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唐習律98|杜荀鶴自成一體,卻被評價300首詩,僅一聯寫得好前言一、傳說杜荀鶴為杜牧之子二、杜荀鶴體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三、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四、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結束語

作者:老街味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前言</h1>

北宋劉攽(bān)講過一個笑話:

山東二經生同官,因舉鄭谷詩曰:“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王徭。”一生難之曰:“野鷹安得王徭?”一生解之曰:“古人甯有失也?是年必當索翎毛耳。”

兩個官員聊天,其中一位引用唐詩:“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王徭。另一位反駁說,天上飛的野鷹(也應諧音)怎麼去收稅?那位解釋說,古人怎麼可能說錯呢?一定是鷹過拔毛吧。

劉攽(bān)說這兩句詩是晚唐鄭谷的作品,不過,大多數人認為這首詩的作者是杜荀鶴。

觀唐習律98|杜荀鶴自成一體,卻被評價300首詩,僅一聯寫得好前言一、傳說杜荀鶴為杜牧之子二、杜荀鶴體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三、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四、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結束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0">一、傳說杜荀鶴為杜牧之子</h1>

秦韬玉依附于宦官田令孜,田令孜死後他不知所終。韓偓忠心于唐昭宗,唐昭宗死後,避難于閩。

而杜荀鶴(約846-約904)則依附于朱溫,後來飛黃騰達,隻是不久患重疾而卒。

杜荀鶴,字彥之,傳說是杜牧的兒子。杜牧有個妾,懷孕後出嫁長林鄉正杜筠,生杜荀鶴。

杜荀鶴進士及第,是在唐昭宗大順二年(891年),《唐才子傳》記載:

荀鶴嘗谒梁王硃全忠,與之坐,忽無雲而雨,王以為天泣不祥,命作詩,稱意,王喜之。荀鶴寒進,連敗文場,甚苦,至是送春官。大順二年,裴贽侍郎放第八人登科,正月十日放榜,正荀鶴生朝也。王希羽獻詩曰:「金榜曉懸生世日,玉書潛記上升時。九華山色高千尺,未必高于第八枝。」又,

《梁王坐上賦無雲雨》詩雲:

同是乾坤事不同,雨絲飛灑日輪中。若教陰朗長(一作翳)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功。

朱全忠即朱溫,原是黃巢麾下義軍首領,中和二年(882年)投降唐朝後,唐僖宗賜名"朱全忠"。

杜荀鶴幹谒朱溫,得到朱溫賞識和推薦,與891年進士及第,及第以後東歸。路過時,獻詩給朱溫:四海九州空第一,不同諸鎮府封王。

《舊五代史·梁書二十四》記載:

《唐新纂》雲:荀鶴舉進士及第,東歸,過夷門,獻梁太祖詩句雲:「四海九州空第一,不同諸鎮府封王。」是則荀鶴之受知于梁祖舊矣,不待田頵之箋問而始被遇也。

後來杜荀鶴受到宣州節度使田頵(jūn858-903)重用。田頵計劃與朱溫謀讨楊行密。903年,杜荀鶴被田頵派到朱溫處送信,田頵被殺後杜荀鶴就留在的朱溫那裡。

杜荀鶴獻的兩首詩,裡面都提到朱溫已經為梁王,但是朱溫是在903年加封梁王的 。不知道這兩首詩到底寫于何時。

朱溫被封梁王的那一年,他也提拔杜荀鶴為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舊五代史·梁書二十四》:

時田頵在宣州,甚重之。頵将起兵,乃陰令以箋問至,太祖遇之頗厚。及頵遇禍,太祖以其才表之,尋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既而恃太祖之勢,凡搢紳間己所不悅者,日屈指怒數,将謀盡殺之。苞蓄未及洩丁重疾,旬日而卒。

杜荀鶴得勢便張狂,殺了不少得罪自己的搢紳。但是好景不少,第二年他就得病死了。

同年,朱全忠後逼死唐昭宗,立唐哀帝,三年後(907年)篡唐建立後梁。假如杜荀鶴長壽一點的話,在後梁會享受一段榮華富貴的日子。

觀唐習律98|杜荀鶴自成一體,卻被評價300首詩,僅一聯寫得好前言一、傳說杜荀鶴為杜牧之子二、杜荀鶴體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三、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四、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結束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6">二、杜荀鶴體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h1>

杜荀鶴傳世作品有300多首,編為《唐風集》,這個詩集在他及第第二年編撰而成。其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就是這首《山中寡婦》,又名《 時世行》: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後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到:

