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作者: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這就是幸福河北##2021頭條帶你看河北##2021就看國際莊##2021我為河北文旅代言##河北文旅看圖識景#

工筆精刀摹美人

環姿燕色幻如真

晶瑩髹漆千層罩

月裡嫦娥羨幾分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這裡的“髹漆”和“精刀”

說的就是“燕京八絕”之一的雕漆藝術

想要欣賞這項精美絕倫的藝術

你隻需來廊坊固安就好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剔彩《春字捧盒》

緩慢的藝術

固安雕漆

造型古樸莊重

紋樣精緻考究

色彩與光澤皆具

形态典雅

它始于唐代

發展于宋元

明清達到頂峰

固安雕漆的制作流程複雜嚴謹

從研制、色彩、紋樣、題材

都承襲了明清時期的皇家藝術風格

技藝精湛,藝術品位典雅端重

雕漆制作過程繁雜

共分為八大工序、七十餘道小工序

以及上百種的操作程式

其中僅大工序就包括

制漆、設計、制胎、作地

光漆、印畫、雕刻、幹燥和打磨

這些工序無一不需要時間的沉澱

雕漆也是以被稱為“緩慢的藝術”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雕漆與景泰藍、玉雕、金漆鑲嵌

牙雕、花絲鑲嵌、宮毯、京繡

并稱為“燕京八絕”

匠心的傳承

朱江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朱江,雕漆技藝第七代傳人,在傳承的道路上,他始終如一的鐘愛着自己的雕漆事業。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獨特的呵護

因雕漆使用的是純天然大漆

不同于一般油漆,需在窨房裡陰幹

對溫度和濕度要求也很苛刻

濕度必須在80%—85%度之間

待大漆從窨房中剛成膜時取出

還需每天刷一遍漆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是以“一件完整的作品出爐,至少需要3年以上時間,才能達到耐酸、耐堿、耐溫的效果。雕刻的時候更不能有絲毫的差池,所謂出刀無悔,一旦失誤整件作品即宣告失敗。”朱江說。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對朱江而言,要成為雕漆匠人

就要将追求技藝和完美做到極緻

每一件雕漆作品都有自己獨特的靈魂

它們經過嚴格的制作流程

曆程數月甚至是數年的歲月打磨

反複處于裱布、刮漆灰、打磨

推光、揩清等工序,容不得一絲浮躁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正是因為要經曆如此繁瑣冗雜的過程

是以最後的成品才令人如此驚豔

明代張應文的《清秘藏》中

是這樣描述雕漆的

“宋人雕紅漆器,多以金銀為胎

妙在雕法圓熟,藏鋒不露

用朱極鮮,漆堅厚而無敲裂痕

所刻山水、樓閣、人物、鳥獸

俨然若圖畫,為絕佳耳。”

始于大唐,盛于明清,河北這一抹“中國紅”驚豔了時光

剔彩《花鳥瓶》

一份匠心,一份傳承

雕漆的藝術能在

曆史洪流的沖刷中

被很好的儲存下來

除了它絕美的藝術價值

更重要的還是依靠

每一位雕漆匠人那顆

勤勤懇懇堅定不移的傳承之心

關于非遺雕漆

你還有哪些了解呢?

期待您的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