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作者:8分鐘電影

【摘要】在中國古陶瓷史上,柴窯被譽為中國名窯之冠,柴窯瓷器被稱為“中國瓷皇”。建立于五代後周顯德初年的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禦窯。北宋初年,柴窯停燒,随之柴窯成為“千古之謎”。“中國瓷皇”柴窯瓷器究竟是何模樣?它的窯址到底位于何處?多年來,圍繞柴窯的所在地一直存在着諸多争議,普遍存在“耀州說”、“景德鎮說”、“越窯說”、“鄭州說”等。3月21-23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在洛陽召開的“柴窯研讨會”,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50餘人出席。曆史文化學者趙海均在會上根據柴窯的發現過程,結合曆史文獻進行了認真考證。得到了葉文程教授等衆多專家的一緻肯定。本文為“柴窯研讨會”主旨發言稿及論文。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國際文物局官方網站對這次研讨會的報道

中新國際時尚網3月31日訊(屈偉林 王娜通訊員屈大鵬 李孝)在中國古陶瓷史上,柴窯被譽為中國名窯之冠,柴窯瓷器被稱為“中國瓷皇”。然而柴窯已經隐匿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之中千年之久,它的廬山真面目成為古陶瓷愛好者苦苦求索的難解謎題。那麼,文獻中記載的柴窯究竟出自何地?柴窯瓷器到底是何尊容?多年來,洛陽以王光輝為首的古陶瓷探讨團隊,緊密聯系唐、五代及宋的曆史發展背景,在學習鑽研宋、元、明、清有關柴窯的諸多史料以及當代學者的探索文章,特别是結合收藏和研究大量古瓷器物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柴窯出郏縣,周世宗柴榮禦窯”的觀點。雖然柴窯的最終認定尚需之後的田野考古結果,但畢竟在前人探讨的基礎上将柴窯研究向前推進一步。

針對上述觀點,結合對郏縣柴窯的發現過程、目前所見疑似柴窯瓷器的基本特征等方面予以辨析。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一、郏縣疑似柴窯遺址發現過程

“中國瓷皇”柴窯瓷器究竟是何模樣?它的窯址到底位于何處?多年來,圍繞柴窯的所在地一直存在着諸多争議,普遍存在“耀州說”、“景德鎮說”、“越窯說”、“鄭州說”等。為了揭開柴窯神秘的面紗,還原柴窯的曆史面目,全國的古陶瓷學者和藏家們苦苦追尋,腳步從未停歇,其精神可嘉!洛陽的一些曆史學者、考古專家、收藏愛好者也在孜孜不倦地追尋這個千古之謎!這裡首先簡要叙述洛陽以王光輝為首的古陶瓷研究團隊對柴窯及其疑似窯址發現的過程。

2017年春夏的一天,洛陽喜歡探險及探索的王少天帶有若幹數量的瓷片找到王光輝鑒定年代。王光輝對古代藝術品情有獨鐘且深有研究,他敏銳地發現王少天帶去的一些精美瓷片之前從未見過。其特征很符合文獻記載的柴窯瓷器特征,便讓其尋找出處。王少天在網上朋友圈發了瓷器圖檔,并且聲稱如果能夠提供線索給與獎勵。兩個月後,王少天和他的探索小組終于找到了瓷片的出土地點。後經多方考察探求,确認在郏縣蘭河灣(位置暫且保密)。)

幾年來,團隊中焦坤、耿團、張寶生等也多次采集到一定的類同瓷片和器物,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其特征與文獻記載的柴窯瓷器特征相合。對此,王光輝等根據采集到的瓷器殘片經過多次研讨,初步斷定這些瓷片即為消失千年的柴窯瓷器,窯址可能就在郏縣,郏縣也是唐代黃道窯的所在地。

