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陽以什麼為燃料,為何46億年還沒燒完?它還能燃燒多久?

談到太陽,大家都知道它是生命之源,是它無私地“燃燒”自己、散發出了光與熱,才哺育出了億萬生命。可是若是談及太陽,究竟如何“燃燒”,恐怕大多數人隻能憑借印象說出一個“核聚變”,那麼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想過,為何同樣利用了核聚變的氫彈爆炸,隻能維持短短數秒,而太陽卻能足足“燃燒”上百億年呢?

太陽以什麼為燃料,為何46億年還沒燒完?它還能燃燒多久?

雖然太陽和氫彈一樣利用了核聚變技術,但是這其中蘊藏的科技層次可謂是天差地别,就在我們頭頂那通紅的太陽内部,蘊藏着一頂讓所有科學家們孜孜以求、卻始終難以觸及的王冠——可控核聚變。

所謂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其實指的就是讓核聚變釋放出來的能量變得可控、可用,而不是隻會造成盲目的破壞。這個方向的研究一旦成功,那麼蘊藏在地球大海中的40萬噸氘就能得到充分利用,而這份能量足足夠目前的人類使用幾百億年,可謂是利在當世,澤被千秋。

太陽以什麼為燃料,為何46億年還沒燒完?它還能燃燒多久?

可控核聚變對目前的人類來說還是宛如幻夢,而核聚變的形式也不僅僅隻有單一的一種,像太陽内部的核聚變就屬于典型的質子質變,簡單的概述就是4個單獨的氫原子會聚變為一個氦原子,這種聚變并不劇烈,但是同樣會釋放出不菲的能量,而積少成多之下,也就造就了太陽那耀眼的光芒。

太陽以什麼為燃料,為何46億年還沒燒完?它還能燃燒多久?

解釋了太陽為何會“燃燒”,恐怕大家依舊無法了解,為什麼太陽可以穩定的燃燒幾百億年,而又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要從兩方面來入手,一是“平衡”,二是“儲量”。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平衡”。

在這裡要給大家普及的是,雖然太陽在我們看來,整個就是一個通紅的球體,但是它并不是所有位置都在發生核聚變,而僅僅是在其内部發生,這也就導緻了太陽的能量是由内而外散發出來,并且最終擴散向宇宙各處的。

太陽以什麼為燃料,為何46億年還沒燒完?它還能燃燒多久?

這種由内而外的散發,與氫彈爆炸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樣都是一種能量的釋放。可是與氫彈截然不同的是,太陽本身是一個具有超大品質的星球,其内部是有着很大引力的,這個引力最終又制約了太陽内部向外擴散的能量,最終使其在太陽的某個部位形成了一種“平衡”,這使太陽不會一次燃燒殆盡、反而能夠緩慢發光發熱上百億年的主要原因。

像我們平時看到的光,感到地熱,其實都來自于太陽内部核聚變所産生的能量,隻不過這些能量最終囊括了許多高能粒子流,作為“太陽風”在宇宙中遊蕩,而最終能夠成功抵達地球的,不過隻有二十二億分之一罷了,幾近于無。這寥寥能量中能夠被人類利用的又是隻有1/10000,可就是這微薄的光與熱,也讓我們受益匪淺。

太陽以什麼為燃料,為何46億年還沒燒完?它還能燃燒多久?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看“儲量”。

我們前面也說了,太陽的品質遠遠不是地球所能比拟的,而更大的品質往往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儲量”,像太陽上所發生的氫原子核的結合,其實是相當少見的,因為其過程太過困難了,可是耐不住太陽品質太大、氫原子核儲量太多,最終也就讓所謂的“小機率事件”成為了“家常便飯”。

光用一個空泛的“大”來形容,大家可能無法了解,我們這裡還是以地球為例來做一番比較。

倘若從直徑的角度來看,那麼太陽大概是地球的109倍左右,換算成體積後,太陽大概相當于1295029個地球。這是什麼概念呢?這代表着地球在太陽面前,幾乎微小的像是一粒塵埃。

太陽以什麼為燃料,為何46億年還沒燒完?它還能燃燒多久?

可就是這麼一粒“塵埃”,其内部海洋中所蘊藏的氘在發生聚變後,所釋放出的能量都足夠人類使用足足幾百億年,由此可以看出太陽中所蘊藏的能量究竟是何等之浩瀚了,在能量如此浩瀚的情況下,太陽“燃燒”個一百億年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話說回來,太陽倘若想發生像氫彈那麼劇烈而快速的反應,也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氫彈爆炸的條件也相當苛刻,為了營造其高溫高壓條件,人們甚至隻能先引爆原子彈來為其蓄勢,其引爆溫度至少在上億度以上,而這個條件是内河僅有1,500萬度的太陽,遠遠達不到的,也正因如此,太陽的“燃燒”和氫彈的“爆炸”可謂是各有千秋。

就目前情況來看,太陽已經足足燃燒了46億年,而在未來它仍将燃燒五六十億年之久,這個時間對于太陽來說算不了什麼,可能還會有不少人為太陽将來的熄滅而憂慮;可是這個時間對于人類來說就太過漫長了,人類卻擔心太陽的壽命可謂是杞人憂天,因為根據科學家們的推算,人類倘若無法尋求到新的出路,那麼根本就活不到太陽熄滅的那一天。

太陽以什麼為燃料,為何46億年還沒燒完?它還能燃燒多久?

這倒不是說地球上的資源不夠,亦或者是土地空間的局限性,而是說随着太陽的不斷燃燒,其外部輻射也在不斷增強,這就意味着地球表面的溫度将會慢慢升高,最終達到一個駭人的程度。

就拿月亮來舉例吧,月亮被陽光直射那一面的溫度高達上百度,而背離陽光的那一面溫度則為零下百度,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人類根本就無法正常生存;而更可怕的是,地球早晚會成為下一個月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我們不得不“逃離”太陽,去尋找新的出路。

不管怎麼說,太陽的燃燒不會以人類的意志而轉移,而我們要想在浩瀚的宇宙中保證種群的延續,就隻有不斷探索,不斷突破,最終在我們頭頂的蒼穹中尋得一片出路,而太陽,将繼續在這片星系中燃燒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