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豐雲農服鄲城服務中心土地托管10000畝,開啟農業生産新模式

随着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業勞動力轉移加快,我國農業經營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一方面,農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問題突出;另一方面,農民不願種、不會種、種不好等問題凸顯。未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

傳統農資行業也是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經營難題,農資商紛紛尋求新的突破。為破解這一難題,豐雲農服應勢而生。豐雲農服作為雲圖控股旗下布局現代農業服務的品牌,以“賦能農資管道,共創農服大業”的核心宗旨,定位中國農服商孵化平台,為轉型農業服務的農資商及農業從業者,提供種植托管、高産方案、農業金融、糧食收儲4大核心大業務,助力農服模式配套。進而創新了農業經營方式,有效破解農資商的經營難題。

我們近期來到豐雲農服鄲城縣服務中心,一起探索農業經營新模式。

範沙沙是豐雲農服鄲城縣服務中心的發起人,他以前是做農資經營出身,在與同業者的交流中逐漸萌生了轉型農服的想法。他與豐雲農服相關負責人溝通之後,決定以土地托管作為公司業務核心。在公司成立之前,走訪了豐雲農服太康服務中心、豐雲農服浚縣服務中心等托管模式成熟的地區,以成功經驗作參考,并根據鄲城當地情況進行調整。

“這是5100畝玉米,完全機械化種植,管理隻用6個人組成的服務隊,現在正在進行第三遍作物植保飛防。”在鄲城縣的一塊土地托管示範田,豐雲農服鄲城縣服務中心總經理範沙沙自豪地對我們介紹開展土地托管的情況。

豐雲農服鄲城服務中心土地托管10000畝,開啟農業生産新模式

▲托管土地正在進行植保飛防

據了解,豐雲農服鄲城縣服務中心與豐雲農服的強強聯合,以“土地托管”為媒介,将供銷社、生産企業、合作社、農民、政府多方緊密聯系到一起,優勢資源合理優化,達到農作物精細化、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産,進而提高土地的整體生産力。

豐雲農服鄲城縣服務中心擁有50萬元的農機裝置,托管土地10000餘畝。在實際操作中,豐雲農服鄲城縣服務中心處于服務鍊的中端,負責整體經營,主要負責組織土地、組織人工,豐雲農服提供農資保障、高産套餐、農業金融、農技服務等,政府配套相關政策。

那麼土地托管服務讓農民收獲了哪些實惠?運作中如何做到“多方共赢”?針對上述問題,範沙沙進行了解答。

托出“多方共赢”

“多赢”理念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歸納:

對農民:通過全程機械化耕種、高産套餐、精心的田間管理,托管要比自己種地合算得多。不僅有穩定收益,而且解放出勞動力,在人工成本不斷攀升的今天,這顯得尤為重要。

“旋地、播種、澆地……我選擇了土地生産托管服務十類中的五項。”談及“菜單式”土地托管的好處,長年在鄭州市打工的南豐村村民李明善打開了話匣子。

“省時省力又高效,每畝土地還能多收120元,何樂而不為?”同李明善一樣,鄲城縣不少農戶選擇了全托管的“保姆式”或“菜單式”土地托管服務,當起種地“甩手掌櫃”。

豐雲農服鄲城服務中心土地托管10000畝,開啟農業生産新模式

▲全程機械化耕種服務

服務中心負責人範沙沙介紹,土地托管使農戶實作了“一地三收”:一是生産托管保底收益分紅,二是合作社統購統銷生産資料的收益分紅,三是生産托管後剩餘勞動力的打工創業收入。

豐雲農服鄲城服務中心土地托管10000畝,開啟農業生産新模式

對縣級服務中心:有優秀的農資管道優勢,有多年的農化服務經驗,有政府的鼓勵政策,主要負責組織土地、土地經營管理、人力環節,功能更加明确,随着托管土地規模逐漸擴大,自身管理成本降低,收益得到保障。

“土地托管後,統一購進生産資料、統一種植、統一耕種、統一收獲、統一銷售,一方面降低了種植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農作物産量。”範沙沙說,“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以種植小麥為例,購買種子每畝可節省9元,化肥可節省12元,澆水和機械作業可節省20元,平均每畝可降低成本41元,每畝産量可提高200斤左右,節本增收200到300元。”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穩定農業生産的核心。大量實踐表明,開展農業生産托管服務,通過服務組織集中采購、內建技術、标準作業、統一服務、訂單收購等,能充分發揮農業機械裝備的作業能力和分工分業專業化服務的效率,有效降低農業物化成本和生産作業成本。

對豐雲農服:上遊依托總部雲圖控股全産業鍊資源,然後通過下遊縮短流通環節,減少人力成本,有效降低了市場維護成本。

對政府:管理科學、節本高效的土地生産模式,帶來了更高的單産量,也為彷徨中的農業投資和扶持政策找到了更好的出口。

豐雲農服鄲城縣服務中心更多是立足于資源優化,進而達到“多赢”的目的。

豐雲農服将通過強大資源助力、模式賦能支援、高産種植解決方案比對、營銷推廣支援4大核心價值,助力農服業務開拓。豐雲農服将攜手更多合作夥伴,通過強強聯合、協同發展,為廣大種植戶提供多元化、專業的服務,共同助力中國現代農業服務快速發展。幫助廣大農戶實作“花少錢,種好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