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警普法 |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罪與罰”

網絡警察一般法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罪責"

網警普法 |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罪與罰”

線上交流友善嗎?

線上訂餐是否快捷?

有沒有對線上娛樂上瘾?

個人資訊可能會被披露

你有沒有想過?

網警普法 |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罪與罰”

為了在刑法中加大對公民個人資訊的保護力度,刑法修正案(9)增加了侵害公民個人資訊等犯罪。《網絡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等相繼頒布,進一步完善了個人資訊保護的法律制度。

讓我們來看看侵犯公民個人資訊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1.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案件

從2020年4月到2020年5月,共有10,166條股東個人資訊被出售給陳(否則處理),利潤9000元。公安警察抓獲龔某時,從他的住所繳獲了一個USB記憶棒。

識别後,U盤中含有包含公民電話号碼的個人資訊,重新權重後統計文章的數量已2488297。該資訊與10166名公民出售給陳的個人資訊相吻合,現有證據表明翟持有U盤并管理和使用USB記憶棒上存儲的資訊,存儲在USB記憶棒上的資訊來源不合法,其數量遠遠超出了司法解釋确定的特别嚴重情況的标準。此外,2016年,他因販運公民個人資訊被判刑。

翟以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并處罰款4萬元。返還偵查機關的違法所得9000元,依法予以沒收。

網警普法 |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罪與罰”

問:如何計算非法擷取或出售的公民個人資訊物品數量?

根據2017年6月1日兩個高點《關于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解釋》第11條的規定,非法擷取後出售、提供的,不得重複計算公民個人資訊的文章數量。将公民的相同個人資訊出售或者提供給不同機關或者個人的,應當計算公民個人資訊的累計篇數。是以,非法擷取然後出售的個人資訊條的數量不會重複計算。

問:李鵬為何利用自己的職位提供公民個人财産資訊?

雖然李某提供個人資訊無益,但在履行職責過程中,他提供了50項關于其他公民個人财産的資訊,1項通信資訊,符合"情節嚴重"的情況,應受到嚴厲處罰。許多公民個人資訊交易案例也可以看到"内在幽靈"參與的"影子",這是針對公民個人資訊的犯罪泛濫的重要原因。

是以,《兩個進階解釋》第五條第一款、第8款對在履行職責或提供服務過程中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個人資訊規定了特殊标準,規定在該等情況下出售或提供公民個人資訊,并将"嚴重"的數量和金額标準減半。《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在執行職務或者提供服務、出售或者向他人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擷取公民個人資訊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處罰"。

2. 李某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案件

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間,市某房地産登記中心職工李某利用查詢房産登記資訊的崗位,非法向江熙等提供市民個人财産資訊。據統計,它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資訊共51條,其中50條關于公民财産的個人資訊和1條關于通信資訊的文章。

李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因在房産登記管理部門審查崗位上利用工作設施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資訊,構成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和罰款2000元。

網警普法 |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罪與罰”

3. 某公司侵害公民個人資訊的案件

一家網絡公司開發了一個"植物應用程式",為使用者提供有關農業技術的資訊。通過檢查,安防部門發現APP在沒有快遞的情況下向使用者擷取手機的精确定位、寫入外接器、拍攝、讀取聯系人等9項權限,并收集相關使用者資訊。另外通過通路APP用戶端和伺服器端的互動資料發現,APP在不向使用者表達的情況下已經收集了13萬人的身份證号碼、手機号碼、位置、IMEI号碼等個人資訊。

針對超出網絡公司範圍收集公民個人資訊的違法行為,網絡安全部門根據《網絡安全法》第41條和第64條,對網際網路安全部門處以1萬元的行政處罰。

網警普法 | 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罪與罰”

問:從超出其範圍的公民那裡收集個人資訊會受到哪些處罰?

公民個人資訊的收集、使用和儲存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如《網絡安全法》,該法規定網絡營運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資訊,收集個人資訊必須有明确的使用目的、方式和範圍,并征得收集者的同意。

違反這些規定的,将受到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将受到暫停相關業務、暫停營業、關閉網站、吊銷執照或者營業執照等處罰。

公民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任何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的違法犯罪行為将受到法律制裁。

有關機關應加強内部人事管理,防止公民資訊從内部洩露,同時加強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和維護,防止黑客行為造成資訊洩露!

市民應注意個人資訊的保護,像"陽光"生活朋友一樣,不要在社交媒體上洩露個人資訊,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展開閱讀:

公安機關:依法保護個人資訊安全

資料來源:公安部、網絡安全局

負責編輯:Lime Fi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