以人而論則有蘇李體(李陵蘇武也),曹劉體(子建公幹也),陶體(淵明也),謝體(靈運也),徐庾體(徐陵庾信也),沈宋體(佺期之問也—)陳拾遺體(陳子昂也),王楊盧駱體(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也),張曲江體(始興文獻公九齡也),少陵體,太白體,高達夫體(高常侍适也),孟浩然體,岑嘉州體(岑參也),王右丞體(王維也),韋蘇州體(韋應物也),韓昌黎體,柳子厚體,韋柳體(蘇州與儀曹合言之),李長吉體,李商隐體(即西昆體也),盧仝體,白樂天體,元白體(微之樂天其體一也),杜牧之體,張藉王建體(謂樂府之體同也),賈浪仙體,孟東野體,杜荀鶴體...........

其中晚唐時期,有李商隐體、杜牧之體,杜荀鶴體...,但是杜荀鶴的影響遠不如其他二位,之是以自成一體,是因為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山中寡婦》這首詩,善于描寫現實,有以詩存史的作用。類似的作品還有《送人宰德清》:

亂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時。

不聞寬賦斂,是以轉流離。

天意未如是,君心無自欺。

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亂後逢村叟》:

經亂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傷魂。

因供寨木無桑柘,為著鄉兵絕子孫。

還似平甯征賦稅,未嘗州縣略安存。

至今雞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獨倚門。

又如《再經胡城縣》:

去歲曾經此縣城,縣民無口不冤聲。 今來縣宰加朱绂,便是生靈血染成。

杜荀鶴的這些作品,語言淺近通俗,平易委婉,而且很少用典,不堆砌詞藻。

這種思想内容的作品,在老杜和元稹白居易那裡,大多用古體詩的形式創作,但是杜荀鶴用近體詩的形式,這也是晚唐詩人的特點。例如黃滔五律《書事》:

望歲心空切,耕夫盡把弓。千家數人在,一稅十年空.............

觀唐習律98|杜荀鶴自成一體,卻被評價300首詩,僅一聯寫得好前言一、傳說杜荀鶴為杜牧之子二、杜荀鶴體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三、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四、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結束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0">三、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h1>

熟悉杜荀鶴,除了《山中寡婦》外,還有這首《送人遊吳 》: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绮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去蘇州遊玩的時候,好像處處可以看到杜荀鶴的《送人遊吳》,很多遊人的扇面上印有這首詩。

五律經常避免不了四平頭的現象,這首詩中間二聯也有這個問題:古宮、小港、夜市、春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8">四、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h1>

杜荀鶴另一首五律《 春宮怨》也很出名:

早被婵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這首詩也是常見的題材,用宮怨詩的形式,對朝廷選拔人才方式的不滿,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受。其中頸聯是千古名句,《幕府燕閑錄》:

杜荀鶴詩鄙俚近俗,惟《宮詞》為唐第一,雲:“早被婵娟誤……”故諺雲“杜詩三百首,惟在一聯中。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是也。

不過這首詩的作者有些争議,歐陽修認為作者是周樸:

如周樸者,構思尤艱,每有所得,必極其雕琢,故時人稱樸詩"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其名重當時如此,而今不複傳矣。餘少時猶見其集,其句有雲:"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又雲:"曉來山鳥鬧,雨過杏花稀。"誠佳句也。《六一詩話》

南宋吳聿《觀林詩話》也說杜荀鶴周樸偷來這句詩,放入自己的作品中:

杜荀鶴詩句鄙惡。世所傳唐風集首篇,風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者,餘甚疑不類荀鶴語。他日觀唐人小説,見此詩。乃周樸所作。而歐陽文忠公亦雲爾。蓋借此引編,已行於世矣。

觀唐習律98|杜荀鶴自成一體,卻被評價300首詩,僅一聯寫得好前言一、傳說杜荀鶴為杜牧之子二、杜荀鶴體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三、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四、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結束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1">結束語</h1>

晚唐詩人中,杜荀鶴能自成一體,并有多首佳作傳世,殊為不易。但是晚年依附朱溫,成為其人生污點,雖說朱溫也是一位開國的皇帝,但是這個皇帝的口碑實在不太好。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詩一首為作業,《夢蘇州》:

誰知昨夜夢,何故到蘇州。水巷升明月,鐘聲過虎丘。

往來羁旅客,隐現太湖舟。不識鸱夷子,依稀橋上遊。

@老街味道

觀唐習律97|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依附宦官,被人譏諷為巧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