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出郊遊踏青 遭遇隐翅蟲不要拍打

作者:九江新聞網

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踏青好時節。不過,此時也是一些小蟲開始活躍的季節,野外踏青小心别被它“吻”到。近日,市民張先生在掃墓時被“蚊子”叮了一下,沒想到幾天後皮膚竟開始潰爛,到醫院一檢查才知道,原來自己是被隐翅蟲傷了。

4月6日,張先生回老家廬山市掃墓,因為起程較晚,到達墓地的時候,天色已經有點黑。張先生擺好祭品,正在祭拜先祖的時候,突然感覺脖子上有東西,便順手拍了一下,也沒當一回事。沒想到第二天起床,脖子後面一圈都紅腫了,因為沒有明顯的痛感,他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但是第三天,張先生脖子後面的皮膚竟然開始潰爛,還有黃豆般大小的疱。張先生趕緊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被毒隐翅蟲毒液傷了。

無獨有偶,前兩天,市民戶女士驅車帶着家人去鄱陽湖邊踏青,回來第二天,才發現孩子腳部被隐翅蟲“襲擊”,起了大量膿疱,幸虧就診及時,沒有留疤。

浔陽晚報記者采訪時了解到,隐翅蟲多在每年3—9月繁殖較快,白天多栖息在潮濕的草地、稻田和菜園等;晚上多在明亮有燈光處成群飛行。現在正是隐翅蟲出沒的時候。是以說出門郊遊踏青一定要小心防蟲。另外,因為隐翅蟲的蟲體各段均含有毒素,身上的毒液屬強酸性,有緻病作用,而我們一般面對小飛蟲時往往會拍打,或驅趕,導緻蟲子受驚吓後分泌毒液。但大部分蟲子爬行時是不會釋放毒液的,隻有當隐翅蟲被拍擊或碾碎後,皮膚接觸到毒液,才會導緻隐翅蟲皮炎的産生。

記者 葉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