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龍傳說》:一場探索東南亞文化的奇幻之旅

作者:中國青年報

随着賀歲檔的大幕漸漸落下,好萊塢電影又重新登場,而率先登陸院線的兩部全球同步上映的新片,恰巧都是合家歡電影。不過,它們收獲的評價卻是天差地别。

2月26日登場的《貓和老鼠》(Tom and Jerry)可謂差評如潮,即便有情懷加持,其在影評網站“爛番茄”上的專業影評人打分也僅有26%;而今日(3月5日)上映的《尋龍傳說》(Raya and The Last Dragon),在3月2日口碑解禁後,“爛番茄”上的專業影評人打分就以97%的高分開局。假如《貓和老鼠》辜負了你的期待,或許可以從《尋龍傳說》裡找些慰藉。

東南亞異趣

《尋龍傳說》由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制作,放映模式參照此前的《心靈奇旅》——在中國内地等疫情緩和的地區,進入院線;北美地區則是院線和Disney+平台同步推出。

影片并非由IP打造,而是純粹的原創故事:在一個名為“龍佑之邦”的國度中,原本人類與龍和諧地生活在一起,但當黑魔來襲時,龍為了拯救人類犧牲了自己,傳說僅剩下最後的神龍希蘇。五百年後,為了争奪神龍水晶,龍佑之邦分裂為五個部族。守護水晶的蓬加族長為了消除部族間的仇視,邀請其他四個部族的首領來龍心城做客,卻因為女兒拉雅輕信了龍牙谷首領的女兒納馬麗,導緻水晶碎裂,黑魔再度肆虐世間,把蓬加族長在内的許多人變成了石頭。

無比悔恨的拉雅從此踏上尋找神龍希蘇的旅程,希望借助她的力量,讓父親活過來。然而,當她曆時多年,呼喚出希蘇後,卻發現這條龍其實不那麼“神”,隻有搜集到散落在其他幾個部族手裡的水晶,才能讓她有能力抗擊黑魔。一路上,她們邂逅了十歲的“精明商人”阿波、以偷盜為生的幼女小糯和她的“猴子天團”、高大強悍的老藤。為了能重新與親人團聚,他們決定将信任傳遞給拉雅和希蘇。

從以上的故事梗概不難看出,這又是一個迪士尼公主打怪更新的故事。而我們之是以對這樣的套路百看不厭,是因為迪士尼每每能在沿途的風景上玩出新花樣。這一次,他們首度将視野投向東南亞,創造了一個悠遠、魔幻與奇趣并存的世界。

《尋龍傳說》:一場探索東南亞文化的奇幻之旅

《尋龍傳說》劇照,拉雅

影片的開頭采用了皮影戲的模式講述“很久很久以前”,其多姿多彩與美輪美奂,足以媲美過去迪士尼動畫中那些最富藝術性的場景,比如《美女與野獸》中以教堂彩繪玻璃呈現的畫面。片中包括拉雅在内的各個角色的裝扮獨具地域風情:整體風格兼顧東南亞服裝的垂墜感與清涼感,讓人不禁想到寮國、高棉和泰國等地風行的薩拜上衣和桑波特褲子;不同場合的着裝的織物也是精益求精,比如在宮廷正殿中,人物多着華麗的手織絲綢和錦緞,日常服裝和戰鬥服多為棉布、亞麻和皮革,衣服上的圖案則浮現印度尼西亞蠟染技術的影子。

龍佑之邦的五個部族也是各具特色,除去奇幻的元素,喜歡在東南亞旅行的朋友,一定也能從中發現它們照進現實的一面。比如主人公拉雅的故鄉龍心城,許多建築都由大石塊堆砌而成,河流兩岸由長長的石橋連接配接,令人不禁想到高棉的吳哥;四周環水的龍牙谷讓人想到水清沙幼、和風細雨的東南亞小島;而整個建在水上的龍爪灣,不就是泰國的水上市場的翻版。

《尋龍傳說》:一場探索東南亞文化的奇幻之旅

《尋龍傳說》海報

此外,還有冬陰功湯、海鮮粥等特色美食輪番登場,讓人不禁想出了電影院,立馬直奔泰國餐廳一飽口福。而拉雅的寵物加坐騎突突,一聽名字就知道取材自在東南亞所向披靡的交通工具突突車。就連武器也不例外,拉雅随身的佩劍正是廣泛流行于東南亞地區、位列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格裡斯劍,其獨特的波浪造型令人印象深刻。

《尋龍傳說》:一場探索東南亞文化的奇幻之旅

波浪造型的格裡斯劍

非典型公主與不一般的神龍

不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貴人與神龍的故事,向來是各種影視作品的熱門題材,好在《尋龍傳說》這一次并沒有炒冷飯。

