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莎士比亞的早期的曆史劇中,大都寫篡奪王位的暴君,隻有亨利五世是被塑造成了一位理想的君主。
亨利五世1387年9月16日出生。他有着一張長臉,挺直的鼻梁、寬廣的額頭,體型纖瘦。年輕時的他還是個纨绔子弟,放蕩不羁。但在15世紀初取代他的弟弟登上皇位後,畫風大變,他精明能幹,冷酷高效極具野心,是英格蘭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亨利五世執着于攻打法蘭西,凡與征服法蘭西有關的事情,無論巨細一律親躬。在阿金庫爾戰役中,亨利五世以6千對法軍2萬多人,他和自己的士兵們被逼入絕境,但這種絕境并沒能擊敗這位戰神,反而是在絕境之際的一番煽情演講,徹底鼓舞了士氣,最終大勝法蘭西,法王将女兒許配給亨利,并立亨利為王位繼承人。
莎翁為我們描述了當時的場景,在戰役打響之前,國王發表了演講“誰沒有心思打這一仗,就讓他離隊好了。我們發給他通信證,還讓他帶上銀元作盤纏,既然他不願和我們一起以身報國,我們也不願和他死在一起。上了年紀的人記性差,但是哪怕什麼都忘了,他也會如數家珍回憶自己幹下的業績……我們這一班生死與共的兄弟,凡是今天和我一道血灑戰場的人,都将是我的兄弟。不管他地位如何卑下低微……此刻熟睡的紳士,有朝一日會埋怨自己時運不濟,沒能來到這裡……”當他的将領感慨說,要是我們再多一萬人就好了,亨利五世回答道:“哪怕再增加一個人我也不願意,增加一個人就會分享我那麼一點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