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氣始于冬至,數九寒天已來,推薦冬日進補第一方:當歸生姜羊肉湯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楊劍橋(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中心副主任/中藥藥師,《中國臨床營養網》簽約營養師)

昨天是『冬 至』

十一月中

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

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冬至已過

氣始于冬至,數九寒天已來,推薦冬日進補第一方:當歸生姜羊肉湯

(圖檔來源:www.pexels.com)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結|古有記載,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漸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

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是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由于陽氣初生,是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候,即我國農曆把一年分為四個季節、二十四個節氣和七十二侯。五日為一侯,三侯為一氣,六氣為一時,四時為一年。)

氣始于冬至,數九寒天已來,推薦冬日進補第一方:當歸生姜羊肉湯

冬至·食養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而夜晚最長的一天,此時也是陰氣最盛而陽氣最弱的時候,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

冬至養生要護陽保暖,防寒邪擾動陽氣;要靜攝守志,讓陽氣得以内藏;要以艾灸扶陽,助陽氣順利萌生;要補益膳食,滋陰養陽禦風寒。

【去寒就溫】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有心肌梗塞、冠心病患者、支氣管哮喘的患者,一半病情會有不同程度地加重,多數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此時會出現疼痛加劇的症狀。是以,冬至節氣養生首先要去寒就溫,外出時注意保暖,尤其是頸、肩、腰、腿、腹等重點部位。在飲食上慎食寒涼,以平補、溫補類食物為主,如雞肉、羊肉、蓮子、芡實、赤豆、大棗等。

【适量進補】

《易經》中有“冬至陽生”的說法,即冬至節氣,陰極陽生,人體順應自然,陽氣生發漸長,此時機體易于吸收外來的水谷精微物質,是以,冬至前後是食養的一個好時節,素體虛弱、慢性損傷或普通人群可在此時适量進補,增加熱量攝入,抵禦寒冷,提高機體抵抗力。此時進補包括平補、溫補、調補三大類。

陽虛者,宜用溫補法;可選幹姜、肉桂、胡桃肉、羊肉等。

年高/久病者,或消化功能較差者,宜用調補法;例如扁豆、苡仁、山藥、芡實,而不宜選用滋膩、壅滞、陰寒、破利、大辛大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和氣血。

無病者或病後氣、血虛損者,宜用平補法;即選擇氣味甘淡、其性平和、不熱不燥、補而不滞、滋而不膩之品。

【養護脾胃】

上述的适量進補,前提是體質适宜以及個人良好的脾胃功能。脾胃為後天之本,又是氣血生化之源,隻有脾胃的運化功能良好,才能使食物發揮最大的效用,否則吃再好的東西也會導緻“補不進”的後果,是以,此時食養也應注意養護脾胃。飲食上最重要的就是,戒除油膩、油炸、高脂肪的食物,“膏粱厚味”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傷人的脾胃功能。

氣始于冬至,數九寒天已來,推薦冬日進補第一方:當歸生姜羊肉湯

推薦膳食:當歸生姜羊肉湯

1. 材料準備

主要食材:羊肉100g,蔥30g,黃酒15毫升,鹽2克。

食藥物質:當歸5g,生姜10g。

2. 制作方法

1)将羊肉切塊、 焯水備用。

2)當歸清水洗淨, 蔥姜切片備用。

3)羊肉、 蔥、 姜、 黃酒、 當歸同放砂鍋内, 加開水适量, 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1小時左右放鹽調味即可。

3. 功效:溫中、補血、散寒。

4.适用人群:适用于血虛、 陽虛體質人群, 常表現為神倦乏力、 頭暈、 心慌、 怕冷等症。

膳食點評:《金匮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有“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 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羊肉溫,主風眩瘦病, 小兒驚痫, 丈夫五勞七傷, 髒氣虛寒。生姜, 微溫, 辛, 歸五髒, 去淡 (痰) 下氣, 止嘔吐, 除風邪寒熱。黃酒,最能發濕中之熱。當歸生姜肉湯,最适合此時亞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養保健。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2020.12.2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