查閱古代文獻,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記載:“柴窯出北地”、“汝窯出北地”。由于郏縣五代十國時期屬汝州,與曹昭《格古要論》中記載的“柴窯出北地”相合。對照古代文獻,再加上“汝瓷燒造于汝州”這個千古史實,初步判定郏縣(蘭河灣)可能就是柴窯的創生之地。2018年夏,楊豐赫與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彭常新、中國收藏家協會古陶瓷分會金治中會長來洛陽考察,看到王光輝提供的瓷片樣本,亦認為這可能就是尋尋覓覓的“柴窯”瓷片。2019年7月,彭常新司長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的薛國芳主任來到洛陽,在王光輝、周加申、金正新、王少天、楊鋒軍等的陪同下,到實地進行考察。現場撿拾到不少同類瓷片,其中還有一塊底部帶有“官”字的薄胎天青色瓷片(對此筆者在現場将其拍照為證)。此次考察進一步增強了大家信心。

對于柴窯出自何地?《南窯筆記》說:柴窯“造于汝州,瓷值千金”《南窯筆記》是清代早期出現的一部陶瓷劄記類著作,約成書于乾隆年間。現僅存抄本。《南窯筆記》作者張九钺,湖南湘潭人。生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卒于嘉慶八年(1803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順天鄉試舉人。曆知江西南豐、峽江、南昌,廣東始興、保昌、海陽諸縣,所至有治聲。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因海陽盜案牽連落職。此後他遍遊嵩、洛、偃、鞏間,晚歸湘潭,主講昭潭書院。著有《陶園文集》十二卷、《陶園詩集》二十六卷、《陶園詩餘》二卷、《束鹿志》、《六如亭院本》二卷、《曆代詩話》四卷、《峽江志》、《偃師志》、《鞏縣志》、《永甯志》、《晉南随筆》等。顯然,張九钺在《南窯筆記》說柴窯“造于汝州”(當時郏縣屬汝州)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的。

根據瓷片采集、眼學判斷、實地調查,并依據古代文獻,形成比較完整的證據鍊,由此,相關人士一緻認為: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柴窯疑似窯址在今郏縣(古汝州)蘭河灣。由此,本次研讨會洛陽團隊提出“柴窯出郏縣”的觀點。(王光輝、王少天、周加申、金正新、焦坤、耿團、張寶生、楊鋒軍、李泰軒、李冰陽、劉靜秋等為此付出大量心血和努力!)

需要說明的是,郏縣地處河南省中部偏西,今屬平頂山市直管。隋唐至五代十國時期為郏城縣,歸汝州直隸州。以郏縣為中心周圍數百平方公裡之内,隋唐至宋的瓷窯星羅棋布,制瓷原料及各種要素完備。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二、柴窯是周世宗柴榮禦窯

五代十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次大規模分裂割據時期,中原地區先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王朝。五代始于公元907年,止于公元960年,曆經54年,更8姓14帝。中原之外還有南唐、楚等十個獨立王國。

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五年有餘。傳說燒過瓷器也賣過瓷器的柴榮繼位之後下令建立禦窯,後世稱為“柴窯”。柴窯集當時國力和制瓷大師,尋找各種優質胎土,苦心探究工藝、釉面及燒制,終成一代瓷皇。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十九日,年僅39歲的柴世宗因病去世。為後世留下讓人解讀了一千多年、仍在解讀中的柴窯等一串串謎團。

迄今為止所能見到的疑似柴窯的瓷器殘片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薄胎精美瓷片。那麼,這種柴窯瓷片是周世宗柴榮的禦窯嗎?可以通過對柴窯瓷器殘片的“柴”字類型辨析:

對于“柴窯”迄今未見權威部門給出明确定義。百度百科上的說法是: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禦窯。

那麼,柴窯究竟是“姓柴氏時所燒者”還是周世宗之“禦窯”?在鄭州新密柴窯村考察,柴氏族人說柴窯是禦窯。古代有關柴窯的文獻記載不算太少,大都為明清時期文人的劄記之類,且多是短短數語,互相轉抄。即便如此,多有曹昭《格古要論》和王佐《新增格古要論》等幾部著作的影子。

