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的熱度延燒了近一周。上周,外交部、商務部、中國消費者協會相繼發聲,“純白無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勢力抹黑玷污”,“不允許一些外國人一邊吃着中國的飯,一邊砸着中國的碗。”
在民間層面,多位藝人第一時間與H&M等品牌解約,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已經無法搜尋到H&M的産品、店鋪。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用了5分多鐘時間回答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有關新疆棉花的提問,趙立堅明确點出,對新疆棉花的抹黑,是美西方“驚天大陰謀”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在外交部“藍廳”對面的吹風廳内,還舉辦了一場涉疆問題新聞釋出會。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徐貴相表示,企業不應把經濟行為政治化。
新的一周,新疆棉花熱度不減。在朵朵純白的棉花背後,是中美角力的暗湧。美西方利用人權問題打壓中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這一輪,中國以棉花為切口,化被動為主動,從“圍剿”中突圍。
新疆棉花為何此時熱?
多年來,美西方一直“孜孜不倦”地抹黑新疆,明裡暗裡支援新疆分裂勢力,把新疆的反恐和去極端化工作污蔑為對人權的踐踏,把新疆的職業技能教育訓練中心抹黑為“再教育營”,2019年8月,國務院新聞辦釋出《新疆的職業技能教育教育訓練工作》白皮書,美西方卻将其炒作為“強迫勞動”。
2018年12月18日,美聯社釋出所謂“調查報道”“新疆再教育營,強迫勞動産品出口到美國”。在美媒輿論造勢後,第二步,美國政府機構介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随後釋出的一份聲明稱“美聯社的報道似乎第一次把中國西部的再教育營同美國一家公司進口強迫勞動所生産的商品聯系在一起”,并開始對來自中國的産品開展調查。第三步,美國把這種無理的污蔑上升為行動,去年12月,美國借“強迫勞動”對新疆産品實施制裁。
有了“大哥”打頭陣後,美國的盟友也開始跟進。去年3月,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簡稱 ASPI)”釋出題為《販賣維吾爾族:疆外的“再教育”、強迫勞動和監控》的研究報告,稱中國政府針對維吾爾族的“強迫勞動”行為,是“再教育營”的延伸,“強迫勞動”這一概念被徹底推上台前。
而這個ASPI,多次被華春瑩點名批評,早就把它的老底都揭掉了。華春瑩表示,該所長期接受來自美國政府和軍火商的經費支援,熱衷于炮制和炒作各種反華議題,意識形态色彩非常濃厚,實際上是反華勢力的“急先鋒”。
通過梳理可以看出,美西方打新疆牌,可謂步步為營,謀劃已久。把新疆棉花與“強迫勞動”綁定,甚至還炒作“種族滅絕”,美國背後有何居心?
華春瑩在上周的記者會上播放的一段視訊給出了答案——“中情局想破壞中國的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制造中國的動蕩。與那些維吾爾族人一起刺激北京,無需外力,直接從内部搞垮中國。”視訊中的演講者、美國前陸軍上校勞倫斯·威爾克森,在2018年8月時就毫不遮掩地表示。
新疆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比英法德三國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多1.5倍,在中國與15個陸路接壤的國家中,有8個國家與新疆相接,是中國大陸進人中亞地區最為便捷的通道,新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威爾克森說,通過新疆,“從内部搞垮中國”,讓人不寒而栗。新疆問題直接關乎中國還是不是完整的中國。
美國通過操弄新疆議題,既在中國境内培養分裂勢力,又挑撥中國與整個穆斯林國家的關系。如果新疆出亂子,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的面積将縮小1/6,中國與多個中亞鄰國以及與穆斯林國家的關系将陷入被動。
今天,趙立堅在回答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的提問時,就挑明了說,威爾克森的有關言論,充分說明美西方在涉疆問題上有“驚天大陰謀”。他們妄圖攪亂新疆,進而遏制中國發展。他們對新疆棉花的抹黑是這個陰謀的一部分。
除了“強迫勞動”,“反華急先鋒”蓬佩奧在卸任前還大肆炒作,妄稱中國已犯下“種族滅絕與反人類罪”。當時,拜登的國務卿人選布林肯同意蓬佩奧的說法,強調上任後會延續相關政策。
“種族滅絕”這樣一口大鍋若扣在中國頭上,成為世界接受的“事實”的話,中國将背負曆史抹不掉的污名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提問,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上周末表示,聯合國方面正就聯合國人權高專通路新疆事宜與中方進行磋商,并稱有關通路應不受限制。
“中方早已向人權高專發出訪華并訪疆邀請,雙方一直保持溝通。”趙立堅回應稱,“通路的目的是促進雙方交流與合作,而不是進行有罪推定式的所謂‘調查’。同時我們也反對利用此事進行政治操弄,向中方施壓。“
基于美方的險惡用心,中方一邊主動邀請聯合國人權高專訪疆,另一邊,這場火熱的新疆棉花戰,也是中方巧妙挑選的突破口。
上文已提到,美西方炒作所謂“人權”、“宗教信仰自由”“強迫勞動”議題已經有一兩年了,中方為何選擇新疆棉花來作為反擊?
