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人留下《日瓦戈醫生》,缪斯則回以《時間的俘虜》導語相戀相處相伴别離隔絕守望沖突永别

作者:小閱讀Random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導語</h1>

他給她留下《日瓦戈醫生》,而她隔着渺遠的時空,回之以《時間的俘虜》。

作為《日瓦戈醫生》的作者、諾獎得主帕斯捷爾納克的迷妹以及後來的靈魂伴侶,伊文斯卡娅無疑是和後期的他最親近的人。帕氏逝世的十六年後,她懷揣熱忱的愛與深情回憶并寫下他們之間的過往,與女兒一起寫下《和帕斯捷爾納克在一起的歲月》,向世人攤開那一段過往。她既見證了他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光輝時刻,也為保護他而被關進監獄,受盡折磨。

伊文斯卡娅是帕斯捷爾納克的人生伴侶,難能可貴的讀者,缪斯、“厄革裡亞”(希臘語“激勵者”)。她是《日瓦戈醫生》女主人公“拉拉”的原型,像拉拉一樣,美貌,鐘情于詩,披着淩亂的金色發辮,向人和命運敞開胸懷。當時帕斯捷爾納克的作品被禁止出版,無法同讀者交流。伊文斯卡娅給他帶來了勃發感情。伊文斯卡娅也是帕斯捷爾納克晚期抒情詩的書寫對象,他晚期的許多詩篇如《冬夜》《别離》《會面》《秋》《八月》《童話》《無題》等,也都由這段愛情引發。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8">相戀</h1>

詩人留下《日瓦戈醫生》,缪斯則回以《時間的俘虜》導語相戀相處相伴别離隔絕守望沖突永别

你——是邁向死亡的恩賜,

當生存比病痛更讓人厭惡,

而美的根源——無畏,

正是它把我們引向彼此。

——[俄]帕斯捷爾納克 《秋》(1949)節選

作為帕斯捷爾納克的靈魂伴侶、帶給他寫作靈感的“缪斯”以及生命中最後的夫妻,伊文斯卡娅收到過許多帕斯捷爾納克為她而寫的抒情詩,而更多的詩中也都有他們的互相陪伴作為背景。有時詩人會以另一人——即《日瓦戈醫生》的主角尤裡——的口吻寫出這些詩歌,是以它們中的許多被收錄在“尤裡·日瓦戈的詩”中,《秋》正是其中的一篇。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0">相處</h1>

詩人留下《日瓦戈醫生》,缪斯則回以《時間的俘虜》導語相戀相處相伴别離隔絕守望沖突永别

生活中寡言,開不起玩笑,

現在你滿是激情,全身熾熱。

就讓我鎖住你的美麗,

在詩歌幽暗的閣樓。

——[俄]帕斯捷爾納克 《無題》(1956)節選

這首詩原名《開不起玩笑》,帕斯捷爾納克創作它時,伊文斯卡娅正坐在他們春天新裝修的房間裡向他講述一天的經曆。燈光穿過新換的燈罩将二人的影子誇張地放大到貼着淺藍色牆紙的牆壁上,一切都顯得尋常而溫馨,像一對做着普通工作、平平淡淡生活的夫妻。伊文斯卡娅将他們的生活以及帕斯捷爾納克的工作(他詩作的翻譯出版)料理得很好,帕斯捷爾納克則為這個井井有條的小家增添些許浪漫,這是他們“共同的财産和驕傲”。

在帕斯捷爾納克的詩歌德語譯本上,他還專門寫道:奧柳莎(伊文斯卡娅的昵稱),第六十九頁是你的詩。他指的正是這首《無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2">相伴</h1>

詩人留下《日瓦戈醫生》,缪斯則回以《時間的俘虜》導語相戀相處相伴别離隔絕守望沖突永别

爆竹柳下,常春藤圍繞,

為躲雨我們尋找庇護。

我們的肩上披着風衣,

環繞着你的我的雙手。

我錯了。這茂密的一叢

不是常春藤糾纏。是啤酒花。

那就最好讓這風衣

在我們的身下鋪展。

——[俄]帕斯捷爾納克 《啤酒花》節選

在共同生活的歲月裡,在膝頭上,誕生了無數這樣的詩行。詩歌中寫道“我錯了/這茂密的一叢/不是常春藤糾纏/是啤酒花/那就最好讓這風衣/在我們的身下鋪展”,而伊文斯卡娅則在《和帕斯捷爾納克在一起的歲月》中補充這件“鋪展”的風衣,“尚在穩定的伊茲馬爾科沃别墅時期前,就已是我們的信仰和真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5">别離</h1>

詩人留下《日瓦戈醫生》,缪斯則回以《時間的俘虜》導語相戀相處相伴别離隔絕守望沖突永别

在痛苦的年月,

無法想象的日子裡,

她被命運的波浪

從海底推到他面前。

而如今她的離開,

或許,是被迫的!

