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閱讀的力量

為了應對繁忙的創作工作和逐漸惡化的耳聾,貝多芬自1790年起逐漸形成了用草稿本記錄樂思、規劃篇章的作曲習慣。最初采用的草稿隻是零散的樂譜紙張,後來則有意識地将空白譜紙裁剪後裝訂成冊用以記錄。

作曲家将這些草稿本妥善儲存,以便在各個創作階段随時調閱,成為個人音樂創作的重要參照。

閱讀的力量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手稿頁之一,顯示出四音的起始主題

它們表明貝多芬創作交響曲的熱情不是間歇性的,而是在他的創作藝術日趨成熟之後始終秉持的。對貝多芬來說,交響曲創作是他一生的事業。

貝多芬留下的大量草稿記錄為愛樂者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參照,美國音樂史學家、貝多芬音樂研究家洛克伍德對草稿進行嚴謹分析與闡釋,撰寫《貝多芬的交響曲:一種藝術願景》一書,為讀者開辟了一窺貝多芬創作思路和實踐方法的新空間。

閱讀的力量

《貝多芬的交響曲:一種藝術願景》

[美]路易斯·洛克伍德 著

劉小龍 譯

上海音樂出版社

《貝多芬的交響曲:一種藝術願景》凝聚了路易斯·洛克伍德在過去六十多年裡對貝多芬交響曲草稿和手稿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思索。

作者通過本書試圖告訴讀者,這些看似零散的草稿筆記,證明了貝多芬的交響曲創作一如他的其他音樂作品都不是憑着天賦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漫長的創作醞釀——一旦貝多芬确定了創作的宏觀方向,就會對整部作品進行細緻規劃,為自己設計出清晰、準确的“路線圖”。

閱讀的力量

書中多次強調貝多芬在不同時期對交響曲懷有的創作熱情,因為他曾留下大量最終并未展開的交響樂思草稿,其數量和規模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這充分說明,貝多芬最終确定的九部交響曲乃是精挑細選的創作成果,而他在創作過程中對音樂細部的反複琢磨和修訂也都被清晰地記錄在不同的草稿本和手稿之中。

閱讀的力量

在本書的後記裡,洛克伍德列舉了十九世紀中葉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知識精英對貝多芬交響曲的推崇,以及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猶太人在波蘭隔離區裡演出《第五交響曲》的故事,以此作為貝多芬在現代社會發揮影響力的實際證明。這兩個相隔百年的事例反映着不同時代的人們從貝多芬的音樂中汲取精神力量并賦予新的文化意義。不僅如此,它們還透露出貝多芬藝術傳播的一個顯著特征,即他的音樂總是在艱困與危難時刻給予人們精神上的幫助,而這也是本書作者所珍視的寶貴品質。

閱讀的力量

1806年的貝多芬,由伊西多爾·紐戈斯繪制

貝多芬的作品中所展現的抗争、隐忍、痛苦和迷茫從未掩蓋他對于光明和歡樂的執着追求,這份對生命的熱忱給人們帶來長久的安慰。

名家推薦✦

●“路易斯·洛克伍德對貝多芬音樂的生動闡述無人能及。一項卓越成就。”

——阿蘭·吉爾伯特(Alan Gilbert)

紐約愛樂樂團藝術總監

●“洛克伍德給音樂愛好者們獻上了一份大禮。通過對曆史語境的觀察(貝多芬音樂的聆聽群體、作曲家的閱讀素材,以及交響曲創作規劃等),讀者能夠獲得有關這位偉大作曲家創作過程的獨特觀點。”

——馬友友(Yo-Yo Ma)

大提琴家

●“這本卓越的書籍并不僅僅是一部貝多芬交響曲指南。洛克伍德引領我們步入作曲家的工作間,揭示出一位步履艱危的個體對藝術懷有的堅定決心,由此締造了一項人類精神的偉大傳奇。”

——斯考特·伯恩海姆(Scott Burnham)

普林斯頓大學音樂史教授

●“洛克伍德以優雅的文筆向我們透露了大量引人入勝的細節,将每部交響曲投入到貝多芬其他創作體裁和演出活動的語境之中。幸甚至哉!”

——伊曼紐爾·艾克斯(Emanuel Ax)

鋼琴家

●“這位卓越的貝多芬專家追溯了作曲家在交響曲領域的畢生努力,為衆所周知的《第九交響曲》賦予新意,并且提醒我們,這些音樂成就為何在二百年後依舊引起當代聽衆的關注。一項精湛的成就。”

——R.拉瑞·托德(R.Larry Todd)

杜克大學文理學院教授

本書作者、譯者✦

閱讀的力量

作者:路易斯·洛克伍德(右)

譯者:劉小龍(左)

路易斯·洛克伍德(Lewis Lockwood),美國音樂史學家,貝多芬音樂研究家。他曾先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擔任教職,現為哈佛大學範尼·皮博蒂退休音樂教授。

劉小龍,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西方音樂史學者。

轉編自【上海音樂出版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