自棄,收拾悲傷心情,做一名縱情山水逍遙客,最後的歸宿于西泠橋畔。可李一深處深知後代記載隻是傳說,小小傳奇也是世間絕無僅有,可内心柔軟深處也會悲涼苦楚淚濕枕帕吧。

勾山樵舍尋找一代才女陳端生。來景色秀麗的杭州西子湖畔的“勾山樵舍”。這一處石砌高牆的院子,因為院子有一座小山,人稱勾山,小院以此得名。這裡就是清代少女作家陳端生的故居,

陳端生(1751—1796),字雲貞,女,清錢塘(今杭州)人。出身于書香門第、仕宦世家。祖父陳兆崙為乾隆時太仆寺卿,文學家。父親陳玉效舉人出身,官至山東登州知府。母親汪氏是雲南大理知府汪起岩的女兒,能詩善文。端生自幼受家學熏陶,長于詩文。嫁淮南範秋塘後,與丈夫以詩唱和。後範秋塘為繼母控告忤逆,被遣戍新疆伊犁邊塞。陳端生在家奉侍繼母,備受斥責之苦。為抒發對丈夫的思念,她撰寫彈詞《再生緣》,托名元代女子孟麗君,家為奸臣所害,男裝出逃,應試狀元及第,官至宰相,與夫同朝而不相認,塑造了一個年輕有為、機智勇敢的女子形象。她說:丈夫不回來,這書也沒有完成的時候!範秋塘回家時,端生卻已先作古,書亦未成,僅寫了17卷。

來到西湖十景之一--柳浪聞莺向對面走過一街之隔的“勾山樵舍”李一想象着陳端生生在西湖湖畔,真是惬意的不行,如今看着人來過往,李一内心卻是心生憐惜的,這麼有才的才女被家族安排的婚姻中遇到了相濡以沫的丈夫何等有幸,可在她三十三歲的時候女兒染病身亡,丈夫流放,最終沒有等到丈夫歸來,用筆端寫相思和疾苦的《再生緣》也沒有完成。從此心傷魂杳渺,年來腸斷意尤煎,那時陳端生也許會面對西湖發出心底最悲涼的歎息,否則書中三個人姓中男主人公“皇甫少華”女主角“梁素華”女主人公“孟麗君”這三個人姓連起來“黃粱夢”

與西湖聯袂而憩的秋水山莊,掩映在熙攘紛擾的車來人往中,覺不出它的熱烈纏綿和生死般轟轟烈烈,秋水就是沈秋水,原名沈慧珍,因為要嫁人用改名字的方式向紛擾過往告别,從賣身四馬路到訂婚富家公子又悔婚,又給政界軍閥強搶入門到擺脫限制重獲自由身,這一切都過去了,她要成史量才的太太了。雖然隻是二姨太。沈秋水這個名字是她夫君史量才為她起的。說《申報》必說史量才,說史量才必說秋水夫人。可好景不長,史量才再娶外室,沈秋水傷心欲絕,為表達自己的歉意史量才便特意在杭州西湖的北山路為沈秋水營造了一幢别墅,并親自題寫匾額“秋水山莊”從此沈秋水開始了她的西湖歲月,再也沒有離開,1934年11月13日午夜,沈秋水親眼目睹了夫君被殺的場景。後來秋水山莊捐給了國家更名“尚賢婦孺醫院”聽說在西湖北山路的葛嶺 沈秋水獨自度過了22年的寂寞孤獨歲月,唯一陪伴她終老一把古琴,臨終是沈秋水叮囑後人将她單獨埋葬,這個性子烈的女子給出了琴瑟和鳴的故事的結局:絕不原諒

可惜的是李一在北山路上并沒有找到“秋水山莊”,可分明能感受到這個民國奇女子的傳奇,沈秋水在西湖的餘生是怎麼度過得無從知曉,可一生跌宕起伏的她内心終不能平靜吧!選擇獨自埋葬的決絕是真的對這份情的在意,她就是絕品女人,太美麗太敏感。

風雨茅廬:見證郁達夫和王映霞的愛情,在那個風情流轉的石庫門房子裡,“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江南才子郁達夫恰好邂逅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佳人王映霞。于是乎,一樁風花雪月的故事就此在繁缛紅塵裡糾葛延綿開來。一場豔絕的婚禮在1927年6月,杭州西子湖畔成行。婚後,兩人在上海度過了一段溫馨融洽的日子。出身名門被稱為杭州第一美女的王映霞,完全放下大家閨秀的身段,開始學習洗衣、 燒飯,努力扮演好妻子的角色。郁達夫患有肺痨許久,為了照顧好他,她每天都會炖各種補品,幫他調養身體。得妻如此,夫複何求?在世人眼中簡直就是“富春江上神仙眷侶”事實上,歲月靜好,一直都不是王映霞想要的。一如郁達夫所說“王映霞奉行名媛做派,布衣暖菜根香,本非他的理想人生”于是,兩人之間的裂痕開始産生。又正好,恰逢愛慕王映霞的男子給王映霞送情書,而在愛情裡狹隘的郁達夫利用當時的報刊發表“警告逃妻”直指映霞,後以利用文壇暗地裡發表文章奚落映霞。此後,他兩之間的愛情在各種的流言蜚語中反反複複互相傷害,最後終究還是像一根橡皮筋一樣,越用力,越疼。最終王映霞離開了郁達夫。

同樣遺憾的是李一也并沒有能看到“風雨茅廬”可不能減少對王映霞的惋惜和心疼,她無非要的是安安定定的家,而郁達夫隻能做朋友,不能做夫妻,性格不同終究不合适“前一個他,才氣橫溢,在國内外文壇享有盛名,後一個他,無名小輩,普普通通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前一個家,也許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如果沒有後一個他,互相體貼,共同生活四十年,我的後半生仍然過着漂泊的人生”--《王映霞自傳》透着飽經世事的輕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