分離将把二人吞噬,

憂愁啃食骨頭。

——[俄]帕斯捷爾納克 《别離》(1953)節選

一九四九年,“房間裡闖入一些陌生人”,伊文斯卡娅開始了将近一年的被審訊和長達五年的牢獄生活——因為她沒有按照偵查員們的想法“承認”帕斯捷爾納克是英國間諜。在監獄中,伊文斯卡娅很少能接觸到外界的信件,更不允許和非近親通信,帕斯捷爾納克隻好以她母親的的名字寫信,憑空創造了諸如“我和伊拉(伊琳娜)在林蔭路見了鮑·列(帕斯捷爾納克)”之類的偶遇。他在信中告訴伊文斯卡娅自己的近況,向她訴說自己如何愛她并夢到與她相見。

之後,在回憶起這次分離時,帕斯捷爾納克寫下了《别離》,用詩歌表達他内心的傷痛,“分離将把二人吞噬/憂愁啃食骨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8">隔絕</h1>

詩人留下《日瓦戈醫生》,缪斯則回以《時間的俘虜》導語相戀相處相伴别離隔絕守望沖突永别

仿佛是用一塊鐵

浸入染料,

你被镌刻

在我的心上。

是以這雪中的夜晚

分成兩個部分,我無法在你我之間

劃出那條界限。

但我們是誰,又從哪來,

當這些年月過去

隻留下流言,

而我們已不在人世?

——[俄]帕斯捷爾納克 《會面》(1949)節選

在被審查期間,伊文斯卡娅曾受到過“與帕斯捷爾納克會面”的欺騙。押解員們将她帶到一間停屍房,試圖讓她認為帕斯捷爾納克已經成為了一具躺在那裡的屍體,以期她能放棄掙紮。聰明的伊文斯卡娅在最初的驚吓後逐漸冷靜下來,找到了這騙局的漏洞,仍未背叛帕斯捷爾納克。

命運的巧合在于,當天對此一無所知的帕斯捷爾納克在佩列傑爾金諾寫下了詩歌《會面》,“我無法在你我之間/劃出那條界限”也正是他與伊文斯卡娅的真實寫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9">守望</h1>

詩人留下《日瓦戈醫生》,缪斯則回以《時間的俘虜》導語相戀相處相伴别離隔絕守望沖突永别

它(惡龍)便盤住她的手,

還裹住她的咽喉。

騎士懷着祈求,

望了一眼上蒼,

為了一場搏鬥,

向前斜握镖槍。

一雙緊閉的眼皮,

高高的天、雲彩、

湖海、淺灘、江河、

悠悠的歲月和世代。

——[俄]帕斯捷爾納克 《童話》節選

《童話》講述了一位騎士從惡龍手中救下被獻祭的少女的故事,帕斯捷爾納克創作它時伊文斯卡娅正在莫爾多瓦幹燥的田野上服苦役,他則為她四處奔走,試圖解救她。詩歌的主角雖不是帕斯捷爾納克與伊文斯卡娅本人,但騎士與少女的關系、他們之間的羁絆,都像極了這對戀人。他們在時代中沉淪,身不由己地被“獻祭”、無法脫身,但他們成為了彼此的騎士和公主,心中互相牽挂,互相拯救,哪怕遍體鱗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1">沖突</h1>

詩人留下《日瓦戈醫生》,缪斯則回以《時間的俘虜》導語相戀相處相伴别離隔絕守望沖突永别

包圍圈越收越緊,

我又做下另一樁錯事——

讓我的右手不在身上:

心靈的摯友不在身邊。

我甯願,把繩索套到喉嚨,

當死亡臨近的時刻,

隻為讓我的右手

幫我拭幹眼淚。

——[俄]帕斯捷爾納克 《諾貝爾獎》(1959)節選

一九五九年,帕斯捷爾納克終于決定和伊文斯卡娅一起搬去塔魯薩,成為真正的家人,但臨行前他又反悔,不願傷害雖已長久沒有情分、但曾救過他一命的妻子以及他們的家庭。為此,他與伊文斯卡娅鬧了沖突,不歡而散,伊文斯卡娅獨自去了莫斯科。第二天早上伊文斯卡娅便接到中央的電話,得知帕斯捷爾納克将一首詩交給了外國記者,“全世界的廣播都傳遍了”。

“我隻是讓整個世界哭泣/為了我故土的美麗”,這首詩不僅“讓那些迫害他的人、試圖蒙騙後代的人的努力全都化為灰燼”,而且一定程度上幫他挽回了伊文斯卡娅的心。她在路上遇到了詩人尤裡·卡爾洛維奇·奧列沙,後者則因《諾貝爾獎》這首詩祈求她不要抛棄帕斯捷爾納克。他們的感情自此舉世皆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3">永别</h1>

詩人留下《日瓦戈醫生》,缪斯則回以《時間的俘虜》導語相戀相處相伴别離隔絕守望沖突永别

永别了,碧空如洗的變容節,

恰逢金秋的第二救主節。

快用最後一次女性的撫愛

來減輕我厄運時刻的苦澀!

永别了,生不逢辰的歲月!

再見吧,向那屈辱的深淵

敢于發起挑戰的女人!

我便是你進行搏鬥的地盤。

——[俄]帕斯捷爾納克 《八月》(1953)節選

幾乎是預言般地,帕斯捷爾納克在組詩“雨霁”中寫下《八月》,預告了自己七年後的葬禮。而在死亡還未顯征兆的時候,本來迷信的他為了安撫伊文斯卡娅,在她讀到這首詩後立刻辯解說:“你要明白,這是夢。僅僅是個夢,而且我一旦把它寫在紙上,它就不會實作了。”

在這首詩中,他用“向那屈辱的深淵敢于發起挑戰的女人”形容伊文斯卡娅,即使面對自己的死亡,也不忘她在偵查員的高壓下從未放棄過保護他的堅韌。

【讀者來稿——鄭詩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