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三不粘”又叫做桂花蛋,是豫菜傳統名菜之一。傳統的“三不沾”是用雞蛋黃、澱粉、白糖加水攪拌均勻再經過炒制成的。它的色彩金黃誘人,味道甜美,更重要的是出鍋後它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是以才得此名為“三不粘”。

這“三不粘”名稱的由來還有一個典故,相傳清朝乾隆下江南時,品嘗了當地的桂花蛋,吃完以後就贊不絕口,因為此桂花蛋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于是賜名為“三不粘”,于是乾隆把“三不粘”帶回宮裡。後來,一直到了清末,這道小吃的做法,才由深宮流入民間,才有現在的“三不粘”。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有一個粉絲私信我,叫我做“三不粘”,其實“三不粘”我一直都挺想做的。這不最近雞蛋比較便宜,我就抱着試試的心态做了這道傳統美食,沒想到效果挺好的,我居然做成功了,味道還不錯,香甜滑嫩,甜而不膩,現在把做法分享給大家。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原料

雞蛋5個,木薯澱粉50克

調料

白砂糖50克,食用油适量。

做法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一步:碗中打入五個雞蛋,蛋清蛋黃分離,分離蛋清蛋黃我通常用勺子舀出來。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二步:把五個蛋黃放入碗裡,倒入50克的白糖,然後用筷子把它攪拌均勻備用。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三步:碗中倒入50克木薯澱粉,倒入150克的清水,然後用筷子攪拌至無顆粒狀态即可。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四步:然後把澱粉水倒入蛋黃液裡,用打蛋器把它攪拌至白糖融化。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五步:鍋燒熱倒入10克食用油,然後倒入蛋黃澱粉水,開中火煮,鏟子要不停的攪拌。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六步:鏟子要鏟到鍋底不停的攪拌防止糊鍋,它好慢慢地變濃稠。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七步:繼續翻炒,炒至一坨坨的黃色的糊糊,把旁邊的糊糊全部刮在一起。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八步:炒成這種濃稠糊狀時加入一湯勺食用油,然後繼續中小火翻炒捶打着,一邊翻炒一邊捶打,打出它的韌性。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九步:已經翻炒20分鐘了,再倒入一勺食用油繼續翻炒,期間要加2~3次油。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十步:已經翻炒捶打25分鐘了,現在表面已經挺光滑了。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第十一步:把它炒至表面泛油光,用筷子夾它,不粘筷子就說明成功了,出鍋裝盤。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中國傳統美食“三不粘”做好了,及不粘筷子,不粘盤子,不粘牙,香甜滑嫩,甜而不膩,别有一番風味,這道菜比較費臂力,我足足炒了30分鐘,但是味道相當不錯,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哈!

雨銘軒說:做“三不粘”隻需要用蛋黃做,沒有木薯澱粉也可以用其它澱粉代替。

2在炒制的過程中要用鏟子不停的翻拌捶打着,期間要加2~3次油,我大概炒了30分鐘左右。

3怎麼判斷三不粘做成功了嗎?看表面泛起油光,用筷子夾一下,不粘筷子就已經可以了。

三不粘,原來做法這麼簡單,30分鐘出鍋,以後想吃不用去飯店了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這裡了,感謝您的觀看,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我有看到都會回複的;喜歡我的分享别忘了點贊和關注哦!我是“雨銘軒說美食”,我們下期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