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推‖《偷書賊》

書推‖《偷書賊》

又是加班的一天,疲憊的死神到達廢墟的時候撿到了一本書,一位13歲女小偷寫的書。現在,死神要把他看到的故事講給你聽。

透露一個小小的事實總有一天,你會死掉。這真的隻是一個小故事,主要講了這麼幾件事:

· 一個女孩

· 一些文字

· 一位拉手風琴的人

· 一些瘋狂的德國人

· 一名猶太拳擊手

· 以及好幾樁盜竊事件

那個偷書賊,我見過三次。

我是死神,也許你看出來了,這是二戰時發生在德國的故事,我要以我的視角把這本《偷書賊》講給你聽……

一位媽媽要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送給領養人。在路上,男孩不幸凍死了,掘墓人埋葬男孩的時候我來抱走男孩的靈魂。我看見掘墓人掉了一本書,它被10歲的女孩莉澤爾撿走了,書名叫《掘墓人手冊》。莉澤爾帶着它進入了新家庭。别害怕,莉澤爾遇到了愛她呵護她的父母,不過我可沒那麼多時間關注她,元首開始迫害猶太人,我得加班了。莉澤爾家不久後藏匿了一個叫馬克斯的猶太人,希望他别死,我可不想增加工作量。

第二次遇見莉澤爾是我帶走一個英國飛行員的時候,飛行員飛機墜毀,一頭栽到小鎮河畔的空地上,幾乎全鎮的人都來圍觀,我看見莉澤爾的小男朋友(至少她爸爸這麼認為)魯迪把自己的泰迪熊塞給了敵軍飛行員。從莉澤爾的書中我知道了這個男孩從前也是個小偷,不過他很久不偷别人的東西了,反倒甯可自己餓肚子把自己家的面包給前往集中營的猶太人吃。哦對了,在他們遇見飛行員之前他們倆的爸爸都被迫參軍了,可惜魯迪的爸爸回家後沒能再見到魯迪。

第三次遇見莉澤爾的時候我看見她在哭,但我不想在這裡透露她為什麼哭。那天我帶走了很多很多靈魂,也撿走了莉澤爾落下的書。偷書賊莉澤爾認識很多字,她已經能夠寫點文章了。曾經因為文字,她和養父胡伯曼共同度過了美好的時光;因為文字,被老師體罰;因為文字,救活了一個猶太人;因為文字,變成了慣偷;因為文字,安撫了防空洞裡鄰居們恐懼戰兢的心。這都是她自己寫在書裡的。最終,因為文字,她逃脫了一場災難……

我時常感慨戰争與生命,水晶之夜導緻猶太人的生活如同玻璃被砸爛,二戰期間我接手了9000餘萬人的生命,生命之泉計劃導緻25萬歐洲兒童被綁架、19000名金發碧眼的雅利安後代被制造。人類都說戰争是死神最好的朋友,但我必須糾正這個觀點。于我而言,戰争就像一個新老闆,對我提出不可能完成的要求。他會站在我的肩頭,反反複複無休無止地說:“快做完,快做完。”我隻能拼命幹活。我隻能拼命把活幹完。而這位老闆卻不知感激,他隻會要求更多。

書推‖《偷書賊》

《偷書賊》于2013年拍成了電影,但是内容和我講的故事大有出入。魯迪給自己塗得不夠黑;鎮長夫人不夠冰冷憔悴;莉澤爾這個謹慎的小偷可沒傻到影片裡那樣的程度;送莉澤爾一本空白書的人并不是馬克斯;莉澤爾給昏迷的馬克斯送的13個禮物(其中包括一朵雲)的情節被删掉了;馬克斯給利澤爾寫的書沒有在影片裡出現;媽媽到學校告訴莉澤爾馬克斯醒了時吼得不夠隆重;胡伯曼進入防空洞的時候并沒有帶手風琴……看星星?借馬克斯十個膽他也不敢到馬路上看星星,這個可憐的“偷天人”22個月沒看見天空,他隻敢戰兢地掀開窗簾的一點小縫啊!

啊……抱歉,我想吐槽的太多了。是以,你是否願意先讓我講給你聽?拿起《偷書賊》這本書吧,那麼,我要從頭開始詳細地講一講了……

偷書賊節選

三種顔色紅色:■ 白色:〇 黑色:卐大家都明白那個道理,别人塗抹在猶太人商店牆上的髒話,你是不能粉刷掉的。這樣的行為不利于德國,也不利于那些罪人。這些從《我的奮鬥》中裁下來的紙被一頁頁翻動,原先的文字在油漆底下似乎要窒息了。當我行走在滿目瘡痍的城市裡,他們常常跟在我身後,求我将他們帶走,根本沒發覺我已經忙昏了頭。“你的死期終究會到來。”我說服了他們,努力不回頭張望。地下室裡的每個人都牽起手來,這群德國人仿佛圍成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冰冷的手在溫暖的手裡融化,甚至連脈搏都能穿透蒼白僵硬的皮膚,傳遞到另一隻手上。有些人閉上了眼睛,等候着最終的死亡,或者希冀聽到空襲結束的信号。五百個靈魂。我把他們拎在手裡,像拎着手提箱一樣,或者背在肩頭。我隻會把孩子抱在臂彎裡。

我懷中少女的靈魂仍舊在灼燒,我跟在她們身後走了幾百米。我和女孩們一樣,始終注視着天空,再也不想看到懷中少女那張生命力枯竭的臉。這個漂亮的女孩已經被死亡打敗了。我和她們一樣,被身後一個粗啞的聲音吓了一跳。一位父親在發火,指令孩子們都回家去。紅頭發做出了反應。她滿臉的雀斑都伸長成了逗号。“可是,爸爸,你看。”男人向前走了幾步,很快就明白過來。“那是燃料。”他說。“怎麼會是燃料呢?”“燃料。”他重複道,“飛機的燃料罐。”這是一位身穿破爛西裝的秃頂男人。“他們用光裡面的燃料後,就把空罐子扔下來。你們看,那邊還有一個。”“還有那兒!”孩子畢竟是孩子,她們開始興緻盎然地翹首期盼,想找到一個落到地上的空燃料罐。第一個空罐落地時發出砰的一聲。“我們能把它拿回家嗎,爸爸?”“不行。”這位父親剛剛經曆了轟炸,身心飽受摧殘,他顯然沒有一絲興緻,“不能把它拿回家。”“為什麼不行?”“我要去問問我爸爸,看看能不能把它拿回去。”另一個女孩說道。“我也要去。” 在科隆的廢墟上,一群孩子四處搜集敵人扔下的空燃料罐。我像往常那樣收集着死人的靈魂。我累了,可是這一年才過了不到一半。

内容來源:靜默書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