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私人生活”

一、曾國藩是否得過梅毒

曾國藩是否得過性病,是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争論的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一些八卦的小夥伴,估計對偉人的私生活也有濃厚的興趣。梅毒事件的問診、治療、根據診斷最初懷疑性病,進而懷疑曾國藩是風流放達之人;最後他按照治梅毒的方法治了很久,“終無寸效”,後來他就不再以治梅毒之法治之。這證明他得的不是梅毒。

曾國藩“私人生活”

曾國藩出身樸實農家,家風謹嚴,在京之時緻力理學,更是謹言慎行。在日記中表示“心實憂之”。可見曾國藩并非胡林翼那樣的風流放達之人。

二、曾國藩為什麼納妾

很多人對理學家曾國藩娶妾不太了解。其實納妾在傳統時代上層社會中是常見之事。傳統思想限制,官宦人家多有納妾,說是傳宗接代,延續香火,使官宦人家人丁興旺,繼承衣缽。

再者說古時候皇帝都後宮佳麗三千,群臣效仿有何故之錯。官宦人家條件在哪裡,官宦人家比老百姓富裕。雖比不上皇帝的愛妃衆多,但官宦人家也有一定的納妾之規則;

古時候都是男尊女卑,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地位有關,女人甘願或者不得不為妾;妾的物質生活也好過平民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朝不保夕;

高官晚年,如果家人不能在身邊服侍,娶一妾室照顧自己的生活,也是常見之事。晚年曾國藩娶妾,原因家人不能在身邊服侍,娶一妾室照顧自己的生活,曾氏置妾,情有可原。他和左宗棠晚年一樣。

湘鄉曾氏家族家風曆來嚴峻,并無納妾之習。曾國藩又是理學家,以制欲為主要習練方式,兼已經生育子女多人,是以年輕時從來沒有過納妾的想法。

在我看來還是現在的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與家族風氣好,一夫一妻制,沒有男尊女卑,現在男女平等;

曾國藩選妾,姓詹的女子,因嫌太胖,慘遭拒絕;韓正在湖北為其挑選陳姓女子“貌尚莊重”的女子被曾國藩看中。

曾國藩“私人生活”

讀到這段可以看出人非聖賢,對美的追求是自古至今的,都是以外貌來擇人選物;都是視覺動物,用今天的話說你的美貌是你成功的一半因素;

就在娶妾當天,他日記中還提到給夫人寫了一封信,看來曾國藩還是對發妻比較尊重,沒有自高自大;還寫信協商等。

鹹豐帝去世,清代的規矩,帝、後去世,百日内不奏樂,不演戲,文武百官不剃發、不辦婚嫁等事。娶妾屬于婚嫁類,當然在禁止之列。他居然在這期間取妾,讓人費解,置妾雖沒有遭到家人的反對,卻招來了一些論者的指責,指責他置的不是時候。

我在這裡大膽猜想有可能是他懼怕生死,舍不得,是以先娶妾,已經是将死之人,隻是時間長短問題。

陳氏走後,曾國藩又有納妾之意,都五十九歲還納妾,今進退不可自由,日困簿書之中,蕭然寡歡,思在此買一妾服侍起居,而聞京城及天津女子性情多半乖戾,爾可備銀三百兩交黃軍門家,請渠為我買一妾。

他引自己将納婢為辭,認為此事“無關于一生之大者,随其心之所安而已”。但是曾國藩最終沒有納娶。事實證明曾國藩是明智的,幾個月之後他就去世了。

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制度,清朝将“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随着物質條件和思想意識的逐漸發展,清朝時期的納妾之風盛行,除了皇室勳貴、官僚士紳,就連基層社會中的普通家庭,或為滿足生理需求,或為繁衍後嗣,或為增加勞動力,隻要經濟條件允許都會納娶妾室。

由此可知曾國藩納妾之事沒有違反禮法,情理之中。

曾國藩“私人生活”

古時候千年難得一個武則天,百年少有花木蘭,封建時代的女性,基本上無自由可言。

作為一名女性,慶幸我生于新中國,長在春風裡。生活在法治國家;沒有一夫多妻制,沒有男尊女卑;隻有男女平等;雖然不能達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但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選擇自己想要過得生活,縱然女性在現今社會中還在遭受着各種各樣的歧視,但至少,我們有權力發聲,享受自由,尤其是婚姻自由、生育自由、職業自由、學習自由、參政自由、經濟獨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