《格古要論》成書于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為松江人曹昭所撰。是其在古物收藏和交易的背景下所産生的鑒别古物真僞和價值的專著。曹昭《格古要論•古窯器論》記載:“世傳柴世宗時燒者,故謂之柴窯”。

明代王佐《新增格古要論》是《格古要論》的增删本,最早刻本為天順六年(1462年)。《新增格古要論》中說柴窯“世傳周世宗姓柴氏時所燒者,故謂之柴窯”。

《格古要論》和《新增格古要論》,兩書均提出柴窯是周世宗時所燒者。隻是《格古要論》說是柴世宗時燒者,而《新增格古要論》則說是周世宗姓柴氏時所燒者。兩種說法的含義略有不同。

查閱新、舊五代史,兩書對後周的皇帝隻說“周太祖”和“周世宗”。均未見其名。這是對古代皇帝的避諱。同時也有兩者的特殊背景。“周太祖”是指開基立業的郭威,而後來繼承皇位的周世宗究竟是作為郭威養子的“郭榮”還是重新改回原姓的“柴榮”?這在柴榮繼位後既是朝臣們頭疼的地方,也是宋代著史者始終聚訟不已的問題。

事實上,周世宗究竟是姓“柴”還是姓“郭”,也讓其父子始終處于尴尬的境地。後周世宗柴榮繼位時,其父柴守禮已經在洛陽安享晚年,史書記載“終世宗(柴榮)之世,未嘗至京師。” 依據禮儀,柴守禮見皇帝要下拜。但從宗親人倫孝道方面,他又是當世皇帝生父,親爹給兒子下跪,于禮不和。柴榮要見他父親,必需封他親爹當太上皇(但始終未封)。古代人最講“禮”,柴榮的帝位來自其姑父郭威,是以必須以郭家的繼承人自居。是以,父子倆自從兒子當了皇上,一直到死,再未見過面。

無論如何,從發現的“柴”字瓷器以及宋朝皇帝對待柴家後代的待遇來看,周世宗的“柴”氏的傾向還是比較明顯的。柴榮兄弟五人,柴榮排行老三。周世宗柴榮繼位後,加其父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光祿卿。長兄柴穆,封蜀國公,成都将軍;二兄柴茂,封陳國公,左将軍,瓷政司,居住陳郡柴王城(今河南省西華縣);四弟柴華,封齊國公,右将軍;五弟柴貴,封呂國公,虢州刺使,京都左巡監。可知二哥柴茂主理瓷政司。

對于柴窯是否為柴世宗禦窯?相傳五代十國時期後周柴榮在位時,所司(瓷政司)向柴世宗請示燒造瓷器的顔色,柴世宗答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顔色作将來”,于是工匠們便按照要求苦心設計、精心制作,終于燒出瓷中的精品。對于“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顔色作将來”汝州人多傳為宋徽宗所語。關于這句話的出處,多處查閱文獻,可見之于明刊本《五雜俎》(吳航寶樹堂藏版)。

《五雜俎》卷12記載,柴窯瓷器:“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禦批雲:‘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顔色做将來。’”文中的柴世宗指的就是周世宗柴榮。《五雜俎》(今作《五雜組》)(zǔ,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據此,柴窯是周世宗柴榮禦窯可信。

唐代及五代十國時期,瓷器生産已經比較興盛,官府已經有專門管理瓷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器生産的部門,在郏縣疑似柴窯遺址附近發現的有官字号的殘片。推斷柴窯可能是周世宗柴榮繼位後,瓷政司向柴榮請示瓷器燒造的顔色,柴世宗答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顔色作将來”。當時的官窯可能有數處,而将在郏縣的官窯改為禦窯,專門為皇室制作禮器或祭器。對此,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踐就曾經建立過燒造高檔仿青銅器的原始青瓷禮樂祭器的窯場。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三、柴窯瓷器殘片的類型

