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作者:蕭何不潇禾

用插科打诨來畫龍點睛地揭示獨裁者的野蠻可笑、粗鄙醜陋的本質。

1933年初,法西斯頭子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後,對内迫害進步人士、猶太人,對外加緊擴軍備戰。那時,卓别林收到美國記者範德比爾特訪德時,寄給他的一套明信片。

整套印的都是希特勒在演說,每一張相片拍的是不同的姿勢。有一張是希特勒在向人們大聲疾呼,手掌彎曲的像兩個爪子。另一張雙手在胸前緊握,像在抓舉啞鈴一樣。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還有一張他敬禮的,右手向斜上方揮起。卓别林看了那樣子,就想到要在他手上放上一疊龌龊的盤子。更叫他驚異的是,希特勒的模樣怪怪的:鼻子下留着一小撮牙刷似的胡子,腦袋上豎起幾绺亂發。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等到他的好朋友愛因斯坦夫婦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托馬斯·曼,先後被迫離開德國流亡到美國來時;他就覺得希特勒的那副嘴臉不是滑稽可笑,而是陰險恐怖了。卓别林認定與他同年而生的希特勒,是個瘋子!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1937年的一天,卓别林與英國電影導演、制片人科達聚會時,與科達談到希特勒的模樣,與他本人化裝成流浪漢的模樣很相似。科達就建議說,可以根據相貌相似引起誤會的情節,編一個有關希特勒的故事。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1937年下半年,他秘密地創作後來被命名為《大獨裁者》的劇本,他構思設計了相貌相似的托曼尼亞國獨裁者、雙十字黨黨魁興格爾,和猶太理發師兩個主角,均由他扮演。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雖然獨裁者興格爾和猶太人理發師兩人完全相像,那不過純粹出于巧合而已。這裡叙述的是在兩次大戰之間,瘋狂支配了某一時期的故事。這個時間,自由遭到踐踏,人性被橫加蹂躏。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卓别林以極大的耐心對劇本進行推敲,他寫影片中的對話平均一天大約寫300字。《大獨裁者》在創作時,1938年春德國法西斯吞并了奧地利,1939年春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卓别林在劇本中寫的奧迪魯就是隐喻這些國家。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與此同時,另一場“戰争”在遠離歐洲戰場之外的地方進行着,雙方近乎短兵相接。因為一些報刊發表了《大獨裁者》的劇本初稿,德意志帝國對如此露骨的反納粹的内容大為光火。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在這股甚嚣塵上的一片浪潮聲中,聯美影片公司收到了美國電影攝制發行會主席哈裡森·海斯辦事處的通知,說卓别林将會遇到麻煩,警告卓别林停拍。

卓别林說:“我非要嘲笑希特勒不可……我再也不曾想到,在澳洲野人住的地方以外,竟然會發生那樣的暴行!”他下決心要把片子拍出來,即使聯美公司不管,自己租影院放映也在所不計。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不宣而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希特勒突然閃擊西歐,突破馬奇諾防線,法國淪陷,卓别林的朋友邱吉爾臨危受命出任首相,率領英國人民和軍隊将士奮起與希特勒戰鬥。

卓别林為放映《大獨裁者》積極作準備,盡管納粹分子發出種種恫吓,宣稱要在影片上映時制造混亂、在影院扔臭氣彈、向銀幕開槍…1940年影片正式上映後,轟動效應持續了幾年。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紐約人如癡如狂地争看,兩家影劇院一起連續放映了3個多月。然後,影片運到英國,盡管是在戰時,但觀看影片的盛況空前。它打破了卓氏影片連續上映和賣座的記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結束之後,它陸續在盟軍部隊中和歐洲、北美、南美、亞洲、澳洲、非洲上映,受到了空前的歡迎和好評,給全世界人民增強了戰勝法西斯的信心與力量。以後統計,它在卓别林所有的影片中售出的拷貝最多。

《卓别林自傳》丨笑與怒的史詩《大獨裁者》

卓别林用諧音法虛拟人名與國名,用巧合法設定兩個截然不同卻相貌相似的人物,用誤會法形成戲劇性的情節,用看似鬧劇似的插科打诨來畫龍點睛地揭示獨裁者的野蠻可笑、粗鄙醜陋的本質。

來源:查爾斯.斯賓塞.卓别林《卓别林自傳》第18章有删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