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情人節是歌頌愛情的日子,也讓人不自覺地将目光投向歌頌愛情的文學作品。在文學史上一些最偉大的小說和詩篇中,愛即便不是主題,也是重要的意象。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從女性主義作家的代表弗吉尼亞·伍爾夫,到英語詩歌的巨人葉芝,在作家筆下,愛是火藥,可以炸毀一個最麻木空洞的靈魂;愛也是神聖,指引着凡人走向永恒的伊甸園。

而在實際生活中,愛情與作家及其創作的關系則要複雜得多:

在廣為流傳的詩歌《當你老了》中,葉芝對茉德·岡深情告白,背後是一段苦戀五十年卻愛而不得的人生;

在《尤利西斯》獲得無數褒獎背後,是一對恩愛伴侶相濡以沫幾十年的“愛情童話”;

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背後,菲茨傑拉德娶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女孩,卻沒能把握住愛的永恒……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激發作家寫作靈感的缪斯們

在這個情人節,我們梳理了5位作家的羅曼史,如何影響和塑造了一個個文學史上的經典角色——他們是作家的夫妻,是缪斯,是一生的羁絆。盡管他們對于作家的影響無法成為一種評價文學作品的名額,卻能讓人近距離體會作家創作時的激情與思考。

在古人“魚傳尺素、鴻雁傳書”的佳話外,把夫妻寫進一部不朽的文學作品裡,大概隻有偉大的作家才能做到這種浪漫。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

伍爾夫的“奧蘭多”

對于每一個以文學作為畢生事業的女性,伍爾夫的丈夫倫納德都是一個理想的伴侶。他在事業上毫無保留地支援她,在情感上尊敬她、關照她。然而伍爾夫最有激情的情感與文學生活,卻是以另一名女性為缪斯:英國作家、詩人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Vita Sackville-West)。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Vita Sackville-West)

薇塔并非無名之輩。她是唯一一位連續兩屆獲得英國霍桑登文學獎的詩人。她出身貴族,生性風流、并且多才多藝。除了寫作,她還是一名出色的園藝家,英國首屈一指的美麗花園——西辛赫斯特城堡,就是薇塔與外交官丈夫共同建造的。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薇塔夫婦建造的西辛赫斯特城堡一隅

1922年,40歲的伍爾夫與薇塔相遇,并迅速墜入愛河。兩人的浪漫關系一直持續到伍爾夫去世。1924年,在薇塔首次登門造訪自己的家後,伍爾夫在日記中寫道:

“一位完美的女士,具有貴族的所有沖勁和勇氣,但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幼稚。”

1928年,伍爾夫出版了她最具開創性的小說:《奧蘭多》。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完全是以薇塔為原型刻畫的:在小說中,奧蘭多優雅、大膽、好奇心旺盛,性别亦男亦女,在數世紀的時光中穿行。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電影《奧蘭多》劇照

在伍爾夫寫于1927年10月5日的一段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部小說的構思之初:

“突然這種像往常一樣的激動闖進了我的心裡:一個從1500年開始并一直活到現在的人物傳記——奧蘭多——薇塔:關于性别轉換的故事。”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薇塔與伍爾夫

《奧蘭多》幾乎是伍爾夫所有小說中最甜蜜、最輕快的一部,就如同薇塔之子形容的,是“文學史上最長、也最迷人的一封情書”。多年以後,在追憶起母親的這段浪漫情事時,他回憶道:

“伍爾夫在《奧蘭多》裡探索薇塔,把她編織進幾個世紀,從一種性别轉換到另一種,為她穿上皮草、蕾絲,戴上祖母綠的珠寶,和她調情、玩耍,在她周圍灑下一層似真似幻的薄霧。”

伍爾夫與薇塔的愛情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小說《奧蘭多》的主人公一般,随歲月的流逝而流暢地變化形狀,變成熾熱的激情,變成深刻而微妙的親密情感,變成最堅定的友誼。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諾拉·巴納克爾

詹姆斯·喬伊斯唯一的缪斯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國文學之一,詹姆斯·喬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描述了都柏林小市民利奧波德·布盧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晝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種種日常經曆;

在現實中,這一天正是喬伊斯與妻子諾拉·巴納克爾正式約會的日子。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詹姆斯·喬伊斯與妻子諾拉·巴納克爾