柴窯瓷器是瑰麗陶瓷史上的驚鴻之一瞥,千年之後,經過不斷探索追尋,終于有了驚人發現。那麼,如何來判斷柴窯的瓷器?必須要有完善的标本做依據。經過數年的采集,迄今為止王光輝團隊發現的被認為是柴窯瓷器的殘片主要有以下幾種:

(1)、“官”字款

(2)、“柴”字款(印章字形)

(3)、“柴”字加黑框或加病廣旁

除了上述之外,從器型上來看,還發現有宋、明、清仿加“柴”字款。然而,這些器型的瓷片特征和郏縣的疑似柴窯的瓷片品相相去較遠。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趙匡胤稱帝後對柴氏皇族給予法定優待賜丹書鐵券,柴窯應該沒有是以停止生産,是對其周世宗柴窯的延續。

傳說,北宋初年柴窯關閉生産。據《宋史•太祖本紀》記載:“帝性孝友節儉,質任自然,不事矯飾……宮中葦簾,緣用青布;常服之衣,汗濯至再。魏國長公主襦飾翠羽,戒勿複用,又教之曰:‘汝生長富貴,當念惜福。’見孟昶寶裝溺器,椿而碎之,曰:‘汝以七寶飾此,當以何器貯食?所為如是,不亡何待!’”

在正史的記載中,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與後周世宗柴榮一樣崇尚節儉。趙匡胤初登帝位,吸取前朝教訓,對後蜀主孟昶所用的小便溺器用七寶裝飾很是反感,将其椿而碎之,借以警示朝臣。廣政二十七年(964年),宋太祖趙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五代十國後蜀主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師,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居住在汴京,卒于965年7月。宋太祖趙匡胤見到孟昶七寶溺器時間約在此期間。關閉柴窯的時間估計亦是在此前後。

對此,鄭州新密月台一帶有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趙匡胤在去中嶽廟進香途中,路過柴窯所在地,以賞月為由,登上望月嶺察看,發現月台河兩岸爐火通明,熱鬧非凡,即下令關停了這些耗費巨資的柴窯,并遺散工匠。另外,在新密窯溝瓷窯和西關瓷窯一帶,還流傳着趙匡胤屠窯毀窯的傳說故事。一些身懷絕技的工匠流落到了汝州周邊地區如清涼寺及段店和神垕等,把柴窯的燒造技術傳播到了那裡,進而在這些地方創造出了著名的汝瓷、鈞瓷。此傳說印證了陶瓷史上柴窯與汝窯及後來的鈞窯有着淵源傳承關系這一史實。

鄭州有關部門的考古調查發現,唐宋時期,新密制瓷工藝達到頂盛,出現了西關瓷窯、窯溝瓷窯和月台瓷窯等大型窯址。西關瓷窯址位于今新密市老城西門外,南北向季節河兩岸,面積約30萬平方米。西關窯的燒造時間,始于唐代終于北宋。窯溝瓷窯址位于新密市東南18公裡處的大隗鎮洧水南岸窯溝村,面積約2平方公裡,僅窯溝附近就發現殘窯13座,出土的瓷器殘片主要是白釉,其次是黑釉、白地黑花、珍珠地劃花,黑釉凸條紋和宋三彩瓷片等。根據瓷器的形制、釉色、花紋判斷,窯溝瓷窯應創燒于五代。

