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抗疫 前路漫漫

作者:光明網

就在美國新一屆政府交接之際,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資料顯示,美國因新冠肺炎病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二戰中因戰鬥和非戰鬥死亡人數的總和。瘋狂飙升的資料,徹底擊碎了美國治理能力的“神話”,也折射出美國疫情防控依然面臨崎岖坎坷的漫漫前路。

據統計,二戰期間,平均每5分鐘有一名美軍死亡,而自去年12月1日以來,美國平均每5分鐘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達9人。在1月20日,美國平均每20秒就有1人死于新冠肺炎,已達到了二戰期間“諾曼底登陸”當天的死亡速度。面對這樣的人間悲劇,在告别演講上,特朗普竟還高調“吹噓”抗疫政績,“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的政府創造了美國史上最快的經濟複蘇以及醫學奇迹,再次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悲劇反成“政績”,40萬條鮮活的生命在演說中輕如鴻毛,何其諷刺。美國抗疫紀錄片《完全可控》就直指美上司人不負責任的抗疫态度。

從讓科學靠邊,到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反複上演“甩鍋”推責的把戲,再到加工疫情資料粉飾真實情況,甚至是煽動冷戰情緒,任性“退群”……在美方一些人的價值觀裡,“政治續命”遠大過“人民生命”,這不僅直接導緻了美國國内社會治理失靈,還幹擾了國際社會抗疫合作。與此同時,疫情就像一面放大鏡,将美國的系統性積弊清晰呈現:高投入、低覆寫、低成效的醫療體系,讓生命被資本裹挾;政治極化、互相拆台,導緻救援法案長時間難産……連美國媒體也不得不承認:“美國疫情失控暴露‘系統性分裂’”“美國已成民主消亡案例”。

毫無疑問,與其說特朗普政府給新任總統拜登留下了“政治遺産”,不如說是“一地雞毛”。拜登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我們不是在一夜之間面臨困境,将需要幾個月時間來扭轉形勢。美國疫情仍然處于失控狀态,美國疾控中心整體預測,到2月13日,累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可能會超過50.8萬。

在新一波疫情面前,是延續上一任政府繼續對外“甩鍋”?還是摒棄成見,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加強與世界各國合作,為攜手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緊迫挑戰作出應有貢獻?如何選擇,并不複雜。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累多日的沖突和問題,指望一夕化解也不現實,美國抗疫依然是前路漫漫。

作者:郭 言

來源: 經濟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