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是将各種肉剁成泥狀,加上佐料做成的圓球狀食物,可以油炸,也可以水煮,如豬肉丸子、牛肉丸子、魚肉丸子。還可用胡蘿蔔、洋芋等食材和上面制成丸狀,然後放入油鍋裡炸熟,做成素丸子。

魚肉丸子
素丸子
四喜丸子
幹炸丸子
焦溜丸子
潮汕牛肉丸
蟹粉獅子頭
在中國各菜系中,有多種丸子菜肴,如四喜丸子、幹炸丸子、焦餾丸子、潮汕牛肉丸、蟹粉獅子頭等,一般都是圓球形狀的,但唯有一種丸子卻是扁圓形狀的,它就是南煎丸子。
南煎丸子
據考,南煎丸子源自河北省保定府南奇村。因制作用的是南方的煎燒手法,故稱“南煎”。其不用油炸,而是用油煎;再加入調料焖煮,使丸子慢慢的浸透入味。煎燒好的南煎丸子,表面上光澤油亮,很是好看;吃起來香而不膩,很是美味。
不過,最早的南煎丸子形狀并不是扁圓形的,與一般丸子形狀無異,呈球狀。相傳,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位高權重,在直隸官府的宴席中,為避諱“袁”字,廚師将圓球狀丸子壓成了扁圓形,類似中國象棋棋子的形狀。是以,南煎丸子被認為是一道直隸官府菜,并在衆多直隸官府菜館中被标為招牌菜。
此外,南煎丸子還被認為屬于一種創新菜系——五方菜。所謂“五方菜”是指集中了東、南、西、北、中五方菜系百家之長的一種菜系。除了用南方的煎燒方式之外,從南煎丸子的主料和輔料中,也可見其博采衆長的一面。
南煎丸子的主料為豬肉,輔料(配料)是雞蛋清、荸荠,調料有清油、料酒、黃醬、食鹽、味精、白糖、蔥末、姜末、香油、水澱粉、高湯。南煎丸子參照淮揚蟹粉獅子頭的做法,在肉餡中添加了一些荸荠,使丸子的口感更加豐富。
另外還有一種素食南煎丸子,主料為水面筋、蓮藕、山藥,輔料(配料)是雞蛋清、小麥面粉、澱粉、燒餅,調料有椒鹽、味精、醬油、白砂糖、姜、香油、花生油,通過濕澱粉勾芡的做法制作而成。其中主料水面筋和蓮藕也是南方菜多用的食材。
如今,南煎丸子多被認為是魯菜菜品,是一道山東名菜。不過,在清真菜中,也有用牛肉做主料的南煎丸子,如北京南來順飯莊的南煎丸子,同樣相當美味。
南煎丸子最大的獨特之處就是它的扁圓形外觀。
看着南煎丸子的形狀,聯想到它的做法,不禁創出一句歇後語:球形南煎丸子——欠扁(欠打)。