新密月台瓷窯遺址是鄭州地區發現的面積較大的五代至宋代的瓷窯遺址。從側面說明新密瓷窯業的興衰與趙宋王朝有關。月台瓷窯遺址西南去鄭州約45公裡。北宋建立後,由于些許原因,趙匡胤大約在公元965年-967年間關閉了月台一帶的窯場。距今天發現的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僅50公裡。元末,由于戰亂及旱澇災害,河南、山東地廣人稀,兩省人口不及山西一省。明初大移民時,柴榮五弟柴貴一支從山西平陽遷到了密縣月台南邊,形成了柴窯村,全村今四百餘人口,基本都為柴姓。除了柴窯村,月台周圍還有郭窯村、謝窯村。此地曆史上亦多次為鄭州所轄。密縣月台窯、西關窯、窯溝窯從隋唐到明清(北宋有中斷)的名氣一直很大。進而,明代《新增格古要論》提出:“柴窯出北地河南鄭州”。王佐當是因之。

鄭州新鄭曾出土五代後周柴榮皇帝時候的天青色大碗,口徑20.8厘米,高8.8厘米,足徑8.7厘米,光氣老熟。底部刻有“顯德二年,内府敬造,壹百貳拾叁,新鄭縣”字樣,明顯為實用器。顯德二年即公元956年,這是柴榮繼皇帝位的第二年,距今已經1000多年。由于有“内府敬造”及數字字樣,表明鄭州境内确有官窯在此燒造。雖然瓷碗制作精美,但瓷胎較厚,與郏縣出土的殘片相差較遠。因為柴榮在位居晉王時,鄭州是其封地,由此推斷,也許新密、新鄭或鄭州的其它地方确有制瓷官窯,但是無論如何,“柴窯出北地河南鄭州”尚需提供至少不弱于郏縣蘭河灣的天青色薄胎瓷片來充分證明。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月台瓷窯遺址緊鄰汝窯和鈞窯的北面,是古瓷窯由北向南發展序列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月台瓷窯遺址發掘有唐末的器物,五代的器物,還有宋早期及後來的器物,汝瓷、鈞瓷在此遺址中都有發現。當為汝窯、鈞窯的重要源頭之一。

在已經采集到的柴窯瓷片中,還發現有北宋時的二代“柴窯”,即公元968年稍後的薄胎瓷片。可能是其原有柴窯被關閉停燒後工匠或其後人所制。也許是由于制作工藝複雜、成本太高且不是實用器等原因,柴窯瓷器最終還是隐匿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

明、清時期均有仿品加“柴”字款。但品相根本無法與柴榮柴窯相比。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四、柴窯瓷器顔色及其特征

對于柴窯瓷器的顔色及特征,曹昭著《格古要論》中記載“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新增格古要論》記載相同。

《清秘藏》成于明萬曆十三年前後,同樣是一本古玩鑒賞的著作。作者張應文(約1524~1585),昆山(今屬江蘇)人,明收藏家。嗜愛收藏,法書名畫、奇珍異寶,無不緻力搜括。當年其友人王穉登以“圖書滿床,鼎彜镦缶雜然并陳”(《清秘藏序》)勾勒其書齋面貌。應文将他所藏所見一一題識記述,逝後由子潤色成書,取名《清秘藏》,乃借元代倪雲林“清秘閣”之。“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定,而柴就不可得矣”,“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這是《清秘藏》中對柴窯的描述。張應文最早提出了柴窯“四如”特征。

萬曆年間的高濂在所著《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中雲:高子說:“說到窯器,一定要說到柴、汝、官、哥、定,但柴窯的瓷器我沒見到過,而且衆說紛纭,有人說: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這是薄瓷,但曹明仲卻說:柴窯黃土足。”高謙重複了張應文的“四如”特征,肯定是“薄瓷”,但對“黃土足”提出質疑。

明代學者們除了高濂明确說過柴窯是薄瓷,并對“足多黃土”提出質疑外,都認可“四如”特征。直到現在,人們還把“四如”當成鑒賞柴瓷的主要标準。因之,今人判别柴窯的主要依據是:(1)曹昭《格古要論》中說“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2)張應文的“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此外在年代上特别要符合955年至960年的要求。

