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唐儒将裴行儉

作者:說客先生dys123

大唐名将蘇定方一生征戰四方,平定四方邊疆作戰無數,取得輝煌的戰果;一身軍事造詣确實不俗,在裴行儉初登科入仕時就認定他是:“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這個被蘇定方認定能傳授他用兵之道的學徒,後來确實沒有給蘇定方丢臉;文有文采,武有武略,創造了長名姓曆榜及铨注等法,影響了後世選才授官的制度;出任各地軍事長官,防吐蕃、平突厥為大唐立下不俗功勳,以己之能身兼文武兩職,成為了大唐赫赫有名的儒将!

大唐儒将裴行儉

裴行儉劇照

一、裴行儉出身簡介:

裴行儉生于公元619年,死于公元682年6月9日,屬兔,绛州聞喜縣(今山西聞喜東北部)人,是隋朝禮部尚書裴仁基的次子,河東裴氏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為嬴秦始祖非子。後裴氏出三支,皆出于聞喜裴氏,具有“天下無二裴”稱号。 裴氏家族自古為三晉望族,也是中國曆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漢以來,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極,五代以後,餘芳猶存。在上下二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曆史上堪稱獨無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真可謂"将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由此而得名。裴行儉父子所在的隋唐時代,正是裴氏家族鼎盛之時期,正是有他們這些裴氏高才,才促就的裴氏家族鼎盛。

大唐儒将裴行儉

河東裴氏盛名碑

二、裴行儉的人生成就:

裴行儉是在唐太宗時期,經過明經科考試中選的,被任命為左屯衛倉曹參軍之職;當時名将蘇定方了解他之後,就認定隻有他的才智能夠承授他用兵奇術,于是蘇定方把自己的用兵奇術傾囊傳授給了裴行儉。這為他後來出任各地軍事長官,奠定下了良好的用兵基礎;裴行儉當初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反對唐高宗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後,卻被袁公瑜向武昭儀母親楊氏告密;後來長孫無忌被許敬宗指使人誣告謀反,流放黔州,許敬宗又指使袁公瑜前去逼迫長孫無忌自殺而死;而裴行儉被貶官位外放,也算僥幸躲過一劫。當然,這一切幕後操控者就是武則天。

大唐儒将裴行儉

武則天被立為皇後畫像

公元665年,裴行儉升任安西都護時,西域各國大多仰慕他的仁義,大多歸附唐朝安穩了一段時間。後又被召回朝廷,最後出任吏部侍郎,這是主管官吏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的官職;就在這時候,裴行儉創設長名榜、铨注等法規,作為國家選才授官的制度被後世沿用。他還規定了州守縣令的升降、衡量資曆的高低作為制度。

大唐儒将裴行儉

裴行儉畫像

公元676年,吐蕃打敗吐谷渾之後,頻繁對隴右諸州發起進攻,企圖将唐朝的注意力吸引在西北,借以掩護其在西域和雲南的行動。裴行儉離京先後出任洮州道左二軍總管,秦州右軍總管,歸屬周王李顯指揮。公元679年,突厥十個部族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及李遮匐,和吐蕃結盟,引誘其他部族不斷騷擾安西地區,唐庭準備發動大軍征讨;裴行儉以前面李敬玄軍事行動的失敗,和吐蕃現在的強勢氣焰分析,認為不宜在安西大開戰事。

大唐儒将裴行儉

李敬玄畫像

這時,波斯老國王去世,在大唐京師做人質的王子泥涅師,需要唐庭派人護送其回國繼承王位;裴行儉被指定率人護送泥涅師回國,旅途遙遠要穿過沙漠地帶,還要穿過突厥和吐蕃兩國的控制地域,年已六旬的裴行儉,沿途鼓勵将士,安撫屬國,設下計謀麻痹阿史那都支,以打獵為名征得西域各屬國萬餘名年輕人跟随;裴行儉突然出現召見阿史那都支,阿史那都支猝不及防,忍耐之下隻帶着五百人前去,被裴行儉輕而易舉就擒獲了。

