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之食用色素
好的食品講究的就是色、香、味、全。“色”是人們對食品的第一印象,好的色澤能促進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名額。是以,為了更好的提高食品的色澤,食品企業通常會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
何為色素我們先通過一則趣味短片了解一下
視訊加載中...
“食用色素”是食品添加劑的一種 也叫“着色劑”,可以分為 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和天然食用色素兩大類。
天然色素主要是指由動、植物組織中提取的色素,多為植物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動物色素及無機色素。優點為安全性高,有的還兼具營養作用。但天然色素缺點為成本較高、保存期限短、在提取和除雜方面的技術都比較複雜、存在很多不穩定性而且較難被人體吸收 。
合成色素的原料則主要是化工産品,通過化學合成制得有機色素。
因與天然色素相比,顔色更加鮮豔,不易褪色,且價格較低等優勢更受到市場的青睐,應用廣泛。

生活中,我們需要食用色素的地方似乎越來越多,大家非常擔心的其實就是合成色素對身體到底是否有害?
我們首先要明确的是,符合标準的合成色素是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GB 2760-2014)中允許添加的,并且凡是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的食品添加劑按規定使用都是安全可靠的同時也是很有必要的。
但同時長期不合理的食用合成色素的确會對人體的造成影響,主要展現在三方面:即一般毒性、緻瀉性與緻癌性。此外,許多食用合成色素在生産過程中還可能混入砷和鉛等有毒的中間産物。
正因如此我國對食用合成色素有着嚴格的規範,如:要嚴格規定食用合成色素的種類、純度、規格、用量、及允許使用的食品等。
圖為國家規定的合成色素(赤藓紅及其鋁色澱)的部分範圍及最大使用量
其實無論是天然食用色素還是合成食用色素,其安全性都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風險評估。隻要通過風險評估,獲得準許并按照标準規定和相應品質規格要求規範使用就是安全的,不會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損害。
是以,不論是天然食用色素還是人工合成食用色素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黑心廠家 用工業染料代替食用 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大家在選購過程中,應做到不過度追求食品的感官特性,并通過正規管道購買正規廠家生産的食品。
---更多精彩内容,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衆号【透明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