諾拉·巴納克爾(Nora Barnacle),是詹姆斯·喬伊斯的妻子、一生摯愛。喬伊斯生性腼腆,戴着眼鏡,不善言辭;諾拉則有一頭漂亮的紅發,昂首挺胸,永遠直面生活的困苦——這一點讓喬伊斯深深崇拜。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諾拉與喬伊斯在登記結婚的路上

喬伊斯與諾拉同樣飽受沒有家庭溫暖的痛苦。諾拉诙諧的語言、伶俐的口齒經常逗得喬伊斯發笑;諾拉孤身逃離原生家庭,沒有朋友,喬伊斯是她的全部。當喬伊斯說想要離開讓他痛恨的愛爾蘭時,諾拉提出帶她一起走:

“沒有一個人像你那樣與我的靈魂這麼接近,你能自願以這種方式,在我的冒險生涯中與我站在一起,這一事實使我感到無比自豪和快慰。”

諾拉是喬伊斯唯一的缪斯,雖然她沒有完整地讀過他的一本書,但她可以從《流亡者》中找到自己說過的話,從《都柏林人》中看到自己的過去。《尤利西斯》的結尾,主人公莫莉那大段大段沒有标點的獨白,正是諾拉在那些有着紫羅蘭裝飾的信紙上,寫下的句子的語言風格翻版:

“自從昨晚咱倆分别後我深感無比孤寂……”

喬伊斯一定研究過這些信,并從它們那裡學會了這種溫暖的女性話語模式。沒有标點的文字讓喬伊斯看到一個充滿激情的女子,他不隻愛她的靈魂,更愛她的文字,以至于在《尤利西斯》的末章,他也為風情萬種的女主角莫莉·布盧姆安排了大段沒有标點的獨白:

“我是高山裡的一朵花是的當我在我頭發上插一朵玫瑰就像安達露西亞的姑娘們那樣或者我還是穿一件紅衣裳是的他在荒地的牆下吻我我想他同另一個一樣的好……”

随着喬伊斯的作品相繼出版,為了使子女能夠取得合法繼承權,1931年,私奔27年後,喬伊斯與諾拉舉行了婚禮。她終于成為真正的“喬伊斯夫人”。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喬伊斯與諾拉夫婦

1941年,喬伊斯因穿孔性胃潰瘍在瑞士蘇黎世溘然長逝。10年後,諾拉去世,兩人合葬在蘇黎世的墓地。諾拉注定要與他生死相伴,她的姓氏是巴納克爾,在愛爾蘭語中,其意為:追随者。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茉德·岡

葉芝的詩之魂

美國作家吉姆·德懷爾曾說,茉德·岡是“葉芝五十年來迷戀的對象,是他渴望詩歌的靈感源泉”。葉芝在23歲時第一次遇見了這位身高1.8米的舞台劇演員、女權主義者、唯靈論家,他這樣描述二人首次見面的畫面: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高傲美麗的茉德·岡

“她伫立窗畔,身旁盛開着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

當年的愛爾蘭風起雲湧,一腔熱血的茉德·岡積極投身各項民主運動中,葉芝卻認為不該太過激進,而是要采取柔和的政策。雖然理念不和,但兩人常常互相寫信,在信中,葉芝給茉德·岡分享他的詩作,茉德·岡則向葉芝訴說她熾熱的理想。

據統計,葉芝曾經給茉德·岡寄去的信件超過150封。盡管他們一直很親密,葉芝也一直以她為靈感寫詩,但葉芝前後向茉德·岡求婚四次,均被拒絕。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青年葉芝

也許沒有什麼比單相思更能激發令人感懷的詩歌了。葉芝将自己的一腔深情投入到一首首詩歌創作中。從1891年到1901年的十年間,葉芝為茉德·岡創作了無數經典的詩篇,也許最動人的就是那首著名的《當你老了》: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和真心。隻有一個人愛你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葉芝在創作這首詩時,茉德·岡仍處于風華正茂的年紀,對一位正享受青春之果的少女宣講她的暮年,這太殘酷了,但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當你老了》英文版

面對這位衆星捧月的美麗姑娘,葉芝沒有贊美她顯而易見的美貌,而是作為一個願意陪伴一生的騎士,通過這種方式向她表達自己不渝的愛。别人或真情、或假意的愛,或許大多出于愛她的容顔,獨有詩人愛着她高貴的靈魂。

貝亞特麗斯

《神曲》的“女神”