對于柴窯瓷器“天青色”的解讀,即天之青色。宋人王志道有詩雲:“雨過天青似蔚藍,碧雲收入鳠魚潭。”又陸遊《露坐》詩雲:“星稀避月明,河白映天青。” 宋人語中的天青,或可鑒由宋徽宗趙佶之《瑞鶴圖》,其為罕見描繪天空顔色的畫卷,色淡藍微青。

另外,對于柴窯瓷器的顔色,明代谷泰天啟年間所出版的《博物要覽》中說柴瓷:“尚有蝦青、豆青、豆綠等色,不止天青一色也。”說明“雨過天晴”不止一色。談及顔色,著名的藝術皇帝北宋徽宗趙佶有這樣一段話:“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顔色做将來”(政和元年禦題在汝瓷瓷盤)。可見青色是一種比較起來顯貴并受歡迎的一種顔色!

目前采集到的同類郏縣柴窯瓷器确有多種顔色,至少有:天青、豆青、米黃、粉(汝)紅等。可見,“天青色”是指柴窯的一般特征,并非特質。

對于柴窯的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四如特征”的解讀:

青如天:按照現代實體學對光譜波長的解釋:在390納米到730納米之間是我們人類眼睛可見的電磁波光的波長範圍,各種顔色均在此波長區間。其中青色在可見光譜中是間于綠色和藍色之間的顔色。波長大約為470納米。有點類似天空的顔色。在過去老一輩中,綠色和藍色統稱青色。青是一種底色,清脆而不張揚,伶俐而不圓滑,清爽而不單調。青色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顔色,象征着堅強,希望,古樸和莊重。

明如鏡:古人雲“寶瑩射目,光可欲矢”;

薄如紙:形容柴窯瓷胎薄(約1.7mm);

聲如罄:音質就像是敲打古代的“磬”一樣清澈、通透、悅耳!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五、柴窯瓷器創燒探讨

據對現有采集到的柴窯瓷片的胎釉觀察,柴窯瓷器胎釉一色。胎釉一色表現在瓷胎的顔色,複燒隻是加了玻璃釉。柴窯瓷器為薄胎瓷,模制成型,多為小器,胎體厚度大約1.7mm左右。原料中可能含有瑪瑙、玻璃以及寶石等。有些圈足胎體上呈現的黑紫褐色表明胎體原料中可能含有桃花坩石等,破碎後長時間氧化形成。清代張九钺在《南窯筆記》中說:“周武德(當為“顯德”,可能是手抄轉制所誤)年間,寶庫火,玻璃、瑪瑙諸金石,燒結一處,因令作釉。” 或許柴窯的釉色及原料秘籍是因寶庫一場大火“無心插柳”而成。而這些用做釉原料的材質造出的瓷器表面曆經千年仍舊像出土的戰國秦漢水晶或松石及琉璃釉面器物一樣光亮表面很難被氧化腐蝕産生老舊感,導緻後世人一看就認為是新造,不敢接受。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柴窯瓷器在燒制工藝上采用二次燒造方法,即先燒制出符合标準的素坯,初次燒制後在素坯上施玻璃釉進行複燒。裝燒方式上,采用墊土墊燒。宋代時,仿制器物采用支釘墊起。

郏縣疑似柴窯遺址及柴窯瓷器考!記者屈偉林

從采集的柴窯瓷片來看,燒制時還需要裝入特定的匣缽,保證胎骨堅正,胎不露骨。同時避免與火焰的直接接觸,火力充足且不流釉。由此燒制出來的瓷器光潔瑩潤。柴窯燒制材料不同,窯内溫度也不同,具體燒制溫度資料曲線需要試燒。對于柴窯瓷器的有關資料,需要制瓷專家在試制中不斷檢測再現。

二零二一年一月一日

撰 稿:趙海均

參與讨論:王光輝、周加申、金正新、耿團、焦坤、李泰軒、李冰陽等

參考文獻及資料:

《新五代史﹒柴守禮傳》、《唐山縣志》、《唐氏肆考》、《宋史﹒太祖本紀》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