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国藩“私人生活”

作者:小婵婵small

一、曾国藩是否得过梅毒

曾国藩是否得过性病,是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争论的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一些八卦的小伙伴,估计对伟人的私生活也有浓厚的兴趣。梅毒事件的问诊、治疗、根据诊断最初怀疑性病,从而怀疑曾国藩是风流放达之人;最后他按照治梅毒的方法治了很久,“终无寸效”,后来他就不再以治梅毒之法治之。这证明他得的不是梅毒。

曾国藩“私人生活”

曾国藩出身朴实农家,家风谨严,在京之时致力理学,更是谨言慎行。在日记中表示“心实忧之”。可见曾国藩并非胡林翼那样的风流放达之人。

二、曾国藩为什么纳妾

很多人对理学家曾国藩娶妾不太理解。其实纳妾在传统时代上层社会中是常见之事。传统思想限制,官宦人家多有纳妾,说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使官宦人家人丁兴旺,继承衣钵。

再者说古时候皇帝都后宫佳丽三千,群臣效仿有何故之错。官宦人家条件在哪里,官宦人家比老百姓富裕。虽比不上皇帝的爱妃众多,但官宦人家也有一定的纳妾之规则;

古时候都是男尊女卑,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地位有关,女人甘愿或者不得不为妾;妾的物质生活也好过平民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朝不保夕;

高官晚年,如果家人不能在身边服侍,娶一妾室照顾自己的生活,也是常见之事。晚年曾国藩娶妾,原因家人不能在身边服侍,娶一妾室照顾自己的生活,曾氏置妾,情有可原。他和左宗棠晚年一样。

湘乡曾氏家族家风历来严峻,并无纳妾之习。曾国藩又是理学家,以制欲为主要习练方式,兼已经生育子女多人,所以年轻时从来没有过纳妾的想法。

在我看来还是现在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与家族风气好,一夫一妻制,没有男尊女卑,现在男女平等;

曾国藩选妾,姓詹的女子,因嫌太胖,惨遭拒绝;韩正在湖北为其挑选陈姓女子“貌尚庄重”的女子被曾国藩看中。

曾国藩“私人生活”

读到这段可以看出人非圣贤,对美的追求是自古至今的,都是以外貌来择人选物;都是视觉动物,用今天的话说你的美貌是你成功的一半因素;

就在娶妾当天,他日记中还提到给夫人写了一封信,看来曾国藩还是对发妻比较尊重,没有自高自大;还写信协商等。

咸丰帝去世,清代的规矩,帝、后去世,百日内不奏乐,不演戏,文武百官不剃发、不办婚嫁等事。娶妾属于婚嫁类,当然在禁止之列。他居然在这期间取妾,让人费解,置妾虽没有遭到家人的反对,却招来了一些论者的指责,指责他置的不是时候。

我在这里大胆猜想有可能是他惧怕生死,舍不得,所以先娶妾,已经是将死之人,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陈氏走后,曾国藩又有纳妾之意,都五十九岁还纳妾,今进退不可自由,日困簿书之中,萧然寡欢,思在此买一妾服侍起居,而闻京城及天津女子性情多半乖戾,尔可备银三百两交黄军门家,请渠为我买一妾。

他引自己将纳婢为辞,认为此事“无关于一生之大者,随其心之所安而已”。但是曾国藩最终没有纳娶。事实证明曾国藩是明智的,几个月之后他就去世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制度,清朝将“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随着物质条件和思想意识的逐步发展,清朝时期的纳妾之风盛行,除了皇室勋贵、官僚士绅,就连基层社会中的普通家庭,或为满足生理需求,或为繁衍后嗣,或为增加劳动力,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都会纳娶妾室。

由此可知曾国藩纳妾之事没有违反礼法,情理之中。

曾国藩“私人生活”

古时候千年难得一个武则天,百年少有花木兰,封建时代的女性,基本上无自由可言。

作为一名女性,庆幸我生于新中国,长在春风里。生活在法治国家;没有一夫多妻制,没有男尊女卑;只有男女平等;虽然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但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选择自己想要过得生活,纵然女性在现今社会中还在遭受着各种各样的歧视,但至少,我们有权力发声,享受自由,尤其是婚姻自由、生育自由、职业自由、学习自由、参政自由、经济独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