但丁·阿利吉耶裡,歐洲文藝複興時代的開拓者,被稱為“至高詩人”和“意大利語之父”,他的長篇史詩《神曲》更是對歐洲後世的詩歌創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但丁肖像

貝亞特麗斯,這位《神曲》中搭救但丁的女神,也是但丁畢生的“文學女神”。而二人的淵源,竟源自但丁青梅竹馬時期的“驚鴻一瞥”: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具體說是五月一日,九歲的但丁在與夥伴玩耍時見到了當時年僅八歲的貝亞特麗斯。這第一次相見,但丁心中就油然地萌發出一種異樣的情感,一種愛慕之情。多年後,但丁在詩集《新生》中如此描寫他那時的感情:

“這個時候,藏在生命中最深處的生命之精靈,開始激烈地顫動起來,就連很微弱的脈搏裡也感覺了震動。”

這種愛慕之情不能用現代人對愛情的定義來了解。在中世紀末期至文藝複興早期,薄迦丘、彼特拉克等大詩人、大作家的心目中都有一位愛慕的女子。這種感情并不是一種世俗的愛,而是一種精神的愛,就像基督徒對聖母的虔誠。

這種愛能夠陶冶他們的情操,洗滌他們的靈魂,使他們的心智得到一種升華,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使他們變得更純潔、更高尚。

距離第一次相遇八年後,在故鄉佛羅倫薩阿爾諾河的一座橋邊,17歲的但丁又一次與貝亞特麗斯重逢。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但丁與穿淡黃色長裙的貝亞特麗斯重逢

但丘比特之箭并沒有将二人射中。日後,貝亞特麗斯嫁作人婦,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悲痛之中,但丁把自己為她所寫的詩歌和散文串聯起來,彙內建他的早期代表作《新生》。

《新生》是一本關于但丁對貝亞特麗斯滿懷“高尚而熾熱的愛”的詩集,在詩中,但丁說貝亞特麗斯就是“愛情的化身”,她有“說不盡的溫柔,說不盡的高雅”。

如果說《新生》是獻給貝亞特麗斯的“情詩”,在《神曲》中,貝亞特麗斯被但丁放置在了更高的精神層次。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神曲》插圖

《神曲》中,但丁在迷蒙的森林中迷路,突然遭遇獅子、豹、狼三種兇獸,在此關頭,古羅馬三大詩人之一維吉爾出現并拯救了但丁,并說自己受女神貝亞特麗斯所托前來搭救他。

在但丁遊曆完煉獄、到達天堂後,就是貝亞特麗斯引導他升入九重天。從《神曲》這樣的安排可以看出,貝亞特麗斯對但丁一生的思想和精神都産生了深遠影響。

貝亞特麗斯在世時,她與但丁從未是真正的一對,也許但丁對她的愛更像是對完美伴侶的想象,可以投射出他所有的欲望和夢想,更不必承擔愛一個真正的人所帶來的任何失望。

盡管我們不可得知二人的感情,但通過《神曲》,世人都會知道在曾經的佛羅倫薩有一個叫貝亞特麗斯的姑娘,她永遠留在但丁的作品中,指引着但丁走向信仰的殿堂。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澤爾達·菲茨傑拉德

現實版“黛西·布坎南”

愛是瘋狂,還是毀滅?這個問題一直回蕩在菲茨傑拉德與澤爾達的婚姻裡。F·斯科特·菲茨傑拉德是美國二十世紀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然而在整個爵士時代的縱情浮華裡,菲茨傑拉德與澤爾達的愛情中交替出現的狂歡與絕望,才構成了完整的故事。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F·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菲茨傑拉德出生于明尼蘇達州一個落魄的中産階級家庭。1917年,一戰期間,菲茨傑拉德離開學校,應征入伍,被派駐阿拉巴馬州。在那裡,他認識了州高院法官的女兒,南方少女澤爾達·塞爾(Zelda Sayre)。

當時18歲的澤爾達仿佛一個被上帝寵溺的少女,同時彙集了瘋狂、聰慧和冷靜于一身。當菲茨傑拉德在舞會上徑直走上前去做自我介紹時,澤爾達“就像在鏡子裡凝視自己的眼睛一樣”。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少女澤爾達

兩個人很快相愛、并且訂了婚。戰争結束後,菲茨傑拉德來到紐約,白天做着收入微薄的廣告職員工作,晚上就寫小說。出于對澤爾達的迷戀,菲茨傑拉德甚至重寫了正在創作的《人間天堂》,為女主角羅莎琳增添了幾處澤爾達的影子。他曾寫信對澤爾達說:

