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滕老總之無稽之談 張竹君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瑞士人杜南,在1863年發起成立的,那會兒,中國在兩次鴉片戰争後,正與太平天國在南京最後決戰呢。千年以來,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埋葬了不知多少累累白骨,而在戰場上,對敵我雙方的受傷官兵都予施救,在中國人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比那個半渡不擊的宋襄公還要迂腐。

滕老總之無稽之談 張竹君

最早了解這個組織,是在甲午戰争期間,日本赤十字社來到戰地,同時救援雙方士兵,說起來,他們是在1877年,成立紅十字組織的,10年後,正式加入國際紅十字會。清軍不明是以,甚至把紅十字隊員當作敵人進行傷害,受到了譏笑,有識之士在《申報》寫道:

“紅十字會是國家文明的标志,而今世界各國,除野蠻外,凡有教化之邦,無不踵興斯會,所未興者,惟我中國及北韓耳。”

滕老總之無稽之談 張竹君

1904年,日俄戰争開戰前,日本派船接走了本國僑民及别國洋人,等到打起來了,盛宣懷等清政府官員也想派船,去旅順接本國難民出來,卻遭到駐守俄軍的拒絕,聲稱後果自負。那時候的民間慈善,主要是先富起來的上海總商會來辦理,沈敦和尤其熱衷紅十字會事務。

他找到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說動在華的英、法、德、美等國代表,以美國在華分會的名義,3月10日,共同成立一個上海萬國紅十字會。華董們先期募捐5萬兩,向各省發出通電,到了5月,已募到20萬兩,光緒帝以個人名義頒發了内帑(躺)10萬兩,宣布免收其電報、輪船和火車費用。

滕老總之無稽之談 張竹君
滕老總之無稽之談 張竹君

5月29日,紅十字會國家委員會正式準許了萬國紅十字會,是以,今天算是成立日。

據統計,一年來,萬國紅十字會在營口牛莊設立戰地醫院,救治傷員約3萬人,因傷重不治而亡的僅331人,遣返難民2萬人,運送了13萬人脫離險境。戰後,清廷收回了被俄國人占領3年的東北,嘗到了甜頭後,不願意紅十字會民辦,1910年2月,任命盛宣懷為中國紅十字會首任會長。

滕老總之無稽之談 張竹君
滕老總之無稽之談 張竹君

武昌起義爆發,張竹君緊急聯絡在滬革命黨人和士紳,1911年10月18日,發起成立中國赤十字會,會董有伍廷芳、宋耀如、虞洽卿、李平書等,自任會長,率男會員69人、女會員54人,組成救護隊,乘船前往武漢。沈敦和也坐不住了,24日,開700人宣誓大會,編成三個醫隊,也奔往戰地。

有意思的是,雙方一邊進發,一邊論戰,張竹君率先發難,26日在《民立報》,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認為沈敦和欺世盜名,萬國紅十字會的賬目為什麼至今還不公開?你把我們廣東彙去的2萬元還回來。28日,沈敦和在《申報》做了回應,意思是萬國為紳辦而非官辦,賬目清清楚楚,都建醫院和學堂了,曆來由會計總董施子英主持。

這裡呢,我們先搞清楚,萬國紅十字是中立的,雙方都救,大清紅十字盛宣懷是官府的,不可能去救造反的革命黨人,赤紅十字是同盟會為主的,打着旗号,其實是救自己人的,比如這次論戰,張竹君為的是暗度陳倉,她這艘船上都誰啊,全是香港、上海趕去指揮作戰的革命領袖,宋教仁、朱家骅、陳果夫等100多人。

滕老總之無稽之談 張竹君

這位張竹君号稱中國的南丁格爾,在近代創下了好多記錄:第一個女學生、第一個女醫生,建了第一個女子醫院,終身未嫁。1911年,她三救黃興:第一次,黃花崗起義後,她和閨蜜徐宗漢将黃興運去香港,手術前,力主閨蜜以家屬身份簽字;手術後,力主閨蜜加了他。

第二次,是兩口子來上海,沒辦法,武昌群龍無首,為争取時間,黃興必須趕到,這不,又是她把兩口子,以及大批黨人給拉去了。到了三鎮,張竹君冒着槍林彈雨,幾次差點挂掉,救了無數傷員,這在中國曆史上,那有過這樣的女子啊,當然,萬國紅十字一點也不差,不多說了,緻敬吧。

滕老總之無稽之談 張竹君

第三次,漢陽失守,又是她把黃興等人帶出,到了武昌坐船,一路回到上海。日内瓦總部對中國紅十字會的表現給予高度贊揚,孫中山、袁世凱也高度認可,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立案成為合法社團,官方背景的呂海寰當了會長,沈敦和為副會長,張竹君低調身退。

在近代化啟蒙中,南方先驅們重視三件事情:一是看病,建西醫院;二是建校,傳播科學;三是學法,以法立國。認為什麼你對,什麼我錯,打來打去,動不動,就發動戰争,都是下策、都是扯犢子、都是特麼一些小人要上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