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風起霓裳》正在熱播,劇中女主人公琉璃傳奇人生經曆,讓人感歎不已,但真正的曆史卻不像電視劇中演繹的那樣。曆史上的琉璃叫庫狄氏,在裴行儉喪妻之後嫁給了行将六十的裴行儉做繼室,并生下了一個兒子。後來武則天稱帝,被武後任命為禦正,相當于皇帝的秘書。

曆史上對于庫狄氏琉璃的記載文字不多,然而她的兒子和她丈夫右衛大将軍裴行儉一樣都非常有名望。
琉璃的兒子名叫裴光庭。裴行儉老年得子,喜上枝頭,可惜四年後他就去世了,從此裴光庭便失去了父愛。裴家畢竟是名門望族,有祖上的恩澤護佑,還有母親還在武則天身邊工作,是以,成年後就被安排進了官府當官,并且迎娶了宰相武三思的女兒,成了皇親國戚。
是以,入仕後的裴光庭在官場上是順風順水,一路升遷至太常寺丞,一個負責掌管宗廟祭祀禮儀的從五品官員。
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武三思倒台,在官場一相順風順水的裴光庭也因為這個老嶽父的事情受到牽連,被貶到了郢州任司馬,相當于是一個地區的警備區參謀長。
當然,裴光庭在官場上的作為并不全是依靠家族關系而得以生存的,在工作中他做事認真嚴肅,有想法善于創新,很受人推崇。
是以,到了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掌權後,裴光庭被李隆基重新起用,任命為中郎将,為正四品下的進階軍官,再一次開始了他官運亨通的陽光大道。
裴光庭從政多年,最值得誇耀的有兩件事,一件是建議突厥參與封禅,一件是建議向吐蕃傳播中原典籍。前一件事是和鄰國搞好關系,促進了世界和平;後一件事是為傳播漢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當然,他做了一件是非常失敗的事,那是在他做了宰相之後。
當時,唐朝對官員的升遷是實行從優選拔,隻要你是人才有才幹,就可以快速升職,當然這樣也讓那些碌碌無為的人永遠都無法升官,有些人甚至幹了20幾年都升不了官,是以基層幹部有抱怨。
裴光庭升了宰相後,為減少基層幹部的抱怨,他對人事制度進行了一項改革,他向皇帝提出了一套“循資格”的人事制度新政:“賢愚一概,必與格合,乃得铨授,限年蹑級,不得逾越。”隻要不犯錯誤,都會有升無降。
這不是一項“幹與不幹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的傻政策嗎?
新政頒布後,那些才能平庸而長期得不到升遷的官員,欣喜不已,紛紛叫好,并稱這項新政是“聖書”,但是那些有才能、能幹事、肯幹事、會幹事的都抱怨歎息。
這種所謂的絕對平均主義人事“新政”肯定是不會長久的,它從開元十八(公元730年)到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裴光庭去世止,隻執行了四年時間。他去世後,這項政策被中書令蕭嵩以“非求材之方”為由,奏請皇上廢止。而在此政執行期間得到升遷的官員也全部罷為外職。
參考文獻:《舊唐書·裴光庭傳》、《新唐書·裴行儉傳》
更多精彩文章:
田忌賽馬總是輸,他見後略施小計,赢了!後被列入武廟64将排第二
劉邦病重期間,下旨讓他殺大将軍樊哙,他用了什麼辦法保全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