“女主人公與你的相似之處不止四處。——熱切的F·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1919年,《人間天堂》的出版讓菲茨傑拉德一夜成名,成為被美國文壇瘋搶的天才作家。與勝利的凱歌一同奏響的,還有婚禮進行曲。次年,菲茨傑拉德與澤爾達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終成眷屬的菲茨傑拉德夫婦

婚後,他們在紐約社交場出雙入對,迅速成為當時最受關注的一對金童玉女,不僅是因為兩人姣好的容貌,還因為這對夫婦揮霍無度、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電影《午夜巴黎》中的菲茨傑拉德夫婦

就像“迷人的、自我毀滅”的爵士時代的所有人,菲茨傑拉德與澤爾達縱情投入到這輝煌卻短暫的時代裡:他們趴在計程車頂篷上夜遊,在酒店因為吵鬧而被警察驅逐,在半夜的街道上飛速駕駛……為喚醒麻木的神經,澤爾達開始吸食毒品,菲茨傑拉德則沉溺于酒精。

澤爾達無疑是1920年代最令人癡迷的女性之一。她行事張狂、性格先鋒,熱愛文學與藝術。雖然作為菲茨傑拉德的缪斯而聞名後世,但澤爾達自己也寫作和繪畫。在她的許多畫作中都可以看到才華橫溢的非凡靈感。然而這些創作從未在澤爾達在世時為她帶來任何名譽。性感、絕望的澤爾達開始變得歇斯底裡,并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婚後的澤爾達·菲茨傑拉德

與此同時,菲茨傑拉德在勉勵維持着生活不陷入分崩離析。在他的多部小說中都能找到澤爾達的影子。這些小說還大量使用了澤爾達的日常生活素材。例如,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黛西·布坎南對剛出生的女兒說:“我希望她是個傻瓜——這是一個女孩在這個世界上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一個美麗的小傻瓜。”這正是澤爾達在女兒斯科蒂出生時說的原話。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一度幸福的菲茨傑拉德一家

菲茨傑拉德與澤爾達的婚姻,就是互相折磨、不斷争吵、又言歸于好的一次次循環。在澤爾達病情複發後,菲茨傑拉德曾在給她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彼此毀滅了對方”。或許,在向澤爾達緻敬的小說《亞拉巴馬之歌》中,吉勒·勒魯瓦總結的最好:

“人們說,是瘋狂造成了我們倆的分離。我知道事實恰好相反:我們的瘋狂把我們連接配接在了一起。是清醒把我們分開。”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閱讀推薦

Books Recommendation

《我們當時相愛而實在無知》(英漢對照版)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作者:[英] 威廉·莎士比亞 / [英國] W·H·奧登等

出版社: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譯者:卞之琳

全書精選從莎士比亞到奧登的三十位英國詩人的詩,共七十四首。這些詩既是曆代名作,也有在一般流行選本中難見的作品,由卞之琳根據原本的詩體翻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詩的韻律美。

書中入選詩人包括:威廉·莎士比亞、約翰·多恩、約翰·米爾頓、拜倫、雪萊、約翰·濟慈、葉芝、T. S.艾略特、休·麥克迪爾米德、W·H·奧登等。入選篇目按照時代順序編排,英漢對照,并附有注釋,是普通讀者欣賞英國詩歌的入門讀物,也是英語學習者和文學愛好者值得收藏的重要參考資料。

《我愛你,廢柴》

5位文學缪斯|在伍爾夫、葉芝、喬伊斯筆下,愛情因她們而永恒

作者:[以色列] 拉斐爾·鮑勃-瓦克斯伯格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譯者:戚悅

《馬男波傑克》編劇拉斐爾·鮑勃-瓦克斯伯格首部短篇小說集,講述了18個都市男女笨拙相愛的故事,他們孤單、羞澀、善良,怕被傷害,也怕傷害他人,然而内心深處對愛的永恒渴望,又讓他們彼此靠近。

這些故事實作了隻有好作品才能達到的神奇效果:讓你内心顫抖,讓你眼含淚水,讓你嘴角上揚,抑或三者兼而有之。讀完此書你會發現,在你把事情搞砸的每一個瞬間,在漏洞百出的生活裡,也有人愛你。

- fin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