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靈魂因為人類的苦難而受傷-帕斯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

《日瓦戈醫生》與其說它是一部作品,更不如說它是一幅畫,一幅巨大的社會圖景。它的時間跨度非常大,講述了那個社會的變遷,人們疲倦的心。

以日瓦戈醫生為線索,他的一生就是那個社會的一個縮影。他是一個真正的人,是帕斯捷爾納克筆下的靈魂。看完電影後日瓦戈醫生的身影一直揮之不去,這本書賦予了這個角色以生命,給了他靈魂。帕斯捷爾納克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靈在觀察那個時代,觀察社會。

《日瓦戈醫生》刻畫了1905年革命、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經濟政策這段時期近45年的曆史。它描寫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生活的無奈和生不由己。

靈魂因為人類的苦難而受傷-帕斯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

我覺得帕斯捷爾納克就是那個醫生,他沒有自己明确的政治立場。他不支援革命,也不反對革命。他像日瓦戈醫生一樣渴望拯救世人,醫生的使命就是救死扶傷。他不管他的病人是紅軍還是白軍,也不管他的病人是布爾什維克還是孟什維克,他隻是把他當做一個人,一個有權利獲得生命的人。

隻要是人,就有生命的權利,就有追求自我表達自我的權利,不管是革命戰争年代,還是和平年代,都不應該犧牲掉個人的尊嚴,犧牲人性來成全所謂的進步。醫生愛寫詩,可是那個年代連寫詩都能牽扯到政治,寫詩都有罪。一個人連表達情感的自由都沒有,那真的是太壓抑太殘酷了。

《日瓦戈醫生》揭露了社會的動蕩帶給人們的悲劇,在那個年代,個人的聲音被遺忘。它的視角不是放在社會的進步,也不是放在革命的進步意義,而是放在人身上,放在他們的生活和他們的情感上。

任何文學作品都不缺乏凄美的愛情,《日瓦戈醫生》也不例外。臘拉是一個命途多舛的女子,就像一朵綻放在沙漠中的曼珠沙華,經曆風霜,依舊妙曼多姿;醫生是亂世中救死扶傷的人。

他們兩本來是兩條平行線,是戰争把他們連在了一起,可也是戰争把他們分開。他們的愛情就像是黑色夜空中的一道流星,如此短暫的相守,可是絢爛,在心中永遠盛開。

在那麼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人心惶惶,恐怕隻有如此完美的愛情才能使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吧!他們的愛情太美好,更顯得以後的生活是那麼的殘酷。

冬妮娅也是一個悲劇人物,醫生從小青梅竹馬的伴侶,直到最後分别那一刻都深愛着醫生,即使知道可能永遠不會再相見,她也會永遠愛他。戰争中,他們聚少離多;最後,還是因為政治原因,永遠地分離。

巴沙,那個狂熱的革命分子,深愛着妻子臘拉,可是他更愛自己,更愛革命,最後不得不選擇自殺。醫生最後娶了鄰家女,他最愛的人臘拉也被送去集中營,下落不明;最愛他的人冬妮娅和他已經永遠地分開,醫生也在某天下了電車之後死亡。

這不僅僅是他們的悲劇,更是這個時代的悲劇。個人的不幸也是這個國家的不幸民族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