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作者:榆木齋

重陽詩詞|杜荀鶴《舟行即事》賞析:“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文:枯木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舟行即事》

【唐末】杜荀鶴

年少髭須雪欲侵,别家三日幾般心。

朝随賈客憂風色,夜逐漁翁宿葦林。

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重陽酒熟茱萸紫,卻向江頭倚棹吟。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九月初九重陽節是我國“傳統八節”之一,因“九”為陽數極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重陽節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神靈崇拜的秋季祭祀活動,自古以來重陽日就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宴飲祈壽等習俗,為秋季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古代關于重陽節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我們以前有不少介紹,今天我們撷取唐末著名詩人杜荀鶴的一首詩詞略作賞析。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杜荀鶴(約846~約904),字彥之,自号九華山人。相傳杜荀鶴為杜牧出妾之子,這在元代《唐才子傳》中有記述,不過南宋周必大等查證明為以訛傳訛。杜荀鶴出身微寒,正處唐末亂世,仕途坎柯,中年中舉,卻未授官;曾有詩贊梁太祖朱溫,因而被朱溫賞識舉薦,曾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然而不久即卒。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杜荀鶴仕途坎坷,卻才華橫溢,在唐末詩壇享有盛名,自成一家,詩風平淡自然,質樸明暢,尤其擅長于宮詞,其《春宮怨》詩被宋代畢仲詢撰著的《幕府燕閑錄》稱為“唐代宮詞第一”,佳句“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頗為後人稱譽。這首《舟行即事》為杜荀鶴在旅途中遇到重陽節而創作的詩詞,下面我們就略作賞析。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年少髭須雪欲侵,别家三日幾般心”,首聯即景抒情。詩人處于亂世,年齡不大(臨近中年),卻胡須斑白,常年奔波,卻與仕宦無緣。重陽佳節還得出外,不能同家人同樂,因而不由得感慨萬千,才離家三日就引起思鄉之情。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朝随賈客憂風色,夜逐漁翁宿葦林”,颔聯記事。白天跟随出外做生意的商人乘舟出行,隻怕刮風下雨,耽擱行程;夜晚則和打魚的漁夫一起夜宿蘆葦蕩,堪稱餐風露宿,随遇而安。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頸聯寫景。重陽佳節,秋高氣爽,天空上,夕陽晚照,雲霞漫天,藍天白雲,白鹭高飛;江水裡,澄碧湛藍,葉葉扁舟,片片白帆;江岸邊,蘆葦搖蕩,紅蓼點點;山峽中,猿猴啼叫,回蕩不絕,引人思緒。詩人化王勃《滕王閣序》佳句“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用之,給我們展現出一幅絢麗的秋江晚景圖,措辭凝練,狀物傳神,對仗工整,含蓄隽永。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重陽酒熟茱萸紫,卻向江頭倚棹吟”,尾聯寫景抒情,道出首聯為何詩人“幾般心”的原因所在。那就是重陽佳節,菊花酒都已經釀好了,茱萸也變成紫色,本來應該攜親帶眷,邀朋呼友,登高望遠,飲酒作賦,佩茱萸,賞菊花,歡度佳節。然而詩人卻因某種原因,不得不出外旅行(求仕),面對如此美景,内心卻寂寞孤獨,隻好依靠着船棹獨自苦吟,聊以打發寂寥之情。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杜荀鶴這首《舟行即事》詩,樸素自然,洗練隽永,在描繪美麗秋日風光的同時,流露出内心孤寂之态,為描寫重陽佳作。尤其是頸聯“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用筆如神,堪稱佳句,值得咀嚼。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圖檔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2021/10/14榆木齋

重陽|杜荀鶴《舟行即事》:“秋水鹭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