大唐儒将裴行儉

波斯王子劇照

裴行儉随後又派精銳騎兵,突襲李遮匐,放走俘虜的對方使者故意告知阿史那都支被擒,李遮匐聞訊感覺大勢已去,随即向裴行儉投降;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被押去長安,路途已安全波斯王子自行傳回波斯;唐高宗得知大喜,親自設宴為裴行儉接風慶功,誇他孤軍行萬裡深入敵區,不用動用朝廷大軍就擒獲敵首,重置安西四鎮,集文韬武略為一身,可同時授予文臣、武将兩種官職。當即任命他為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将軍。

大唐儒将裴行儉

裴行儉領軍劇照

同年十月,單于大都護府東突厥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反,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都護府所轄二十四州酋長皆叛應,擁衆數十萬。硝煙一起,蕭嗣業等将領率軍和其多次對戰,初期取得勝利,後被東突厥打的大敗,損失慘重;十一月,高宗以裴行儉文武兼資,特授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太仆少卿李思文、營州都督周道務等部兵十八萬,并西軍程務挺、東軍李文暕等,總兵三十餘萬讨突厥。唐世出兵讨伐突厥,軍威未有如此之盛者。

大唐儒将裴行儉

突厥軍來搶糧畫圖

裴行儉從蘇定方學來的用兵之術完全得到發揮,精通陰陽曆法、在行軍、運糧、用策、布陣、破敵各方面發揮出色,經過朔州、黑山之戰,阿史那泥熟匐被他的部下殺死,部下提着他的首級前來投降;又活捉了阿史那奉職後班師回朝,突厥的殘餘部隊逃往狼山。裴行儉回朝以後,阿史那伏念自稱可汗,又同阿史德溫傅會合。裴行儉重新統率各路軍隊,駐紮在代州的陉口,派遣間諜展開離間活動,勸說阿史那伏念,使他跟阿史德溫傅互相猜疑。阿史那伏念害怕了,秘密送來降書,并請求讓他親自捆來阿史德溫傅表示誠意。

大唐儒将裴行儉

大唐名将蘇定方畫像

裴行儉保守秘密沒有公開,而是呈遞密封奏表報告了朝廷。當初,裴行儉曾向阿史那伏念許諾不殺他們,侍中裴炎妒忌他的功勞,向高宗讒言篡變,緻使功勞被移花接木,阿史那伏念被斬殺;裴行儉聞知,非常痛惜這樣對待投降唐庭的人,實在有點可恥;于是,借口生病,不再露面;公元682年,十姓突厥的車薄叛亂,裴行儉又被委任金牙道行軍大總管。但還未出師,裴行儉便于四月二十八日在長安延壽裡的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四歲 。

大唐儒将裴行儉

總結:裴行儉文武雙全,科舉登科,建立考官制度的辦法;馳騁疆場,巧用計謀破敵,重謀略仁義;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其因戰功得到很多封賞,将其拿來贈送親朋好友和部下,幾天就散一個精光;對士兵雖用兵有道威嚴肅整但并不苛酷,且能善于發現人才,有一大批後期之秀名将領都得到過他的挖掘和提拔,如程務挺、張虔曰助、崔智聅、王方翼、蠶金毗、劉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齒常之等人,大都成為當世名将 。裴行儉還擅長草書隸書,用筆法度和寫的字受到唐高宗大加贊賞。一個頗有儒家之風的睿智型名将屹立在大唐名将譜裡,被後世之人仰慕欽佩不已!大家說是不是?歡迎留言交流!(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借用)

大唐儒将裴行儉

裴行儉雕像

原創作者@說客先生dys123愛好龐雜、中庸之道、趣聊簡史、文化小談、歡迎留言、趣心生活。

參考書籍:《舊唐書》,《新唐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