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蒜後期膨大管理技術,讓大蒜更高産

目前,許多地區的早熟大蒜已經收獲,一些晚熟大蒜已經抽薹結束。蒜薹收獲後,頂端優勢被解除,就進入了大蒜的鱗莖膨大期,葉片葉鞘内營養逐漸集中向蒜頭輸送,蒜頭迅速膨大。這個時期管理水準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蒜頭的産量和品質,此時應該確定養分供給,科學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保葉綠葉,確定葉片功能,促進大蒜膨大,提高産量和品質。

大蒜後期膨大管理技術,讓大蒜更高産

一、加強水肥管理:

蒜薹采收之後,進入蒜頭生長旺盛期,此時需水量較大,澆水應根據地裡的墒情,以小水勤澆為主,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80%,一般7天左右澆一次水。另外,此時期大蒜對養分的需求量大,同時該時期也是大蒜需鉀的高峰期,施肥應以高鉀水溶肥為主,可以結合澆水沖施高鉀水溶肥(10-10-30+TE)進行沖施,并配合每畝用1公斤18%氯化膽堿·萘乙酸一起使用,以補充植株所需要的營養,延緩植株衰老,促進光合産物轉化,促進蒜頭的膨大。

二、保葉綠葉

蒜頭的品質和産量取決于大蒜植株的生長狀況,尤其取決于采薹後的綠葉數量,是以此時期管理的重點是預防幹尖黃葉,保葉綠葉,防止植株早衰,盡量延長葉片功能,這樣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光合産物的轉化,以促進蒜頭膨大。在采薹時一定要注意盡量不傷葉片。大蒜葉片對蒜頭産量的影響是随着葉位上升而遞增的。有資料表明,破壞大蒜倒1-3葉,蒜頭減産29.0%。破壞大蒜植株倒4-6葉,大蒜蒜頭減産高達90%,是以後期保護大蒜的功能葉是提高蒜頭産量的關鍵。可以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芸苔素内酯、保護性殺菌劑吡唑醚菌酯(或者45%唑醚·戊唑醇)和葉面肥磷酸二氫鉀或者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三、科學植調應用

在蒜頭膨大期,一定要科學合理的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一個是葉面噴施芸苔素内酯,另一個是沖施18%氯化膽堿·萘乙酸,調劑營養,增強光合作用,保葉綠葉,增強抗逆能力,預防莖葉早衰,同時可以減少幹熱風對大蒜莖葉的不利影響。氯化膽堿·萘乙酸可以促進葉片合成的有機營養往地下鱗莖轉移,減少地上莖葉對營養的消耗,防止倒伏和葉片早衰,促進蒜頭膨大,進而提高産量,提升品質。

四、病蟲害防治

今年氣候情況特殊,大蒜田間病害嚴重,鏽病、葉枯病等發生普遍。大蒜膨大期的主要病害為紫斑病,危害鱗莖時,在鱗莖上會産生水漬狀的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病斑,嚴重影響蒜頭的品質。對于紫斑病可以用戊唑醇、咪鮮胺、苯醚甲環唑等藥劑進行防治。

大蒜膨大期的主要害蟲有蒜蛆、薊馬等,蒜蛆會蛀食大蒜鱗莖,引起鱗莖腐爛,危害大蒜的根系,對于根蛆可以使用15%毒死蜱顆粒劑、1%噻蟲胺顆粒劑進行防治蒜蛆。而薊馬取食大蒜葉片後,會導緻葉片變硬畸形,造成大蒜營養供應不足,影響大蒜鱗莖膨大,對于薊馬可以使用75%噻蟲嗪·蚜酮、12%甲維·蟲螨腈進行防治。

大蒜膨大期是大蒜鱗莖快速生長的時期,關系大蒜的品質和産量,我們一定要掌握大蒜膨大期的管理要點,在加強水肥管理的同時,做好病蟲害防治的同時,還要科學合理的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這樣促進大蒜優質高産。

如何選擇大蒜的收獲時機,蒜薹收獲後約18天左右,大蒜的葉片變為灰綠色,底葉枯黃脫落,假莖松軟充分膨大後,及時收獲。若天氣較旱,應在收獲前一天輕澆水1次,使土壤濕潤,利于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