先來說說拉雅,跟一般養尊處優的迪士尼公主不同,電影一開始,她就以神龍水晶守護戰士的形象亮相,而遭遇背叛後,她又化身為背負國仇家恨的末路狂花,性格也變得有點偏激,其形象進一步偏離高高在上的公主,反倒接近我們武俠小說中快意恩仇的女俠。然而,父親的教誨和親情的羁絆又令她在堅硬的外殼下,始終保有一份柔軟,是以才會對有相同遭遇的阿波、小糯和老藤給予同情。

不僅拉雅不像傳統的迪士尼公主,希蘇也與我們熟悉的神龍大相徑庭。她不像《權力的遊戲》等影視作品中的西方的龍那樣面目可憎,也不像我們中國神話傳說裡的龍那樣與動物的形象十分貼近。個人看來,《尋龍傳說》裡的神龍更像是執掌湄公河的巨龍娜迦(同樣在腦門當中長有犄角)和五彩斑斓的小馬寶莉的結合體,沒有龍的令人畏懼的一面,反倒像個孩子一樣天真可愛。

《尋龍傳說》:一場探索東南亞文化的奇幻之旅

《尋龍傳說》劇照

拉雅與希蘇,一個曆經風霜,一個不谙世事,這截然不同的一人一神的各種沖突和沖撞,為影片帶來不少看點。此外,話痨阿波、人小鬼大的小糯、看似兇惡實則敦厚的老藤,還有萌萌哒突突也貢獻了許多笑料。相比之下,作為“反派”的納馬麗倒是可以再立體一些。雖然可以看出,主創并不想把她塑造成惡人,但這個角色的複雜性并沒有得以充分展現。

迪士尼的價值觀

時至今日,集團化運作的好萊塢大公司旗下都有一家甚至兩家動畫公司,但坐擁皮克斯和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迪士尼集團仍舊是獨一無二的。有趣的是,以題材來看,近年來這兩家公司恰恰是各行其道,皮克斯一直在探索内在,而迪士尼則不斷地走出去。就這一點看,相比“過繼”來的孩子,親生子的變化其實更為劇烈。

雖然昔日固守的童話城堡并未荒蕪,但迪士尼更多地去探索這個世界的角角落落。于是,我們跟随《尋夢環遊記》,領略到墨西哥向死而生的亡靈文化;借着《海洋奇緣》,一睹波利尼西亞的神秘莫測的紋身文化。即便逐利是資本的本質,也不難從中看到迪士尼作為一個國際性企業在推崇多元化上的努力。

至于《尋龍傳說》,不僅是畫面上滿溢的東南亞風情,如果你在影片結尾後,稍許留意一下演職員表,不難發現上面有不少亞裔的名字。首先是配音演員,幾乎完全由亞裔擔任,其中還有不少是當今好萊塢的當紅演員,比如為拉雅配音的是凱莉·瑪麗·陳(《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為神龍希蘇配音的是奧卡菲娜(《别告訴她》);為龍牙谷的唯娜族長配音的是吳卓珊(《殺死伊芙》);為老藤配音的是本尼迪克特·王(《奇異博士》)。還有編劇團隊中的阮基和阿黛勒·林、藝術指導之一的海倫·陳等等重要崗位上都有亞裔的身影。

《尋龍傳說》:一場探索東南亞文化的奇幻之旅

《尋龍傳說》預告截圖

另外,即便普通觀衆或許不會關心,但迪士尼還是引以為豪地向媒體介紹的一點是:這部電影由一個全女性的技術上司團隊主導,包括技術主管凱爾希·赫莉(Kelsey Hurley)、副技術主管加布利埃拉·赫爾南德斯(Gabriela Hernandez)和施維塔·維斯瓦納桑(Shweta Viswanathan)。

以上種種雖然常常被解讀為所謂“政治正确”,但我更傾向于認為它們是出于迪士尼對其信奉的價值觀的踐行。這種價值觀當然不會僅僅停留在題材與制作上,也會無可避免地滲入作品的意識形态中,而普通觀衆對此會産生更直覺的感觸與反彈。

以最新的這部《尋龍傳說》來看,精彩絢麗的畫面之下,它以一種隐性的說教姿态告訴觀衆:要學會信任别人,包括曾經傷害過你的人。姑且不論希蘇以她的兄弟姐妹對她本人的信任作為例子,教育拉雅要大膽相信害得她與至親人石兩隔的納馬麗,這種對象上的不平等所形成的邏輯謬論。更簡單地說,對于從小受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教育長大的我們中國觀衆來說,恐怕會油然而生一種本能上的否定。當然,對于某些笃信以真善美之心無條件包容弱勢群體,就能實作世界大同的西方觀衆來說,這樣的電影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來源:澎湃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