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家專訪市政協委員、證監會科技監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野:加強監管科技資料整合 形成全景式、覆寫式的監管資料體系

作者:數字綠洲

1月21日,政協北京市十三屆四次會議正式開幕。市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科技監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野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提到,在大資料背景下,利用監管科技手段對防範資本市場内幕交易、打擊内幕交易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資料共享體系以及相關機制仍未完全成熟,需要不斷努力形成全景式、覆寫式的監管資料體系。

獨家專訪市政協委員、證監會科技監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野:加強監管科技資料整合 形成全景式、覆寫式的監管資料體系

張笑嫣/攝

科技監管手段至關重要

随着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在市場交易火爆的背景下,也有不少問題凸顯。此前引起市場熱議的“永煤債”違約一事更是反映出多家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也反映了資本市場亂象的一個“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科技手段在披露相關内幕交易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張野表示,就監管部門進行案件調查而言,從線索的發現、到問題的調查、以及最後的證據确定都離不開科技監管手段的支援。

張野進一步解釋其背後原理,“如果一隻股票的表現呈現出異動,就可以用技術手段捕捉異動現象。捕捉到異動後,可以根據交易記錄進一步發現背後的獲利者,再追蹤獲利者以及内幕交易消息是否有一定的關聯,是否還與其他交易者有關聯等。在确定犯罪證據時,也需要利用技術手段來證明,如進行交易的電腦MAC位址、手機裝置辨別号等,都可以作為交易者是否參與内幕交易的證據。是以整個監管科技手段在防範内幕交易、打擊内幕交易方面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技術監管手段會更加強化

如今,實行全面注冊制迫在眉睫。更有市場消息稱,A股市場全面注冊制有望在2021年落地。在注冊制的不斷推進的當下,監管科技手段在這其中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在張野看來,注冊制背景下,要求監管科技手段進一步加強。由于注冊制是基于資訊披露進行,而利用技術手段則可以大大提升對資訊披露真實性核實的效率以及正确性,利用大資料技術也可以進一步提高資訊披露的完整性判斷。是以,注冊制實際上要求了更強的技術保障以及支撐。

随着近期市場表現不斷向好,投資者的投資情緒也十分高漲,A股市場自2021年開年以來也持續火爆。在市場火爆的背景下,監管科技手段又能如何更好的維護資本市場“公平、公開、公正”的三公原則?

張野表示,利用科技手段打擊犯罪行為維護了其公平性;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資訊披露的準确性展現了其公開性;而利用技術手段保證行政處罰的合理性則是維護了公正性。“由于資本市場的交易都是基于電子交易,是以利用技術手段監管電子化交易,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實作資料整合是關鍵

自2018年8月證監會釋出《中國證監會監管科技總體建設方案》距今已有3年的時間,監管部門對于監管科技手段的運用也有多年的經驗,但在業内人士看來,當面臨數量龐大的行業機構時,監管科技手段仍存在不足之處,更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在經濟下行和内外形勢壓力下,私募基金逆勢增長,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私募基金已登記管理人2.46萬家,已備案私募基金9.68萬隻,管理規模15.97萬億元。而在私募基金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随着各種亂象的出現,如公開或變相公開募集資金、規避合格投資者要求、資金池運作等,甚至出現侵占、挪用基金财産、非法集資等嚴重侵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對此,中基協在2020年1月曾釋出《關于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幹規定》,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相關行為。

張野也提到,由于私募基金機構數量衆多,靠人工管理已不太現實,必須運用技術手段加以輔助。“但目前仍有私募亂象層出不窮,說明監管手段仍未強大到洞察一切。監管部門正在全力以赴加以完善,比如通過大資料分析技術,發現是否存在資金池、是否存在“一控多”等現象,再依據線下人工核實進一步把問題找出來。是以,越是數量龐大、情況複雜的行業,就越需要運用技術手段去實作監管。”

對于在哪些層面可以進一步提升目前的監管科技手段,張野表示,關鍵在于提升資料的融合以及整合。由于監管部門掌握的資料是部分資料,如果可以和社會其他部門掌握的資料整合成一個整體,則會大大提升監管效率。

“是以,目前監管部門也在努力擴大資料的采集範圍,如稅務資料、海關資料,甚至物流資料等都可以作為識别企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重要資料來源。而将這類資料整合、融合,才能真正發揮大資料的作用。當然,這還需要一定的發展過程。我國目前的資料共享體系以及資料共享機制還在不斷的發展中,但還沒有到完全成熟的地步,是以仍需不斷努力把更多的資料融入到監管資料裡,形成全景式、覆寫式的監管資料體系”,張野如是說。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李海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