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盛先生的花兒》:一位邊緣女性的堅強

作者:影視對角巷
《盛先生的花兒》:一位邊緣女性的堅強

在這麼一個社會,養老是不可避免的一個社會性話題,人口老齡化愈發劇烈,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當你老了,你身邊還會有誰在?電影《盛先生的花兒》就是以這個主題為藍本,揭露在大城市中的養老問題。

王德順飾演的空巢老人盛先生記憶退化,行動不便,被女兒雇傭來的保姆棉花照顧,于是盛先生、盛先生的女兒盛琴、和保姆棉花,三個人的生活互相糾葛在了一起。盛先生過世的妻子苗華和棉花音似,兩個人也有相同的境遇,盛先生到死都在回憶苗華懷孕的那段日子,這是他對自己後來抛棄妻女最深的忏悔。而懷有身孕的棉花也正是一個被抛棄的人,一段故事映射出兩段人生,在盛先生眼中,棉花全都是妻子苗華的影子。電影中提到了一個情節,《花兒》是陝西地區對心愛的人所唱的小調,盛先生年輕時在陝西認識了苗華,來自陝西的棉花自然代替了苗華成為了“盛先生的花兒”。最後,棉花穿上了新娘的衣服,滿足了盛先生最初的願望,也從另一個角度滿足了棉花對于家庭的幻想。

跟在《萬箭穿心》中一樣,顔丙燕又再一次為我們奉獻了一場教科書般的演技,一個人撐起了整部電影,甚至整部電影情緒的感染都壓過了王德順爺爺,确實是實力派。從一個被丈夫抛棄的中年婦女,到在大城市中的臨時夫妻,再到一個空巢老人的起居保姆,最後到一個再次被男人抛棄的單身媽媽,顔丙燕飾演的棉花經曆了女性最為悲慘的幾個過程,但這個角色卻不是悲哀的,她有着超越男人一般的生存意志,從棉花身上展現出的對于生活的堅持,和對命運的反抗,讓我們可以體會到什麼叫“一個人可以被打倒卻不能被毀滅”。

電影除了揭露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态外,還很好的刻畫了在大城市中的邊緣人物的生存狀态。什麼是大城市中的邊緣人物,他們大多來自小地方,身無長技,隻能賣苦力勞力。棉花如此,她的那個姐妹也是如此。或許很多人在棉花給人當小三卻意外懷孕的情節上,對這個角色産生了負面的情緒,而有些人則是覺得棉花在得知醫生勸告可能會生下先天性殘缺的孩子時也要生下來,正是勇敢去愛,勇敢去承擔的表現。或許你不是那種邊緣人物,才不會體會到那種小人物的心态和生存方式。這部電影的編劇告訴我們,在北上廣的大城市中,越來越多的來城市打工的人會組建“臨時夫妻”,他們可能會各自擁有家庭,隻為了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尋找片刻溫暖的慰藉。這也就解釋了棉花為什麼作為一個生性樸實的人,卻與城市中的男人發生了關系懷孕,并一個人承擔起了所有。在這件事情的看法上,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視角能品味到不同的東西,對于藝術了解的多面性,在這部接地氣的電影中也能展現出來。

最後棉花帶着娃和狗走向一條開滿棉花的道路,是一段旅程的終結,也是一段旅程的開始,像是《聖殇》的結尾一樣,欲言又止,卻又爆發出很多。鏡頭給到了他的孩子,笑的那樣燦爛,劇情沒有給我們解釋這個孩子到底是怎樣,但我們願意相信,這個孩子是健康的,棉花今後的人生,也是陽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