同樣是在今天回答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的提問中,趙立堅表示:另據新疆農業部門資料顯示,2020年新疆棉花機械采摘率已達70%。據我了解,種植戶能夠通過手機APP足不出戶訂購機器采摘服務,可以說采棉已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了,這個時候一小撮國家和個人還在編造所謂“強迫勞動”的故事,難道是說強迫機器勞動嗎?
新疆棉花機械采摘的資料、圖檔、視訊,中方可以拿出一大把。這幾天,關注這個議題的讀者想必也看到不少。事實與真相明白擺着,在新疆摘棉花,不存在強迫勞動,是中方敢于主動挑新疆棉花議題與美西方來戰的底氣。
在美國打壓中國的大輿論場裡,中方選擇新疆棉花為突破口,打了一場“自衛反擊戰”。實際上,今天的新疆棉花,就是美國當年想攻打伊拉克時,鮑威爾手中的試管,說是發現“殺傷性武器”,其實裡面裝的是洗衣粉。猶如打蛇打七寸,中方選擇從“強迫勞動”切入,繼而破開美國民主黨的所謂“人權價值觀”人設,讓“種族滅絕”等系列謊言一潰千裡。
NGO “西方價值觀在開發中國家的代言人”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注意到,相比較特朗普時期,直接由總統和國務卿沖到打壓中國的前線,拜登政府的方式更傳統又更老辣,拉攏盟友、搞價值觀外交,以及靈活地運用了NGO,把對準中國的刀子插得更深。
以這次新疆棉花為例,此前對中國人來說“名不見經傳”的“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一下子竄出來了。先是排擠中國企業,遭中國群眾強烈抵制後,該協會上海代表處又發表聲明說,中國區項目團隊從2012年開始對新疆項目點所執行的曆年可信度稽核和驗證,從未發現一例“強迫勞動”。一通騷操作,翻手雲、覆手雨。
而這個BCI幕後金主遭起底,是美國國際開發署。事實上,美國政府與多個NGO都有千絲萬縷、複雜微妙的關系。在一些國家的内亂、顔色革命中,也少不了他們的身影。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教唆反中亂港分子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逐漸浮出水面。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蘇曉晖分析稱,美将基金會作為外交安全戰略抓手,運作成本小、“收益”大,但基金會難以洗掉政府色彩,借民主之名搞“顔色革命” 。這種基金會是冷戰産物 。
這次的新疆棉花議題亦是如此,看起來拜登政府沒有投入很多,但卻在全世界掀起大風浪。
“相比政府機構,NGO的活動更具靈活性和隐蔽性,也更易于占據道義和輿論的制高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熊李力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分析,“一些NGO确實推動了開發中國家的社會公共事業進步,但也有很多NGO事實上擔當了西方價值觀在開發中國家的代言人。”
熊李力認為,拜登政府這種打法短期内具有很強的隐蔽性和欺騙性,但在鐵的事實面前,很難長久欺騙全球公衆。這種打法對于NGO的公信力很可能造成嚴重損害。
參考資料 環球網《美國如何操縱“強迫勞動”議題打壓中國棉花企業》
作者:唐萍,深圳衛視直新聞駐京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